丁刚:马航MH370失踪十年,新搜索能否揭开真相?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从吉隆坡起飞,原定飞往北京。

  这架载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飞机起飞不到一小时后神秘失踪,从此杳无音讯。

  十年过去了,尽管进行了耗资巨大的搜寻行动,飞机的下落依然是谜。

  12月20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表示,政府将重新启动搜索。

  这一消息让我们再次回到这个充满悬疑的故事中:MH370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幕:为什么现在启动重新搜索?

  MH370的失踪不仅是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更是一个深深刺痛了无数家庭的悲剧。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现在又提起重启搜索?

  这要从最近的科学进展说起。

  近年来,深海探测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一家名为Ocean Infinity的公司提出了新的搜索计划。

  他们声称,基于最新的卫星数据分析和海洋漂流模型,MH370的残骸可能位于此前未被彻查的南印度洋区域。

  十年来,MH370的家属和公众一直在呼吁继续调查,这次新的科学证据或许能为解开谜团带来突破性进展。

  第二幕:用什么方式搜索?

  这次搜索将由Ocean Infinity公司主导,他们计划使用最先进的无人潜水器和深海探测技术。这些设备能够在极端深度和复杂地形下工作,扫描海底的每一寸区域。

  与2014年和2018年的搜索不同,这次行动因技术的提升将更加精准。

  Ocean Infinity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将利用最新的卫星数据和漂流模型,结合此前找到的MH370残骸碎片的漂流路径,锁定一个可能的坠毁区域。

  这些无人潜水器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连续工作数周,扫描海底地形并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地图。

  马来西亚内阁已原则上批准海洋探索公司(Ocean Infinity)再度进行海底搜索。本次搜索基于“无发现,无费用”协议:若未找到残骸,马来西亚政府无需支付费用;若发现残骸,费用为7000万美元。

  搜索将涵盖约15,000平方公里的新区域,并将在2025年初敲定协议后展开,为期18个月。

  十年前开始的搜索行动耗费了数亿美元,却因技术限制和搜索范围过大而未能找到飞机。

  这一次,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精准的分析,找到MH370的最终的坠落点。

  Ocean Infinity是一家英国公司,专门从事用尖端无人水下航行器(AUV)高效扫描海底。进行深海搜索,以其高效率和精准性闻名。这家公司在2018年MH370搜寻中积累了经验,展现了技术能力,马来西亚政府因此选择其作为新一轮搜索的合作伙伴。

  第三幕:十年里有什么发现?

  尽管MH370的主残骸至今未被找到,但十年来的搜寻并非一无所获。

  2015年,一块飞机襟副翼在印度洋的法属留尼汪岛被发现,随后又在莫桑比克、毛里求斯等地发现了多块疑似MH370的碎片。这些碎片的分析表明,飞机很可能坠毁在南印度洋的某个偏远区域。

  然而,这些发现并未解开飞机失踪的谜团。碎片的漂流路径虽然提供了一些线索,但由于海洋漂流的复杂性,科学家们无法精确定位坠毁地点。更重要的是,黑匣子和主要残骸的缺失让人们无法了解飞机失事的真正原因。

  第四幕:十年来中国家属坚持要求调查搜索

  对于MH370的中国家属来说,这十年是无尽的等待和痛苦。

  飞机上有154名中国乘客,他们的家属从未停止过对真相的追寻。每一次搜索的失败,每一次调查的停滞,都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要求继续寻找。

  家属们的坚持不仅是为了找到飞机,更是为了找到亲人的最后归宿。十年来,他们组织了无数次集会,向马来西亚政府和国际社会施压,要求重新启动搜索。

  “我们只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一位家属曾在采访中说道,“哪怕只是一块残骸,也能让我们有个交代。”

  正是这种坚持,让MH370的故事始终没有被遗忘。

  第五幕:十年中有哪些推测或猜测

  MH370的失踪引发了无数的猜测,甚至阴谋论。

  1. 飞行员自杀  

  有人认为,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可能故意让飞机坠毁。这一理论基于他家中的飞行模拟器记录,显示他曾模拟过类似的飞行路径。然而,调查未能找到他有任何自杀动机的确凿证据。

  2. 劫机  

  一些人猜测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甚至被带到某个偏远岛屿。然而,没有任何组织声称对此负责,也没有发现任何与劫机相关的证据。在印度洋可能坠毁地点附近岛屿的大规模搜寻也没有发现任何痕迹。

  3.谋杀中国籍高级技术人员

  网上流传的一个故事说,这是某国军情部门针对中国籍高级技术人员的一次谋杀行动。

  MH370航班上的20名飞思卡尔员工包括12位马来西亚籍工程师和8位中国籍工程师,预计前往北京参加公司安排的会议或项目合作。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制造企业,擅长微控制器和嵌入式芯片的研发,为汽车、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甚至军事技术提供支持。虽然这些工程师的背景和任务与高科技研发相关,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技术人员或其工作是航班失踪的目标。

  4. 阻止高端电子设备落入中国人手中  

  法国记者佛罗伦斯·德·昌吉提出,飞机上载有2.5吨未经过安检的摩托罗拉电子设备,美国可能为了阻止这些设备落入中国手中而击落了飞机。然而,这一推测也缺乏实质性证据支持。

  5. 网络攻击

  有人认为飞机可能遭遇了网络攻击,被黑客远程控制。然而,波音公司和航空专家否认了这种可能性,称飞机的系统设计不可能被外部入侵。

  6. 被击落  

  一些人认为飞机可能被某国军方误击,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飞机是被击落的,且残骸的分布也不支持这一假设。

  上述推测虽然引人入胜,却都因缺乏证据而被否认。MH370的失踪依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第六幕:尾声?

  即使这次搜索能够找到MH370的主要残骸或黑匣子,是否能解开谜团仍是未知数。

  黑匣子的电池早已耗尽,数据是否还能被读取尚不确定。而即使找到残骸,完全还原飞机失踪的全过程也有相当大难度。

  MH370的故事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每一块碎片都至关重要,即使拼出大部分,仍可能还是缺失关键的一角。

  十年来,这个谜团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猜测,但真相似乎总是离我们一步之遥。

  MH370的失踪不仅是一个航空史上的未解之谜,更是一个关于人性、科技和坚持的故事。十年来,家属的呼声从未停止,科学家们的努力从未停歇。而这次新的搜索,是否能为这个故事画上句号?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