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资质平庸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500

我们多次看到这样的帖子:孩子资质平庸能接受吗?每当看到这样的疑问,我就弱弱地想反问一下,孩子资质平庸究竟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最先想问有此类想法的父母们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能够被我们铭记于心的人物有多少?那些在社会的发展中做出了能让人们世代传颂、难以忘怀贡献的人,应该是屈指可数吧?而在这个广袤的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人数恐怕是一个超乎想象的天文数字。这究竟说明了什么?这清晰地说明,人类中的绝大部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达 99%的人都是普普通通、资质平庸的人。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也是这平凡大众中的一员呢?

就拿历史上的伟人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他们的成就固然辉煌,但其数量相比于整个人类群体,简直是沧海一粟。大多数人都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过着平淡的生活,默默为社会的运转贡献着一份微薄力量。这难道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吗?所以,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其次,我们要明白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就是无论你的孩子在你眼中是怎样的资质平庸,无论你内心接受与否,他(她)始终都是你的孩子,这是由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决定的,与你主观上的接受态度毫无关联。

说点题外话吧。有时候,平庸真的是一种福分。看看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往往是那些被认为有出息、出类拔萃的孩子,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离父母越来越远,一年到头也难得回家几次,让父母在思念与牵挂中度过。而恰恰是那些被你认为平庸的孩子,他们留在父母身边,嘘寒问暖,在父母生病时悉心照料,在父母寂寞时陪伴左右,给予父母最贴心的关怀和温暖。

在我们周边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比如说,我上次说的我家隔壁的老张,他儿子从小学习成绩好,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在外面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可老张两口子却孤单地在老家,想到儿子那去住,又不了那里的生活,听不懂当地的语言,更孤独。钱倒是不缺,但钱能代表亲情吗?再看看我对门的老李,他家孩子倒是普普通通,大学考不上,读了个中专,就在本地找了个工作,但每天都能回家陪老李两口子说说话、吃吃饭,一家人过得可开心了。像这样的情况在咱们生活里到处都是,难道这还不能让咱们好好想想“平庸”到底有没有价值吗?

​平庸其实就是一种福气,能知足就能常常感到快乐。咱们自己本身就挺平庸的,那为啥非得要求孩子不能平庸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