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亲友们对俄罗斯食品的总体看法是,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应该不会加太多科技狠活

【本文来自《俄罗斯消费品在中国火得起来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人勿玩人
  • 大部分都是东北产的,北京这边很多天街、商超也有俄罗斯商品馆,买过两次都不咋好吃,包装也不精美,价格还不便宜。俄罗斯轻工业食品工业从来都不发达,没啥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没有标杆产品,跟国产食品完全没有竞争力,中国老百姓早就被各种精致的国产或进口食品养刁了,大部分都是尝个鲜,很少会再买第二次。但是中国人多,仅仅尝鲜购买也是很大的金额。

紫皮糖是孩子们的最爱,可惜原料用的是代可可脂,如果是用的纯可可脂,过年时我也许会给孩子多买一些。俄罗斯产的黑巧克力我也买了一些,妻子拿这个做烘焙的原料用,价格比较实惠。伏特加的口感并不符合咱们中国人的口味,只能做调制酒的原料或炒菜用,以后肯定是不会再买了。

牛奶、奶粉也买了一些尝鲜,牛奶和奶粉的味道跟国产牛奶相比,与新疆产的牛奶相似,价格也差不多,那我肯定首选国产的了。列巴、饼干、蜂蜜、干果亲戚也买过,身边亲友们对俄罗斯食品的总体看法是,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应该不会为了追求口感而添加太多的科技狠活。纯朴之中散发着自然的香味,仿佛又回到了咱们八十年代的副食品商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