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岩:北极熊团的就只有1个步兵营,何来全歼北极熊团之说?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刚开始的作战目标很大,毛主席运动战阶段给彭总的电报里经常提及歼灭敌军几个师的战役目标。不过结果大家都知道,官方也承认志愿军从未歼灭过美军一个师。到了1951年的阵地战阶段,毛主席审时度势,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的作战原则。很多专家对此作战原则的提出过程及斯大林的反应曾做出过精彩的论述,在此我就不再赘述。

不独没有歼灭美军师一级的战例,按官方的说法,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歼灭美军团一级的战例也仅有一次,那就是九兵团在二次战役东线的长津湖战场上歼灭了美军北极熊团——7师31团。

500

官方正史“抗美援朝战争史”对此战有较详细的描述,可各种中文文章对此战的胡乱夸大更是数不胜数。可惜,歼灭“北极熊团”属于战果夸大。

为何说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次成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是战果夸大?看看1951年2月九兵团这份敌情通报,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500

如果说志愿军在战斗进行中的11月底、12月初对长津湖东岸被围的美军建制尚不清楚的话,那么到了1951年2月,就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简单的说,被志愿军击溃的是美军的两个步兵营31团3营、32团1营和1个炮兵营(57 FAB),其中属于北极熊团的就只有1个步兵营,何来全歼北极熊团之说?

事实很简单,志愿军确实将后人称之为“费斯支队”的这2500—2800人击溃,使之失去战斗力。建制混乱后,有1000余人几乎全部负伤,这一千人跑回陆战1师师部所在的下竭隅里。

那么击溃费斯支队,志愿军又付出了什么代价?

在12月27日至12月1日的战斗中,志愿军共投入80师全部和81师的两个团,另外11月30日得到27军炮团1个炮兵营的支援。那么战斗结束后志愿军这5个团的伤亡如何?我们按照战斗时间来看一下。

11月27/28第一夜战斗结束后,进攻内洞峙美军1/32的240团1营、3营伤亡严重。据《未能全歼内洞峙敌人的检讨》这份材料,“内洞峙战斗的第一晚上,240团1、3营伤亡较大,7、8、9连各剩一个排,1、3连伤亡大部,仅2连伤亡较小。第二晚2营归建时,也仅有一个多连的兵力”(该团2营第一晚配给238团进攻新兴里)。

也就是说,240团第一晚战斗结束后,伤亡约2/3。当晚进攻新兴里的238团、239团伤亡情况不详,负责断路的242团伤亡应该不大,仅在凌晨进攻57炮兵营营部和15防空营D连连部阵地时招致伤亡。27军子弟汪洋在采访了很多老兵后撰写的《东线之火》一文中指出,“一昼夜的进攻,北极熊团伤痕累累,我军参战各部也伤亡较大,四个团减员约三分之一以上。”

500

11月28/29第二夜战斗结束后,《东线之火》一文指出,“29日,鉴于我军参加部队冻伤、冻亡和伤亡减员已达三分之二,各步兵团不得不合并建制并整顿各级战斗组织。238团编为6个步兵连,每连4至6个班,每班仅6、7人。239团编为3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重机枪连。”

汪洋先生关于238团、239团29日的缩编应该是出自27军军史。

11月29日,27军领导决定集中力量攻击新兴里美军,于是又调81师241团加入战场,因当晚241团未能到达,故29日没有对新兴里展开大的攻击,仅小股袭扰。11月30日美军第7师师长戴维·巴尔将军乘坐直升机来到新兴里,据巴尔透露,卡洛斯·费斯告诉他,撤退的最大困难是当时的500名伤员。

11月30日夜的进攻,241团第一次投入战斗,由于对美军情况认识不足,招致重大伤亡。据27军彭军长在军党委扩大会上的报告:“241团参加攻击新兴里之敌,打得很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是很好的,对歼灭该敌起了作用,但在部署与战术指挥上犯了错误,队形拥挤,造成伤亡过大,第一天晚上即失去七个连的战斗力。”

241团总共9个连,一晚上就伤亡了2/3以上。新兴里之战结束后的12月2日,81师奉命去长津湖西岸支援79师和59师,这个241团就被留在新兴里打扫战场了。

500

12月5日,27军长津湖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据《27军征战纪实》一书,“第27军经第二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部队伤亡(包括非战斗伤亡,主要是冻伤)数量较大,建制破坏严重。为适应下一步作战任务需要,军迅速调整了部队建制。第79师两个团合并编为3个步兵连,第80师3个团编为9个步兵连,第81师3个团编为17个步兵连,第94师280、282两团编为7个步兵连。各连实际人数仅有四五十人。”

新兴里之战结束后,81师把242团和243团两个营派到长津湖西岸阻击撤退的陆1师,但仅有243团的8连接敌作战,“连部及2、3排大部伤亡”(81师咸南战役总结报告),估计伤亡在百人左右。

也就是说,80、81师二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后还有约(9+17)*50=1300名步兵。战前两个师有多少人?大伙应该都清楚吧。

当然,应该指出,费斯支队在被志愿军围攻时,得到了美军空军和陆战队战机的空中支援。美军空中火力极大遏制了志愿军的进攻。不过,现代化战争就是如此,美军有空军和海军参战,不能只看纸面兵力。五个团的志愿军表面上面对不到一个团的美军,其实也面对美军的整个海空支援体系,能打出这个战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事实上,长津湖战场上大部分志愿军官兵虽然文化程度极低,但极其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举世无双。若不是他们以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地冲击美军的火海,恐怕连这个战绩也打不出来。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大抵如此。事实本身足以让人对志愿军士兵肃然起敬。

热门评论 16

  • 所以,你特地写了一篇小作文来试图证明我们靠夸大战果战胜了美弟?
  • 在网上查了一下“北极熊团”的情况:
    1.组成
    第31团战斗群由第31团直属队,第31团2营(缺E连,补1营B连)、3营,第32团1营,第57野战炮兵营(系师属105毫米榴弹炮营中的一个,缺C连,补防空第15营D连)编成。简单来说,就是1个团直、3个步兵营、1个混编的炮兵营(由2个榴弹炮连和1个高射机炮连组成)。
    总人数美军约3300人。
    2.损失情况
    美军统计,从后浦撤回以及从新兴里突围到下碣隅里的美7师官兵共约1640人(后浦325+新兴里1315),约1150名伤员被空运后送,剩余490人还能战斗。
    3.结论
    “北极熊团”伤亡超过85%,算不算被全歼?
  • 此文看得人焦急,看了五十个字就知道作者真正想表达什么,但是就是不够胆说,只能在字里行间藏两句发泄情绪的话,这种便秘式文风让人瞧不起。

    朝鲜战争美国都不愿意提,你其实是在揭美国伤疤,毕竟打成这个鬼样。
  • 因为我们已经缴获团旗,一支军队被缴获了军旗,也就被认为打没了编制,所以是整个歼灭了北极熊团。
  • “虽然文化程度极低”
    你是怎么好意思把这话说出来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抗美援朝的士兵很多都相当于现在的本、专科层次了,那时能认字的都不多,你要是拿那时和现在比,是不是就太那啥了
  • 争论一个问题,有个前提,就是度量衡、标准什么的要先搞清楚,要在一致的标准下讨论;这哥们对歼灭的标准是要把北极熊团杀到鸡毛都不剩一根,一个活口都没有;和国际军事标准不太一致;总结这哥们的意见就是:志愿军没把北极熊团杀到一个活口都没有,这算什么全歼人家!——老美得说:哥们儿,谢谢你啊!你人还怪好咧!~~~~~
  • JackWang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质疑的人可以过来看看,霉菌官方都承认的事实,你在自己找补,jian?

    第31步兵团协会所著文献指出,“在特遣部队最初的约3300人中,只有385人在到达下碣隅里的陆战队防线时没有受伤。” 1
    可见,31团级战斗队的战损率高达88%。
    不过,由《朝战中的美国陆军》披露的长津湖第十特遣军人事部统计表给出了不一样的数字。根据该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美第7步兵师战斗减员2760人,其中2505人失踪;美第7步兵师附编的南朝鲜军战斗减员1602人,其中1560人失踪。因此,整个长津湖作战中,美第7步兵师共战斗减员4362人,其中失踪4065人。2
    由上述资料可见,美7师第31团级战斗队的损失很可能被低估
  • 东观沧海 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那我们缴获的确实是蒸馒头布
  • 一个中国人(如果它是的话)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是想说明什么?不是说客观准确不重要,但你自己是谁,屁股坐在哪边,立场站在哪里更重要。美国人写这些文字我能理解他要干嘛,但中国人写这种东西要干嘛就很令人费解了。显得你博学多闻?显得志愿军夸大其词?显得美国没有失败?还是别的什么?
  • 全部楼层
    总体要求
    所以,这篇文章,哪里写的不实,你指出来?是不能,还是没这个能力?
    比如这句话作者就写错了,“事实上,长津湖战场上大部分志愿军官兵虽然文化程度极低,但极其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举世无双。”
    按照共军的习惯,长津湖战场上大部分志愿军官兵的文化程度都高于90%的当时的中国人了,九兵团准备用于解放台湾,先不说战时都有的夜校识字班,就是整训期间的日常学习都能让全军文化素质平均到初小了,解放军的军令系统不是口头化的,班长这个层级都是要求能够写简报和总结的,士兵一般都能阅读上级下发到班的任务条令,文化程度低的话是做不到共军那个作战素质的,而像UP主这种不接地气的文人,总凭自己狭隘的想象觉得当兵只能粗鲁才有战斗力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84
最热 最早 最新

  • 确实夸大了,北极熊干掉了吗?没有嘛,怎么全歼呢。
  • 全部楼层
    好的,贴出来了我就来说说这个电报。
    首先,贴电报要把电报题目贴出来,题目是《朝鲜作战必须作长期打算》,主席在题目中就点出了这个报告的核心思想,不是什么战役目标,是战略构想,什么是构想?构想是需要大量具体的战斗和战役目标去去实现的,怎么就成了这位口中的战役目标?
    注意
    1,“就总的方面来说,”和“(美军)不可能长期留在朝鲜”,我把关键词加粗了,这明显就超出了第三次战役,是着眼整个战略设计,强调美军相比伪军难啃,但是美军需要大量的伪军以支撑他们的作战,没有伪军,美军难以独立作战,这没有任何问题,即便第一二次战役这么多伪军甚至盟军在前面踩雷,美军还不是只敢沿着公路机动。
    2.马上主席就接了一句“就此次战役说”,各位都读过小学,这个分句放在这,那就更是证明了前面一段话只是主席的设想,而落实到这里才是战役的思路,什么思路?第一,我军进展顺利,这是大前提,第二,后勤补给(粮食)跟得上,最后才是重点,着力歼灭伪军,但是有给彭总下几个师的歼灭任务?根本没有。
    其次,这篇报告是50年12月中下旬拍给彭总的,第二次战役都干完了你告诉我志愿军”刚开始“的作战目标很大?即使是志愿军作战目标很大,关主席什么事?
    第一次战役38军无法在限定时间抵达战场,这是主席的问题?这明明就是一线自己对时间的计算就有问题,38军没有足够的时间抵达战场完成合围。
    第二次战役东线,主席千里之遥,拍电报给宋大将军怎么说的?“美军陆战第1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4个师围歼其2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1个至2个师作预备队。9兵团的26军应靠近前线。”主席认为四个师围攻美一师2个团都吃力,还需要再有两个师做预备队,就这完全说明主席对所谓美军美械和特么什么光头美械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结果呢?宋大将军听主席的意见了吗?我们复盘下,宋大将军从接到命令到进入朝鲜作战,再到长津湖地区的排兵布阵,他真的理解了自己的敌人和朝鲜的作战环境了吗?
    最后到这个电报拍给一线的第三次战役,造谣主席什么贪功冒进就更多了,这就不展开了。到底是谁贪功冒进?
    最后,请问作者了,”毛主席运动战阶段给彭总的电报里经常提及歼灭敌军几个师的战役目标“这个”经常“就很妙,他怎么个经常了?还有什么是运动战中经常要一线歼灭敌军几个师的?
    特么的断章取义,其心可诛,这是把主席当成赵光义去埋汰是吧?
    这篇文章显然就是有意在污蔑,搞的看起来带点学术,整点客观,然而呢?真正了解抗美援朝的,都知道在关键词的运用上,此人还是费了点心思,想要暗搓搓泼脏水给主席,大家都读过几年书,你随便就泼了?
  • 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问题:有这个标题的就不应该进来看,反驳他吧有点降低自己,不反驳吧又憋气。
  • 哪有一个营,也就一个连。夸大,绝对的夸大。🐶
  • 全部楼层
    总体要求
    我不是不敢啊,我是没这个能力。我不知道人家说的是不是错的,至少人家列了一堆数字和证据,那要反驳当然也得提供一堆证据吧。对我这种外行,收集这方面的数据耗时还是小,还不一定能做好。自然是这方面的专家来做最合适了。

    你可以从情感上骂他,跟他说的是不是事实,那是两回事。我倒是希望有人能贴出证据摔他脸上呢。
    网上证据乌央乌央的嘛。
    新兴里歼灭31团3营、32团1营、37野炮营,总共三个营。哪来的一个营。

    野炮营就有12门105榴弹炮,整编74师也就这么多炮。
    还有20多辆坦克、8辆自行高炮。最重要的,是数百架战斗机支援。
    毫不夸张地说,美军这三千人的火力,相当于两三个整编74师。

    当年,在长津湖东岸,美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就一个字,太惨!
    所以说看了破电影后很别扭,拍得好像中国人输了似滴。
  • 全部楼层
    总体要求
    请看此文的标题和主要内容,都是在说非一个团,而且一个营。列了大量数字和资料来支持文章的观点。

    你要想反驳,自然应该针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进行批驳,而不是揪住文末这么一个无关本文主旨的错误。即便你能证明关于这一点他是错的,那前面那些主要内容就是错的?
    快回复!
  • guan_16399693341337
    阴阳怪气溢于言表。这号人在描述果军的时候,情绪完全又不一样了,哪怕抗战中的果军惨败溃逃,它也能夸的冠冕堂皇,悲壮至极。
    炮党的军队那不叫溃逃,叫转进,最后当了岛主。
  • 815nyt
    在网上查了一下“北极熊团”的情况:
    1.组成
    第31团战斗群由第31团直属队,第31团2营(缺E连,补1营B连)、3营,第32团1营,第57野战炮兵营(系师属105毫米榴弹炮营中的一个,缺C连,补防空第15营D连)编成。简单来说,就是1个团直、3个步兵营、1个混编的炮兵营(由2个榴弹炮连和1个高射机炮连组成)。
    总人数美军约3300人。
    2.损失情况
    美军统计,从后浦撤回以及从新兴里突围到下碣隅里的美7师官兵共约1640人(后浦325+新兴里1315),约1150名伤员被空运后送,剩余490人还能战斗。
    3.结论
    “北极熊团”伤亡超过85%,算不算被全歼?
    在古土里还有一个2营,大约一千人。
    美军编制特别大。一个团近四千。战时约五千。后来是约六千。
    新兴里逃出来一千多,其实是志愿军放走的。因为还得给他们吃的,当时根本没有吃的。

    军长阿尔蒙德当场就哭了。这对美军已经是少见的惨重损失。
    奥马哈海滩其实才死六七百人。瓜岛陆战一师总共才死一千五百人。
    以前中美关系不错,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事。所以电影拍得一塌糊涂。
  • 吴敬中WJZ “站起来!不准跪!没有人值得你们跪。”
    “一将功成万骨枯”
    ————————
    你搁这项庄舞剑呢
  • wwwbak
    就问一句,这个团后来恢复编制没有?
    确实没全部歼灭。后来打上甘岭就是这个团。
    31团原本在赴战湖。临时调到长津湖。1营有其它事。便用32团1营代替。
    32团1营跑最快。团长带3营紧跟。2营留在半道上。

    相当于歼灭两个营加炮兵营。打垮了三千人。按中国标准,可以算一个团。
    缴获军旗是次要,关键是俘虏了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几天后伤重死了。
    当年懂英语的人很少,战士们不知道抓到个团长。
  • 815nyt
    在网上查了一下“北极熊团”的情况:
    1.组成
    第31团战斗群由第31团直属队,第31团2营(缺E连,补1营B连)、3营,第32团1营,第57野战炮兵营(系师属105毫米榴弹炮营中的一个,缺C连,补防空第15营D连)编成。简单来说,就是1个团直、3个步兵营、1个混编的炮兵营(由2个榴弹炮连和1个高射机炮连组成)。
    总人数美军约3300人。
    2.损失情况
    美军统计,从后浦撤回以及从新兴里突围到下碣隅里的美7师官兵共约1640人(后浦325+新兴里1315),约1150名伤员被空运后送,剩余490人还能战斗。
    3.结论
    “北极熊团”伤亡超过85%,算不算被全歼?
    作者的意思是活一个人就不算全歼,更何况还有1640人活着
  • 勒夏特列
    “虽然文化程度极低”
    你是怎么好意思把这话说出来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抗美援朝的士兵很多都相当于现在的本、专科层次了,那时能认字的都不多,你要是拿那时和现在比,是不是就太那啥了
    "文化程度极低"应该责问的是“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 佣兵王
    所以这个红小岩是谁?
    某自媒体,在b站上有九百多个粉丝,发啦两百七十多个视频😅
  • 飞机
    此文看得人焦急,看了五十个字就知道作者真正想表达什么,但是就是不够胆说,只能在字里行间藏两句发泄情绪的话,这种便秘式文风让人瞧不起。

    朝鲜战争美国都不愿意提,你其实是在揭美国伤疤,毕竟打成这个鬼样。
    感恩节吃火鸡,圣诞节回家😀范弗利特把自己打成了一个弹药量单位,然后国内居然还有人非要从一块大饼上找出一点芝麻,说这个饼不是肉馅的🥶
  • 所以这个红小岩是谁?
  • 再世华佗 英彦:爱情和战争不讲诚信输了都是DNA流传不下去
    古罗马军法:丢失军旗,全军执行十一抽杀律。
  • 就问一句,这个团后来恢复编制没有?
  • 天天看
    细节没那么重要,关键是立场。你是不是一个中国人,是不是认识到那是我们的立国之战。先辈的不易需要我们铭记,更何况是一次战略上辉煌的胜利!鸡蛋里挑骨头的动机是什么?这是问题。
    细节同样重要。志愿军从不虚报战功。
  • 天天看 有没有新鲜事...
    细节没那么重要,关键是立场。你是不是一个中国人,是不是认识到那是我们的立国之战。先辈的不易需要我们铭记,更何况是一次战略上辉煌的胜利!鸡蛋里挑骨头的动机是什么?这是问题。
  • 全部楼层
    时代_前进
    你说人家不回应,可我怎么看你像不敢回应的啊?
    我不是不敢啊,我是没这个能力。我不知道人家说的是不是错的,至少人家列了一堆数字和证据,那要反驳当然也得提供一堆证据吧。对我这种外行,收集这方面的数据耗时还是小,还不一定能做好。自然是这方面的专家来做最合适了。

    你可以从情感上骂他,跟他说的是不是事实,那是两回事。我倒是希望有人能贴出证据摔他脸上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