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这位教授是翻译家而不是国学大师!
提到季羡林,若说未闻其名,一定会被人视为没文化。一旦时间,这位老先生声名赫赫,风头出尽。不过,细搜了一下,的确没有看到什么堪称经典的代表作。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更是让人失望。当然,那本用中文书写的《牛棚杂忆》倒是一直受人热捧,但仅凭这本满腹牢骚的薄书便誉以大师之名,似乎远远不够。
老先生年轻时留学德国,学习雅利安语言,回国任教,从事的主要是外国语教学,当然,在翻译方面的确有相当高的造诣。他的独门绝技就是会吐火罗文。这吐火罗文本来是雅利安语言的一个分支,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是季羡林的德国导师进行了重新挖掘与破译,后又单传给了这位来自东方古国的青年。到了季羡林这里,称其硕果仅存一点也不为过。
必须澄清的是,季羡林有关吐火罗文中佛学的观点并非佛教正统,纯属一人之见。季羡林所谓的吐火罗语,真相是什么?会到什么程度?其实是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的。
好在老先生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从没有自诩为国学大师。他坦承,国学大师,是别人强加于他的。季羡林还说,自己是搞翻译的,不是搞国学的,搞国学去找任继愈。后来一些人为了拉大旗作虎皮,硬把季羡林架到“国学大师”的位子上,其实是别有用心的。
有些事,看破不说破,功夫往往在功夫之外。季羡林之所以被树为“国学大师”,无非是他的《牛棚杂忆》为精英阶层申了冤叫了屈,无非是季羡林活得“明白”〝通透”。
比如,他说:公有制体系里,每个单位都是“小人的天下”,正直的人不仅是少数,而且他们大多无权无势。这话能不让反体制者产生共鸣吗?还有,他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时,专程为胡适哭坟,也使得无数公知带路党为之动容。当然,他说看女生篮球比赛就是为了看她们的大腿,也被很多人夸成真性情,不虚伪。
这样看来,季羡林虽为大教授,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凡人。这一点,知父莫过其子,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应该最有发言权。
毋庸讳言,中国的许多知名文人,都是被包装出来的。像《百家讲坛》里那个品三国的艺人,此前寂寂无名,不就是一炮走红后被人捧成了大师的吗?可惜的是,那部冠名《xxx中华史》的巨制,还没来得及杀青就因差评甚多而被下架了。不管什么人,纵能浪得一时虚名,在历史的大潮面前,终归什么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