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自己不信,但是父母是基督徒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和便利
【本文来自《我家是温州的,身边女性亲戚十有八九信基督教,我这一辈的,姐姐妹妹几乎全入教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正好在参加教堂的圣诞晚宴“整个晚宴没有酒,只有饮料”,酒桌上很无聊,干脆也写一写自己的视角。
我90后,也是温州人,补充一点本地人的视角吧
我家里人信基督,老婆娘家也信基督教,可以说父母辈都很信,但是子孙辈普遍是表面信实际不信。
下面展开说说为什么这样。
1.我爷爷最早是信佛的,但是后来身体不好,那个年代农村医疗各个方面都不行,听别人说信基督能得保佑,于是全家破釜沉舟去信基督,为什么活破釜沉舟,因为听我父亲说,他小时候信基督相当于是异端,会被其他人打倒的,只能偷偷信,结果就是改信基督之后,爷爷身体好了很多,这就让我爷爷全家人很信基督了。
2.我妈妈的妹妹也就是我的阿姨,她们一家本来也是信佛的,在我小学的时候疯掉了,怎么治都治不好,去上海北京都看过,就是治不好,后来听别人的劝,去教堂试试,结果就是去教堂听讲道之后,病情好了很多,虽然还是疯,但是能和人交流了,后面他们一家人全都转过去信基督了,非常虔诚。
接着说一说为什么我们年轻一辈表面信实际不信,其实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做怪。
在温州,信基督的普遍给人一直靠谱的感觉,因为如果一个基督徒受洗的话,他是会受到其他信徒和教会的监督。
不能吸烟,喝酒,赌博,pc,出轨,甚至连骂人也是不允许,否是就是在亵渎耶和华,所以受洗的基督徒在外面的人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棒很靠谱的人。
就比如我爹,是个非常传统的温州男人,粗鲁但极有责任心,超级强势但对朋友和家人的爱一点不假,在他受洗之前,我都不敢相信,我爹受洗后真的不骂人了。。。。。。
那么这和我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什么关系呢,从我都亲身经历来说。
如果我的客户也是基督(温州做生意的基督徒实在是太多了),在知道我也是基督之后,这单生意就成功了60%,在知道我家里人受洗之后直接把成功率拉到90%,就算了后面真没合作,对方也会打电话来客客气气的解释为什么,还约你吃饭表达歉意。
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生意场上,官场,情场,生活和工作中比比皆是。
就像是教堂的人知道我家人是受洗过的,在我相亲的时候真的会把身边最好的女孩子介绍给你,这些女孩子普遍温柔贤惠有教养。
我遇到过的差距最大的就是给我介绍了一个自己开卡宴,在公安局上班的女生,教养也是极好,但是考虑到两个人包括两个家庭的差距实在太大了,高攀不上,见了三四次之后,就明说自己配不上对方……
所以虽然我自己不信,但是父母是基督徒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和便利。
好了,晚宴快要结束了,就先写到这里吧
补充一
发现大家对这个话题的热度超过我的想象,于是趁着今天上班摸鱼的工夫再写的更细节一些,也回应一些观友的质疑。
首先给自己叠个护甲,本人的观点都是基于自身经历的观察,存在一定主观性和错误观察,写出来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普通人的宗教视角,去分析为什么宗教会发展的这么快,同时本人不信教,不传教,无神论者。
1.亲戚朋友因为信教而身体恢复或好转,所以他们很虔诚
写这个我看到和听到的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像我爹这样的人会这么信,其次我和大部分怀疑和质疑这个事情的观友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我认为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有人信教而健康,但是还有大量的人信教没有得到健康,就像别人能中彩票,大部分的人中不了彩票,在痛苦的患者和病属眼里,这就是神迹,因为客观上身体好转了,但在我这样的外人看来就是运气好,碰上了,所以我对他们的信教是理解且尊重,但自个不信。
2.很多观友看到基督教三个字喊打喊杀,说我是1450和想做坏事的都有(本人肯定不是,放心。)
很多观友可能平时没怎么接触过基督徒,实际情况和大家说的有较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可能是会超过大家想象的。
我父母去的这个教堂是在政府那么登记过的,用他们的说法就是正规教堂(温州确实存在极端思想的地下教堂,高中有两个同学家里就是信这玩意,我是觉的挺恐怖的)。
我父母去的这个教堂不仅传道,还讲爱党爱国,在我有限的几次去新年传道的教堂时,主教都花了较多时间,和信众讲爱党爱国,从我的感受来看,是没有什么极端思想或者要去做坏事的准备,大多数都是通过耶和华的形式让人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这些我们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还让人做事情不要偏激,要多考虑考虑子女和父母。
3.既然是给大家提供观察的视角,我就把我人生目前的几个阶段对基督教的关系和主观感受写出来,让大家更直观的发现宗教对一个普通人的影响。
①幼儿园,只记得屎拉裤裆,和玩具被抢,没有任何宗教的记忆。
②小学,我妈每周末都要带我去教堂听讲道,这个阶段对教堂的感受是饭菜真香啊(免费的),还有同年龄和你一起玩,在教堂跑来跑去,上房揭瓦。
③初中阶段,因为周六周日都要补课,所有教堂就很少去了,但是参加了教堂的什么什么班,具体名字不记得了,主要是教教堂的小朋友们乐器和唱歌的,钢琴,小提琴,架子鼓,吉他,唱歌都有,你可以自己选,也是全部免费的,我当时学的是小提琴,每周应该是有一节还是两节课晚上去教堂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教课,不传教,然后学会的话要在圣诞夜或者对其他教堂交流的时候要去表演。
④高中阶段,因为学业繁重,要高考有压力,而且我高中是住校,只有周六周日回家,同时父母在外地做生意,没人带我去,我自己肯定是想玩电脑而不是去教堂。
⑤大学阶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学所在城市的教堂,一次都没去过,一部分是团契,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这个两个字,团契是在高校里大学基督徒的聚会组织(根据我的了解,应该是大部分学校都有,只是你不是基督徒所以没你和你说这个),当时有人知道了家里人信基督的时候,就慢慢开始有人找过来了,包括一些关照过我的学姐邀请我去(记忆中确实都是女生来喊我,男生很少)团契,当时我也不知道团契是什么,于是问我爸,我爸让我不要掺和这些事情,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团契正不正规,然后这个团契里面的人会不会有极端思想的,毕竟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不清楚别人的跟脚。
这个阶段基本上就只有过年的时候去一次老家的教堂(也是被父母拉着去的)
⑥毕业工作阶段,没有去过教堂,就像是你有一件衣服,但是太久没穿,你都忘记有这件衣服了,你就不会主动去找这件衣服,在脑子里这件衣服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人提醒你或者它自己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突然记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一件衣服,上次留言说到的圣诞晚宴还是因为合伙人的母亲一直邀请我去,不好拒绝才去,如果是我父母邀请的话,早就拒绝了,但是我父母现在也不会主动喊我去教堂,知道喊不动。
先写道这里吧,我看看评论,有需要的话再出第二次补充
补充二
中午写的补充二应该是被小编删了,我感觉自己写的都是自己真实的观察,有些气不过,本来已经找小编删全稿了,但看到首页里的补充一还是挂在,还是不停的有人留言,干脆把补充二节选部分放出来(我自己大概知道什么能过什么不能过了,删删改改看看能不能发出来吧......)
老规矩给自己叠个甲。
本人的观点都是基于自身经历的观察,存在一定主观性和错误观察,写出来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普通人的宗教视角,去分析为什么宗教会发展的这么快,同时本人不信教,不传教,无神论者,也不建议任何人去信教。
1.有观友提到基督教要捐钱甚至强制收钱的事情。
从我的宗教接触上来说,是没有强制要钱这一说法和行为的,他们都是有神职人员端着木箱快速扫过一遍人群,不会在一个人面前停留,把你架在火上烤,基本上你想给就给,不给也无所谓,人家不会让你难堪,给多给少也不所谓,没有人去盯着你看你给多少钱,一块的,十块的上百的,不给纯白嫖的都行,没有人会说你什么,不过在修缮教堂或者其他重大事情上面,是有不少老板出大钱的。
2.有观友提到教堂运作资金的问题
这个我了解的不深,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大家看看好,当做一种补充视角。
我理解的是大部分资金是基督徒自己奉献的,我父母教堂一年收到的教徒的钱少说大几百万,可能达千万级别(不保真,偶尔听父母闲话说起来过,没有数据证实)
然后可能有政府的补贴或者政府的其他资金(这个是我自己猜的),主要是有一位观友的评论提醒到我了,我父母去的教堂应该是属于三自爱国教会的,是国家承认存在的基督教会。
最后做一个我自己的判断,就是接受过中国教育的年轻人,大多数是不会去信教的,这点大家可以放心,等到上一辈慢慢离开,我这一辈不会主动接触,下一辈我更不会向他传导这些思想,只要是中国在发展,人民有获得感,我觉得基督教这些也就慢慢失去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