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带上“剑桥、欧风、英伦”,房价平均贵了12%

近段时间,各地浩浩荡荡地掀起了“小区名”整改浪潮。“曼哈顿”改成“曼哈屯”,“欧洲城”改为矮凳桥小区……忍俊不禁的同时,数据君也不禁好奇,真的有那么多小区名喜欢加点“西式”元素吗?开发商如此宣传推广的用意又是什么?

为此,数据君以站在时尚潮流前线的城市——上海为例,抓取了上海各地区万余个小区的数据,看看这其中,是否有小区名“崇洋媚外”的秘密。

01、小区名最喜欢:“国际、阳光、世纪”

小区名真的有“崇洋媚外”的倾向吗?我们先从小区名的高频词一窥究竟。

在小区名的结尾,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苑”,如XX花苑、XX雅苑、XX香苑;其次是“园”,XX花园、XX家园、XX佳园都是使用较多的名字,而看上去比较接地气的“村”、“小区”排名都较高。

500

如果说从小区结尾来看,似乎没有明显的“西化”倾向。那么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中,“国际”、“世纪”、“世界”等词,无一不彰显着与想与国际接轨,“高大上”的气息。以及“盛世”、“财富”、“锦绣”等等,在起名时,地产商们似乎都试图尽量往国际范儿、气势宏大、崇高地位上靠拢。

500

所以,小区名中难免会出现“君临天下花园”……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听说你买房啦?在哪买的?”“君临天下!欢迎来玩啊!”

500

500

“皇朝别墅”……数据君大概99%的肯定真的皇朝别墅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500

“皇宫半岛”……虽然两个词分开都明白,但合在一起实在无法搞清楚是什么意思。

500

500

甚至是“盘古天地”……(这里本应该有图,但我们并没有找到实景图)

500

似乎也不奇怪了。(怎么可能不奇怪!!)

或许是因为“东方明珠”这一闻名遐迩的地标性建筑。上海的房地产商们似乎也很喜欢“东方XX”这种起名方式,而数据君在一排排的“东方豪园”、“东方花园”中,却发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东方曼哈顿”、“东方夏威夷”、“东方帕堤欧”、“东方剑桥”、“东方巴黎”、“东方莱茵”……谁能想到这些南辕北辙的欧洲城市,能在遥远的东方重聚呢?

500

02、“崇洋媚外”的小区名:半成以上是00后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崇洋媚外”的小区,在搜集到的全上海上万个小区数据中,我们把可能涉及“崇洋媚外”的小区筛选了出来,并对它们的建成年份、价格进行了分析。

从数据来看,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都甚少有小区名出现外国地名、人名,直至90年代,“威尼斯花园”、“巴黎花园”、“巴洛克宫廷”等等名称开始较为频繁的出现,而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内,大量的英文音译词开始频繁在小区名中使用,从巴黎到夏威夷,从凯旋宫到帕提欧,从梵高到毕加索,地名、建筑名、人名……应有尽有。

中国2001年加入WTO组织,逐渐融入到世界竞争当中,随着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国内人民与世界进一步接轨,西方先进的生活面貌对国人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或许也是“崇洋媚外”的名字在该阶段集中爆发的原因之一。而从2011年至今,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人也开始彰显出文化自信,可以发现,近年来小区名中出现西方元素的数量也在下降。

500话虽如此,除了在感官上吸引买房者,萦绕出一种“高端、奢华、西式”的感觉外,在价格上,开发商们也不含糊。由于房价与地域关联较大,我们按照上海不同地区进行划分,对普通小区房价均价,以及涉及“崇洋媚外”的小区房价均价进行对比,有八成的地区,“崇洋媚外”的小区均价都比普通小区要高,综合所有地区算来,平均要高出12%,嘉定、宝山、徐汇、杨浦等地,甚至要高出20%以上。

500

小区名的“西式”元素,可以说有一定历史遗留原因,一方面也是开发商们趋利的结果。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不论是住在“东方剑桥”,还是“曼哈屯”,名字都不是影响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如今的我们,真的还需要这样的名字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