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集火的胖东来:先声夺人的震慑策略

胖东来被集火这件事,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和特朗普的最终胜选,麦琳引爆成为现象级话题,甚至于烤牌姑娘的塌房等一系列近期事件延续了同一个逻辑内核,那就是当所有转进方向都被堵死之后,一切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现实来解决问题。

而这个回归现实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重塑共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先发声的人会因为抱团积攒出巨大地声浪,并掩盖其他人的发声,以至于“解决问题”这个行为,被异化成了“解决声音最大的问题”,因为按照传统认知,声音最大的群体一定是数量最大的群体,就算不是数量最大的群体,至少也能在规模上排进前三。

所以,尽管这次的美国大选已经无比清晰地证明了某些人群可以用百分之五的规模发出百分之八十的声音,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依旧会按照方案的声音大小来解决问题。

当然这没问题。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没问题。

因为只要问题在被解决,那么先选择哪个群体的方案来解决问题,都不是问题。

那么,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

如果这个群体的方案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

之前不用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大家的共识还在,大家还认为全职居家虽然干得可能少一点,但终究还是要干点什么的;还认为劳动者从来不参与生理对立,并且往往是生理对立的受害者的;还认为搞生理对立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都还是好的;还认为伊们受到社会的照顾是应该的,毕竟伊们未来迟早是会成为母亲的。

然后现在以上这些共识全都被熏鸡事变,被烤牌姑娘,被支持麦琳的网友,被无孩爱猫给打破了。现在大多数群体已经开始认定,战争不可避免,早打比晚打好,大打比小打好,那么你就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只要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那么就必然迟早要回答这个问题。

这就像你当然大可以批判娇妻文学,但是你必须解释清楚为什么你所批判的甜宠文在伊们的小说分类里是常年第一的一样,任何事情最终的结局终究都是要投射到现实中的,你当然可以高喊你的方案是唯一的终极的正确的,但现实就是,你手中的话筒并不能掌控遥控器,拿着遥控器的那群人就是更喜欢娇妻文学,最终相信在舆论场上展现出来的那种“他们不反对,伊们都支持”结论的人,现在正哭得像个八十岁的小姑娘。

但凡参加过知识竞赛的都应该知道,抢答题里,“抢”和“答”是缺一不可的——你“抢”得快和你“答”得对从来都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你连续多次都答不出正确答案的话,那么唯一的结局就是换别人来答。

而这,也就是那个问题的最终答案——

换人来回答。

彩礼问题也是一样。

一开始伊们说,彩礼伊们自己是拿不到的,所以现在听到有兄弟的伊们,他们基本上都会不再考虑了;后来伊们说,彩礼是对伊们的补偿,于是规则表示,虽然原则上我们不同意有彩礼,但是如果给了,那么基本上就算是伊们的财产;现在伊们说,不是我们想要,但是现在周围环境都是这样,我们总不好不一样,然后终极大招来了——以后结婚只要身份证就行。

好了,就问你够不够简单,够不够自由,够不够行使“伊们的权利”?

然后伊们是怎么做的呢?

伊们表示,你不想给彩礼就去找不想要彩礼的,娶个麦琳还想一分钱不花,凭什么呢?

你看是不是?一切又回到原点了。

所以,在伊们已经证明,伊们给出的答案并不能解决问题之后,就必然会换其他人来给这个问题以答案。

而这一次,给出答案的是胖东来。他给出的答案是——既然问题出在彩礼上,那就解决彩礼,没有彩礼了,也就没有彩礼问题了。

这个答案是不是正确答案,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之处在于,这是自从彩礼成为问题以来,第一次有非伊们给出答案,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以往伊们因为掌握流量发生渠道而无往不利的对策,对于胖东来来说实际上是完全无效的——这就像熊猫烧香确实威力强大,但对于被物理隔绝的电脑没有任何作用一样,作为一个服务于特定地域的区域型商超,舆情这种东西的杀伤力甚至还没有口口相传来的大: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你不可能比纽约人更了解纽约。毕竟胖东来商品质量再好也不可能吸引一个家在广东的用户每天去采购,网络上负面舆情再汹涌,只要本地人对品牌认可,那这种舆情就不会带来销量上的波动,因为你在胖东来营业城市以外的地方本身就不是它的客户,所以你发誓不去胖东来又会对对方有多大的杀伤力?

所以,本次胖东来所遭遇的集火,实际上就是网络上的伊们很清楚伊们无法在现实中对胖东来造成什么实际的影响,而伊们的利益却又实实在在会因为胖东来的行为而开始受损,所于是只能采用这种先声夺人的方式,试图将战报拉回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最起码,也要摆出一副,谁敢这么做就是十恶不赦的态度吓唬住其他有同样想法的存在。

从伊们的视角来说,这显然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对策,只是万一吓唬不住怎么办?

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尖叫只能点亮声控灯,但手控灯,光控灯和定时灯等除外。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