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的途径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债务

如何刺激消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债务领域存在两个误区。同时扩大内需的途径也需要讨论。

1.债务创造增量货币(通过银行系统),当然是对的。但是,呆帐和坏账也在消灭货币。负债增加,一方面产生增量货币,另一方面货币灭失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甚至这种可能性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

因此,债务的双重属性:即时增加货币和滞后减少货币的可能性,两者同时存在,而风险在于后者。如何最小程度规避风险,底线是避免经济危机?这就进入了微观领域。也就是依赖企业家战略眼光和地方政府投资的战略眼光。

2.尽管市场交易不能没有货币,可以说货币是交易的基础,可是货币总量不是决定了“需求的总量”,而是决定了“最大需求总量”。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没有货币无法消费,而有货币不一定要去消费。

“需求的总量”不是取决于货币总量,而是取决于有购买力支撑的“需要”有多大。增加市场销售额,在于产品或项目本身的影响力。

中国储蓄量很大,是否大到超过了为储蓄而储蓄的需要?如果超过了,那么总体而言应该说中国市场不缺货币。缺的是“消费者的需要”。连续好几年的年度大型储销活动,比如双十一,已经提前满足了消费者一年或几年的需要,这可能是这一两年消费疲软的重要原因。“以旧换新”释放了较大规模的需要,但是还不够。

中国企业如何创造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商品,成为促进消费的关键。地方政府如何做好风险投资,也是关键。

半导体产业,主要是制造设备(比如光刻机等)方面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的出现。而AI,特别是“个人机器人助理”,将会像2000年以来的个人电脑一样,成为未来消费者青睐的产品。

另外,一些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定位于更大的目标市场,也是中国现有先进企业存在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市场消费额。比如,比亚迪推出了以电为主的有越野能力的汽车,但却把这类汽车定位为越野车。这明显窄化了目标市场。很多人一听是越野车,就失去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因为很多人买车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越野车市场是一个小众的市场。比亚迪推出的这类车,其实是一种崭新的跨界车型:既能满足一般人正常成本的日常需要,也可在必要时让人们能够探索诗和远方,能够走非铺装路和越野。这类跨界车,具有一般轿车和SUV的豪华舒适,以及低油耗电耗的特点,而且可以和传统越野车相提并论。所以,这类车的目标市场,不应该是越野车这一小众市场,而是普通轿车和SUV的市场。在这个大众市场中,它的“诗和远方”属性,会让人眼前一亮。可惜的是,比亚迪在这辆车的营销方面是失败的。

3.创造货币的途径,不仅是通过银行借贷。国防等国家安全项目,以及国家发展战略所需要的其他项目,也是创造货币的途径。这些新增货币,不是通过银行借贷,而是在于参与者由于对国家(全体国民)作出贡献,而获得的收入的途径产生。

通过这个途径新增的货币,如何在市场中被吸收?企业如何分析研究这部分“目标市场”,创造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也是关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