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教育减负政策:减负的目标,不是减学校的负,而是减家长的负
大力写手 以讲真话做实事为荣,以溜须拍马搞民粹为耻:
现在的“教育减负”,本来就是一条歪路。
教育减负应该是不要二年级就学三四年级的内容,不要全部孩子都去搞奥数,不要去搞题海战术,而不是孩子放学后没有任何作业。
我不能赞同您更多!
现在的减负,名义上是减少作业,不超前教学,实际上都是在减少学校老师的负担,
但是,没有降低升学标准,反而越来越卷,升学标准越来越高。
升学标准,老实说,我也不同意降低,国家也需要大量人才,家长也希望孩子能提升很多能力,所以学生在各方面的学习任务,其实也不要减少。
那么,很简单的道理,列一个公式,
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学校教育 + 家庭教育(机构教育)= 学生所受到的教育
只有当学生接受到的教育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实现升学择校的目标,
那么,哪怕是升学标准不提高,那么当学校教育减少时,家庭教育(机构教育)就一定会增加。
所以,减负减负,减了半天,家长压力越来越大。
教培机构说是关了,可是真关了么?
一下子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多少工作室?
刚刚关教培机构的时候,冒出了很多擦边的学科教培课程,用英文演讲的名义教英语,用晚托班的名义教这教那的。
所以,根本就没有实现减负的目标。
因为,需求在,甚至是刚需还在。放着的钱,机构不去挣么?必然会变着法子绕开监管。
这样的事情,学校的老师不知道么?教育部门不知道么?
我负责任地说,很清楚,简直不能更清楚。
所以,教育改革应该倒着来,不减负,反而增负。
小学就开晚自习,直接到九点,做完作业再放学,满分一个回家一个。
不想让孩子卷语数外的家长,就让孩子报学校里面的课外兴趣班,也是学校组织的,同样,九点放学,乒乓球足球钢琴民乐,一周每天不重样。
晚自习的老师是学校老师+社会招聘两条线,家长要付费,必须付费,
因为人数多,生源稳定,并且还没有房租,运营成本低,所以费用远低于校外的机构,这样也可以解决老师收入的问题。
真能进体制内的老师,水平都很高的。我们家孩子学校的音乐老师,上音钢琴专业的,比琴行大多数老师的水平高多了。
所以,据我所知,三令五申之下,仍然有些老师在外面偷偷带班。
外面有需求,人家有能力,无法避免的。不让人家继续带学生,也是资源的浪费。
总之一句话,学生在学校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家长吃完饭,洗好澡,慢悠悠走到学校,带着零食大补丸到学校门口接孩子回家,回家就只能洗澡睡觉。
哪怕不睡觉,还想继续鸡娃,可是外面培训班也该关门了啊,肯定没法再上培训班了。
在细节上还可以优化,但是原则是这么个原则——让学校承担大部分教育责任。
这样,第一能实现真正的减负,第二是能够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不会让条件一般的家庭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减负,是不减学校的负,减家长的负,
这样,才能让家长还敢再生二胎。
否则,人口问题没法解决的。
看看韩国,家庭拼命卷教育的结果,必然是出生率极端的低下。
这些道理,我相信给教育部门出政策的专家肯定比我都明白,
但是很可惜,就是不落实,连写进政策规划都没有,
我不知道为什么,并且我始终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