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后几年时间,创作的起码几十万字科普类出版物都没有自己的署名
【本文来自《维权4年胜诉,《隐秘的角落》向两位未署名编剧致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山猫龙空版本
编剧是给导演、演员及其他摄制工作人员、制作人提供工作手册的人。
编剧的署名权,关系业界对其能力的认定。
至于“编剧王雨铭”,他没有任何其他署名作品。
对于此事,我支持制片方和@导演辛爽。
我很理解两位“没有任何其他署名作品”的不知名编剧。我大学毕业后几年时间,创作的起码几十万字科普类出版物都没有自己的署名,只有主编的名字,或者“XXX等”,我和同事们就是那个“等”,虽然主编从选题到创作到编校都没参与。
我们这些不知名的人,创作出来的东西用主编的话说是“国内一流水准”,因为刚入行,不出名,所以不能署名,然后一直没名气……无限循环属于了。
唯有几期特别用心的科幻小说和动物类儿童文学小说,实在喜欢,就悄悄加上自己的名字,差点儿被编审去掉,还是我们小组组长私下对编审说:“你就当没校对出来,小姑娘挺不容易的。”
后来,老东家的家规越来越严苛,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内容也不是我很感兴趣的了,再加上我英年早婚,还准备要小孩了,就心生反意。这时,小组组长也不干了,另起炉灶自己当老板,但还是避开的老东家的领域,约我稿。新“零工”没有社保和保底工资,但稿费和编辑费不缺,重要的是可以把名字印上去。于是我也离了老东家,从头研究新的类别、新的领域,一边写书一边在家里带孩子。
几年下来,书也出了几套,加上月刊稿收入,我也能自己交社保+安然生活。我很感激老东家,因为没有老东家我练不出现在的水准,但绝对没后悔离开。不想籍籍无名,就得只能舍弃稳定的社保和底金收入。
所以,我祝愿所有的作品都能加上劳动者本身的名字。两位编辑争取署名权是没问题的。但我又深知,打破规则的人容易被放弃、被弃之不用,还是那句老话——“有的是人抢着干,不缺你一个不懂规矩的。”
PS.月初在出版社开会,被安排和老东家的人同一个会议室,好尴尬啊,大家全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