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草根人物(29)广澄

500
        原文:
        第二百二十三卷唐纪第三十九
        太子母沈氏,吴兴人也。安禄山之陷长安也,掠送洛阳宫。上克洛阳,见之,未及迎归长安;会史思明再陷洛阳,遂失所在。上即位,遣使散求之,不获。己亥,寿州崇善寺尼广澄诈称太子母,按验,乃故少阳院乳母也,鞭杀之。

  文中所说的太子就是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的长子。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即位次年平定安史之乱。在位十八年,实行“以养民为先”的方针,安定社会,发展生产,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皇帝,但在个人感情方面,却屡屡遭受痛苦的折磨。
  李豫年龄很小的时候,生身母亲去世,痛失母爱。立为太子后,出身江南名门的沈氏成为太子妃,两人相濡以沫,恩爱有加,一起度过了16个年头。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李隆基带领自己的嫔妃以及皇子、皇孙和公主仓皇出逃,包括沈氏在内的众多皇亲国戚和大小官员被叛军俘虏,押送到东都洛阳为奴。
        唐军收复洛阳,李豫与沈氏重逢,没想到史思明后来再次攻陷洛阳,沈氏再次被俘,从此不知去向。
  李豫贵为皇帝,可以动用各种资源进行查访,却一直找不到沈氏的影子,直到很多年后,才终于传来一个好消息:寿州崇善寺有一个叫广澄的尼姑,据说是李豫之妃、太子李适之母沈氏。
        李豫大喜,立即下令将这个自称沈氏的尼姑广澄送进宫来。见面之后,李豫感到这个尼姑广澄与沈氏的容貌确实有些相像,只是年岁过于久远,他也不能十分确定。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加令人怀疑:尼姑广澄竟然没能认出太子李适。
  经过审问,真相大白:这个自称沈氏的尼姑广澄,原来是太子李适年幼时的一个乳母,熟知宫中的情况,但陪伴太子的时间较短,对李适的印象并不太深,所以没有认出。
  李豫大怒,立即下令将这个冒牌货拉出午门之外,鞭刑处死。
  李适即位后,寻找亲生母亲的愿望更加强烈,派人在全国范围四处查访寻找,结果却再一次等来了冒牌货。
  这一次的剧情几乎到了尾声,李适已经完全认定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却还是被老宦官高力士的养子高承悦拆穿了:他从外地赶到京城,指认这个自称沈太后的女人,其实是高力士的一个养女。
        李适不信,派高力士的养孙樊景超再去查验,结果证实这个女人确实是高力士的养女,与沈氏年龄相仿,相貌近似,手指也有一道同样的刀伤。
  李适的处理方法与他父亲李豫不同:下令将这个冒牌货免罪,释放。他的心思当然不难理解: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找到亲生母亲。不过,从此以后,世上再不曾传出关于沈氏的消息,就连冒牌货也没再出现过。
  话题转回李豫,他册封独最宠爱的妃子独孤氏为贵妃,终其一生也没有册立皇后,说明在他心里,永远保留着沈氏的位置。
  独孤氏与沈氏同样温婉贤良,姿色甚美,生了韩王李洄和华阳公主,特别是华阳公主,冰雪聪明,讨人喜欢,深得李豫钟爱。谁知老天不长眼,华阳公主小小年纪就因病夭亡。独孤氏思念爱女,郁郁寡欢,仅仅过了一年多,也身染重病,溘然而逝。
        刚刚走出沈氏阴影的李豫,连续遭到不幸的打击,内心的凄凉可想而知,他执意将独孤氏的遗体留在内殿长达三年,在大臣们的一再请求之下,才在三年后同意安葬。而他,也从此一病不起,以五十四岁壮年魂归天国。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以身相许??
        泪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