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亲子卫生间是否多余”话题引发社会舆论
近日,上海有商场推出“男亲子卫生间”,引发舆论关注。商场内有一处亲子卫生间,该卫生间分为母婴室、女亲子卫生间、男亲子卫生间、儿童卫生间四部分,男亲子卫生间位于边缘。有的网友称这一“男亲子卫生间”为“父婴室”,并希望在更多地方推广。也有网友认为,设立“男亲子卫生间”似乎有些多余。 “男亲子卫生间”的出现,很快引发了一轮关于“父婴空间”的讨论热潮。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父亲育儿责任的倡导,与关于这一设施本身功能的评论混杂在了一起,这客观上造成了某种各说各话的状况。
有网友认为,母婴室,最初是方便“母乳喂养”,给人以“妈妈照顾孩子”的印象。虽然现实中,“母婴室”还被广泛用于“换纸尿裤”“小孩上厕所”等等作用,这些行为男性也可以参与,但是有网友表示:“男性不敢贸然进入母婴室,房间里可能有其他妈妈正在哺乳,也可能有其他女童在换穿纸尿裤”——这看似不无道理,实则忽略了一个细节性的事实,那就是现实中的“母婴室”大多数都是可以从“内部锁止”并且有对应的“灯光提示”的,男性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误入”的可能性并不高。 卫生间也好,母婴室也好,都应该是绝对私密的,最好是“一人一间”或者说是“专属单间”。事实上,如今关于“男亲子卫生间”的呼吁,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因为很多现有的母婴室空间整体有限、隐私未得充分保障、尴尬时有发生,所以需要抓住本质,改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