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的讲话,反而认了“中国人”

在几天前抛出祖国论、引发广大讨论的赖清德,在10月10日上午发表讲话。整体上,讲话延续其5·20路线,台湾部分学者认为其认了“113年”是向两岸释出一些和缓信号,然而站在大陆的角度来说并不会如此解读。

自然,也谈不上更激烈(或是说,已经这样了,也很难再激烈了)。

赖清德之重点,是在台湾塑造“两岸议题不是两岸关系,而是世界威权扩张之结果”这个认知,这是蔡英文路线的延续与强化。

讽刺的是,无论是民进党想淡化的两岸历史连结、还是绿营网军所攻击的“两岸同属中国人”,都在赖清德的“祖国论”与此次讲话中,得到体现。

“工具化”的历史碎片

先稍微看一下赖清德在10月10日所说的。一开头他就表示,“113年前,一群充满理想抱负的人,揭竿起义、推翻帝制”,然后非常快速地跳到国共内战、国民党威权时期,而后就是“台湾人民终于当家作主”。

在这其中,抗日的历史自然被切割了,以便使重点顺利落在“威权与民主的对峙”这一点上。赖清德的“祖国论”、与其“5·20讲话”用的是同一种切割历史方式。

在赖清德“祖国论”中,以“113年与75年”这两个数字为对比;在赖清德“5·20讲话”中,他提到“1624年,台湾从台南出发,开启台湾全球化的开端”、“1921年,蒋渭水先生就指出,台湾是世界和平第一关的守卫”。

可以发现,赖清德的讲话常常片段撷取历史,将历史细碎化并且为自己所用,如将蒋渭水先生之抗日精神转化为给自己的“威权与民主”背书、将过去列强的殖民与现代的“全球化”概念连结。再比如这次,在演讲开头即将113年前的革命先烈们“拿为己用”。

这就塑造了一个奇妙的悖论:赖清德自己亦承认“113年前的革命先烈”、“国共内战”等历史事实,一方面绿营网军又不断去攻击说“我是中国人”“我是成都人”的台湾艺人。

按照赖清德本人之讲话,不论台湾人认为自己是成都人、是上海人,在逻辑上都没有任何问题。

双标的攻击

在赖清德“祖国论”争议爆发后,民进党立委表示“这是用中国创造的话术来反问中国,也是赖清德的战法。”

这代表切碎历史、挪用片段,确实是赖清德应对两岸的“武器”之一,是他认为在意识形态上,能奏效的一点。

在这些年中,蔡英文强调的是“1949年之后的台湾”,淡化两岸历史连结部分;赖清德则以意识形态斗争为主,在特定时候承认“1911年之后的两岸”、平时则尽量避免提及。

林依晨之“我是成都人”,与赖清德“113年”史观雷同,许多网军攻击了林依晨,对赖清德之说则忽视。

两岸到底是什么关系、台湾人到底能不能是中国人,在一阵阵口水战中,大家也搞不清楚了。

自然,许多台湾年轻一代在日常中,能接受小红书上写的“中国台湾”、能接受Tiktok上的大陆网红提及“台湾地区”,但对“中国台湾”背后的历史故事,大多已不感兴趣。

赖清德既已决定“以中国史观反制中国”,如何解释“113年史观”也就全凭个人了,往后这类双标式的攻击,仍会持续。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