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旅欧20年的清华校友,我认为中国学生应该拥有两个“利器”,即便不出国也可…

【本文来自《为什么中国家庭没那么热衷留学了?“留学热”降温是好事还是坏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半截烟头
  • 清华大学不愧是我国顶尖名校。敢说实话,敢于坚持真理……

作为清华校友,旅居欧洲将近20年,我感觉母校的管理人员对国外的学术水平认知相当脱离现实。

中国学生需要的不是大规模长时间幼龄出国,而是在语言能力上下功夫,包括中文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辩解问题,提高阐明问题的能力,和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

有了这两个“利器”,中国学生即使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不出国,也能在国内通过阅读海量国外书籍和科学报告、杂志、媒体与时俱进地掌握最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我们自己的研发提供启发和参照。

以法国为例,中国学生普遍存在法语写作能力问题,分析层面不够深不够广,阐述条理不够清晰……这些其实是中文母语掌握运用不够自如精湛,中文思考钻研能力不够纯熟的表现。

语言只是工具,而思考钻研和语言组织能力则是真正需要强化的核心能力。有了这些真正的本领,再加上外语能力,就能立即实现“如虎添翼”的效果。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