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克里米亚建国计划
1880年,沙俄有大约500万犹太人,他们当时普遍被安置在一个叫做“栅栏区”(Черта́ осе́длости)的地方,又译隔离屯垦带(区),是沙俄西部的一个区域,西接普鲁士帝国和奥匈帝国。1881年到1914年,由于沙俄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实施着一系列歧视、压迫犹太人的政策,约有二百万俄国犹太人先后逃离“栅栏区”。
很多俄国犹太人加入了各种革命党,比如“崩得”(Bund,“联盟”的意思,全称为“立陶宛、波兰和俄罗斯犹太工人总联盟”)、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以及社会革命党。
而当时列宁极力倡导“宗教信仰自由,所有民族一律平等”,强烈谴责反犹主义,故而得到了不少俄国犹太人的拥护。
苏联成立后,犹太活动家亚伯拉罕·布拉金 (Abraham Bragin) 在莫斯科的全俄农业实验展览会上(他也是个农学家)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提议在克里米亚成立犹太自治国(Crimea Propose Autonomous Jewish State ii)》,指出“对于苏维埃俄国的犹太民众来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黑海沿岸和克里米亚进行大规模殖民”:
The proposed dis- Black Sea , be designated as the Jewish Ukraine , including the cities of the with the adjoining portion of the gests that Northern Crimea together autonomous region . The project sug-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the proposed laiev would necessarily be included lation as Odessa , Chesron and Niko- Russia .
……拟议的地区将被指定为犹太乌克兰,包括敖德萨、切萨皮克和尼科西亚等城市以及北克里米亚毗邻部分地区。该项目建议,拟议的地区边界内必然包括敖德萨、切萨皮克和尼科西亚等城市……
从1924年到1926年,这些犹太活动家一直在为此忙碌,当然,他们非常小心地避开“共和国”、“自治”这样的字眼,而是强调犹太人聚在一起产生的积极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但在1926年,由于克里米亚地区的非犹太群体的不满加剧,这一方案夭折了,取而代之的是在远东建犹太人自治区域的方案。
1928年5月,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将远东边疆区阿穆尔河沿岸的大片土地提供给犹太人定居。这块土地上有着大片森林、山脉以及广阔的沼泽地,当时生活在那里的非犹太人口仅2.7万人。当年,第一批犹太居民开始抵达这里。随后数年,大批犹太人纷至沓来。
但由于物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也比较糟糕,相当多迁移到这里的犹太人又纷纷离去。
1928-1933年共计有19635人迁移到此,其中11450人陆续离开。
1934年,这里成立了犹太人自治州,比罗比詹成为该自治州行政中心。但到1939年,自治州约11万人口中,据说犹太人仅有1.8万。实验失败了。
亨利克·埃利希,波兰犹太裔,“崩得”领导人,第二国际执行委员会成员
维克多·阿尔特,波兰犹太裔,同为“崩得”领导人,第二国际执行委员会成员
1940年,亨利克·埃利希(Henryk Ehrlich)和维克多·阿尔特(Victor Alter)被内务部逮捕,罪名是恐怖主义和与纳粹合作。
一开始是要判处死刑,后减刑为流放古拉格十年。
但是后来根据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在1941年7月30日签署的西科尔斯基-马伊斯基协议(Sikorski–Mayski agreement),两人被释放,并被邀请成立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Jewish Anti-Fascist Committee)。
当时埃利希本应与曾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波兰流亡政府总理)一起前往伦敦,加入波兰政府。
可是在1941年12月1日,苏联政府向波兰流亡政府发表声明,称白俄罗斯族和犹太族的波兰公民将被视为苏联公民,并禁止加入当时正在组建的波兰军队(也就是安德斯军团)。
1941年12月4日,埃利希和阿尔特在古比雪夫(现在的萨马拉,曾是苏联第二首都)再次被内务部逮捕。
虽然两人的被捕引发了第二国际以及一些著名犹太人(比如爱因斯坦)的强烈抗议,但是苏联对此无动于衷,两人就此消失,后被证明均死在监狱中,但是死亡时间和方式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在年底被斯大林下令处决。
1942年4月,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在古比雪夫重组,领导人为苏联演员所罗门·米霍埃尔斯 (Solomon Mikhoels),主要是在国际上争取支持和支援。
1944年,乌克兰解放,反法西斯委员会的几位领导人旧事重提,主张在克里米亚(将鞑靼人迁出后)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区域,并且将这一主张写成报告呈报给了斯大林。
1944年2月15日,这份报告被转交到斯大林办公室。报告称: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犹太人的力量造福苏维埃祖国,为了使犹太民众在兄弟民族中的地位完全平等,提出有关建立犹太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问题是及时且恰当的。
过去在比罗比詹建立了一个犹太人自治州,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比罗比詹的经验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果。
然而,尽管困难重重,犹太人自治州还是成为远东边疆区最先进的州之一,这证明了犹太群众建设自己的苏维埃国家的才能。
我们觉得克里米亚地区是最适合的州之一,因为克里米亚地区最符合要求:既能容纳迁移人口,又因为那里具有发展犹太民族地区的成功经验。
因此,我们建议:
(1)在克里米亚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2)在克里米亚解放之前,预先指定一个政府委员会分析研究这一问题。
这份报道得到了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等人的认同,甚至斯大林也曾同意过这个方案。
但到了1944年夏,卡冈诺维奇却向反法西斯委员会领导人建议“忘掉这一想法”,因为随着苏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以后,国际上犹太人的支持就不那么重要了。
1948年1月,米霍埃尔斯死于车祸(这普遍被认为是暗杀),反法西斯委员会在年底被取缔,其成员被逮捕、枪毙或者流放,克里米亚犹太国建国方案就此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