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真的不穷

刻板印象总是难以改写,关于这个话题,江苏北部的居民最有发言权。说起苏北,好像总是让人联想起贫穷,这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尤其是包邮区网民之间持久不断的争论焦点。长三角人对苏北发展水平评价不佳,苏北人却觉得格外委屈。而挣扎在南北之间的南通、泰州、扬州、六合人又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帮谁。

苏北到底穷吗?

苏北遍地百强市

苏北本身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在狭义的定义中,夹在南北之间的南通、泰州、扬州、六合区应当被算作苏中,苏北囊括的是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5个不靠江的城市。但在更广义的定义上,过了江就算是苏北,这样除了太湖三兄弟、南京主城区和镇江以外,其他江苏8市就都是苏北了。

如何正确的划分苏南、苏州、苏北...

一百个江苏人心中有一百种划法?

500

为了让我们的讨论更具有建设性,不妨就采用狭义的苏北定义,将南通、泰州、扬州三座经济表现更优的城市剔除,只看最靠北的几座城市,放在全国都是什么水平。

苏北一哥是徐州,这座人口将近900万的城市是全国第35个拥有地铁建设资格的城市,基本上是紧随于各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之后。这成为了苏北人民用以论证苏北近年来逐渐发达的有力证据。

不久前刚刚试运行

500

但当年徐州申建地铁的依据,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标准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这是十多年前的标准,并不难达到,单独作为论点比较单薄。

重点在于城区人口,加起来确实挺多

但如果排除掉位置较远的铜山区和贾汪区

城区人口就没那么多了

(虽然是2010年的数,不过几年下来徐州人口没有很大增长)

(图片来自wikipedia)

500

但徐州确实不穷,去年GDP达到6755亿元,在江苏省内排第六,对得起苏北老大哥的身份。而放在全国,徐州GDP总量超过的省区包括海南、宁夏、青海、西藏,虽然都是中西部边缘省区,人口稀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但能以一市敌一省,这排面是赚足了。

在省内,同属苏北的盐城紧随徐州之后,也同样力压这四个省区,总量更是比扬州和泰州两座苏中城市高,从城市角度来说不占劣势。

仿佛是残酷的现实

500

而如果将其放在城市列表中也会发现,苏北强市对上一些强省会都不示弱。曾经代表东北荣光的哈尔滨,去年经济总量6301亿,离徐州还差了一截。而江西省会南昌去年给出的经济答卷仅为5274亿元,而且名义增速也只有5.43%。

500

即使是在省内吊车尾的宿迁和连云港两兄弟,虽然在区域内广受诟病,但只要走出江苏放眼全国,两市就乐了。去年的全省倒数第一是宿迁,GDP总量为2750亿元,放到中西部,相当于甘肃省会兰州,而且后者还比宿迁略低一些。

事实上,在去年的中国百强市排名中,江苏13市无论城市规模大小全部入选。与之相对,老朋友浙江的11个地级市有8个入选,总量上压江苏一头的广东21市更是只有11个入选,将将超过一半。

2017、2018江苏13市全部入选

500

可见,苏北一点也不穷,甚至还为江苏在经济均衡性上加了不少分。


人均表现高一头

当然GDP是一种工业时代的经济统计方式,仅考虑了名义上的地方产值,但地有大小,人有多寡,单纯的GDP总量无法展示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要说明苏北在全国范围内的富裕程度,人均GDP可能是一个更有参考意义的数值。

将江苏13市按照人均产值放进全国版图,苏北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徐州的人均GDP比经济第三强省山东略高,而淮安紧随其后,比辽阔的内蒙古和直辖市重庆都高。湖北、陕西两个近年来崛起声浪巨大的网红省份,则夹在盐城、连云港、宿迁的包围之中。从这个侧面看,中部和东部的差距仍然明显。

而在与国内省会强市的城市对比中,苏北城市也不落下风。徐州与合肥持平、淮安与沈阳持平、盐城与昆明持平、连云港与石家庄持平、宿迁与南宁持平。其中合肥、石家庄、南宁近年来的增长势头都很强劲,但对比苏北仍显不足。

江苏城市人均GDP

与排名50左右的国家相当

500

如果我们再深看一步,用对居民生活水平参考价值更高的“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考察苏北的发展情况,会看到更令人惊喜的现实。

根据淮安市统计局给出的信息,苏北各市中,盐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一,为29488元,而宿迁最低,为22918元。放在全国,苏北各市介于山东、内蒙古、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之间,排名末位的宿迁也高于陕西和四川。

苏北五城不差的

500

这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但值得注意的是,像陕西和四川这样的省份,是典型的强省会西部省份。根据第一财经2018年对省会城市的首位度计算,除银川、西宁两个小省省会(首府)和普遍陷入困局的东北长春、哈尔滨以外,首位度排名5、6、7的正是成都、武汉、西安。

中西部普遍强省会

偌大的四川湖北,成都武汉GDP占了全省快一半

500

人们对当地省域经济的认知和省域形象的了解,大多来自于省会。而在未能受到省会辐射的广大县市,仍然存在产业单薄、收入低微的地区。相较而言,临近中国发展动力最足的长三角的苏北,已经很好地把握住了承接产能的机会,远离了低总量、低收入的困境,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宿迁老沭河工业园 

(图片来自Wikipedia@sinopitt)

500

和遥远的四川山区、陕北高原作比较可能还体现不出差距。如果在小范围内横向比较,苏北城市也还是胜了临近的安徽、山东城市一头。

就拿安徽来说,除了一枝独秀的合肥和二哥芜湖,其他所有安徽城市全面被苏北城市压制,排名第三的马鞍山也还不如苏北最末的宿迁。虽说皖地和江苏本是源出旧江南省的一母同胞,但如今两者的表现也确实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

安徽,一头连着徐州,一头连着南京...

500

常有人试图用苏北鲁南来概括江淮地区北部,但苏北鲁南的差距其实是很明显的。如果用人均产值来比较,广义上的鲁南城市临沂、济宁、菏泽、枣庄都弱于苏北倒数第二的连云港,只有日照表现稍好,与淮安在一个水平。然而淮安并没有海岸线,日照却是鲁南在地理上最接近的出海口,两者表现持平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

可见,不仅是和边远地区相比,就算是近距离同类城市横向比较,苏北的位置也很稳固,怎么就穷了呢?

实属对比出伤害

和人际关系一样,苏北的贫穷恶名,还是对比出的伤害。站在苏南的角度来看,这些在全国都能进百强的苏北兄弟确实是不够看。

不说不知道,既非副省级城市又非计划单列市,也从未抢夺过新一线城市交椅的苏州单拿出来放在全国,其实相当于一个中游省份。其GDP总量介于天津和云南之间,后排还有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贵州等大省。另外南京能独挡新疆,无锡、南通压制了甘肃,均是以一城敌一省的强市。

其实现在苏南GDP都是和国家比了...

500

如果要比较人均产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则太湖三兄弟和省会南京比北京上海都高出不少,已经是全国顶尖水平,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大致和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智利等国持平,位于国际60名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值和中国大陆平均值,距离发达国家(地区)行列只有一步之遥。

以准发达地区的水平来衡量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自然就让后者显得不值一提。但这并不说明后者真的就是贫穷,只能说前者实在太富了。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些历史原因的积淀。

黄河始终是江淮地区的隐痛,这条不断改道的大河,对中上游居民来说是母亲河,对下游居民来说却是暴君。这一变革始于宋朝,由于宋朝无力管理水利,还做出过三易回河的骚操作,黄河从那时起就经常改道淮河入海。

所以围绕着黄河不断摆动的区域

河南、山东、安徽、江苏都是重灾区

500

从今天的河南开始,到山东、皖北、苏北,黄河的扭动毁掉了大片良田,并在当地留下可怖的盐碱地,生产恢复和财富积累极其困难,苏北小农经济时常无以为继,只能南下避难。到了近代,铜瓦厢改道、花园口决堤又相继发生,经济基础最薄弱的苏北贫民又只能涌入苏南和上海。

难民没有财产、没有尊严,离开了本乡本土又缺乏社会道德约束,难免让富裕的南部本地居民产生苏北贫穷、素质差的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或许要不了多久,但消除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洗礼,如今的苏北人感到委屈也确实源自历史评价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若要抹平这道鸿沟,双方都需要拥有更大的视野。苏南富裕地区的居民可以多在全国转转,看看真实的中国,体会苏北取得今日成绩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苏北人民也可以在苏南潜心观察,感受其文化自信和生活质量,以谅解说服代替冷战热斗。

消除傲慢与偏见,江苏南北才能携手建设一个更富强的东部大省。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