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争议背后,导演陷入了“苦劳陷阱”

500

从马山回到749局,队友飞到空中拉下“欢迎光临”的条幅,基本上就是在告知观众“谢谢惠顾”了。

          文/庞宏波

《749局》离雄霸市场越来越远了。

预售“疯”了,首日“爆”了,口碑“垮”了,相信这几天没有人能完全体会陆川的心情。作为中国电影市场上个周期遗留的大片项目,最终被电影局提到了国庆档救场。但是成功带火一天大盘后,《749局》就已经因为糟糕的口碑在市场被腰斩。

7月份,在《抓娃娃》上映期间,陆川导演发微博称低质强碱性搞笑片雄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10月份,当投资成本极高、八年坎坷最终匆匆上映的《749局》遭遇泼天群嘲,陆川导演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有什么事冲我来”。

当然如今《749局》的背后不否认有没看片跟风黑的“路人”,这部电影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强酸性科幻片”。但就此怪罪市场,怪罪观众,其实也只是一种逃避而已。

从陆川导演公司第一次看片就提到,这部影片必然会是一部争议性极强的电影。视效强弱还可以讨论,电影在叙事层面的匮乏和摇摆注定了这部电影不会被所有人接受。从产业情感出发,希望《749局》起码能在市场有所收获,也希望强视效电影能够供给市场,丰富观众的选择。

但上映引来如此大的争议,遗憾的是并没有看到陆川从导演视角对电影剧情层面进行更多的解读,从而消除观众对电影的疑问。反而是在微博上发出“连环炮”,认为观众“爱得越深,要求越高,责备越狠”。

这其实是陆川陷入了典型的“苦劳陷阱”,观众用脚投票,看的是结果而非过程。

1

八年创业,苦劳不等同于功劳

有时候自怜就会催生出自恋。

500

今年4月份,《749局》经过补拍彻底杀青。陆川发微博称:八年一直拖着这艘船,终于可以靠岸了。随后,陆川接受了一次媒体采访,在自述中可以看到大量关于电影制作的细节。

八年时间里,起于“不差钱”的电影产业高峰,聘请过人均时薪2万美金的好莱坞五巨头,也让曾制作《沙丘》《阿凡达》等巨制的英国著名视效公司Dneg将一半制作费转换成海外发行投资份额,成为其亚洲唯一一部投资电影。

但随着产业暴雷,电影资金链断裂。陆川先是自己填补窟窿,随后又漫漫“打工”,通过拍广告、拍剧来为《749局》“续命”。终于从杀青到现在,五年时间才最终让《749局》走到了观众的面前。

从个人层面,这对陆川自我成长是一种“极致锻炼”。《749局》所遭遇的困境值得同情,所以当《749局》最终定档,实际上产业内大多人希望电影能够赢得市场认可,为这个项目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是从市场层面,观众不应该为《749局》八年的“磨难”买单。同样有相似经历的《封神 第一部》去年在市场的结果就截然不同,二者的差异一方面在于《封神 第一部》有一个能让当下观众可以理解且能够带入的故事。另一方面在于乌尔善本身的“克制”和“听话”,在一些营销上能够满足普通观众的情绪。

反观《749局》和陆川,就过分陷入到了“八年创业,终将扬眉吐气”当中,这让自己的自怜在首映口碑的吹捧中深化成了自恋。

500

实际上观众对于这类“库存项目”预期已经足够低了,但凡能够在及格线以上,都会因为“反而还不错”收获奇效,难道这样的要求还高吗?因为预售和首日票房的领跑,大量差评扑面而来,二者的分裂让陆川自然认为电影是被“黑”了。可是陆川有做什么?有针对性的对观众不理解的剧情进行辅助解释吗?还是一句“有什么事冲我来”就可以让舆论止步?

2

跑偏的749局,没有超自然只有打怪兽

观众最忌讳的是“上当受骗”。

500

实际上很多观众对《749局》的期待在于对超自然现象的猎奇,观众从一开始就希望看到的是一部在鲜为人知的749局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超能力人群”,这里研究过什么样的“超自然现象”。

可以说,观众抱着的是一种“现实主义”期待。然而《749局》里的749局仅仅是一个“机构”,和“现实”并不挂钩。

因为审查等多种原因,电影并不能强调749局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机构,这一点无可厚非,大部分观众能够理解。但是《749局》从头至尾都不是一部有一定现实基调的影片,它的本质就是一部“怪兽电影”。

从马山回到749局,队友飞到空中拉下“欢迎光临”的条幅,基本上就是在告知观众“谢谢惠顾”了。因为即便再超自然、再超能力,一个正常人都想象不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飞。

从“欢迎光临”之后,观众所期待的749局和电影里的749局就彻底分道扬镳。电影里翼族、零号生物、变异的动物、马山的翅膀、被踏平的城市,一切都和科幻有关和现实无关。

但是因为电影在营销上一直保持“神秘”,又因为陆川本人多次透露自己第一份工作在749局的现实经历,都勾起了观众的猎奇心。但电影并没有兴趣去呈现“超自然”,而只想去营造“超现实”。

500

导演所希望传达的和观众所希望满足的,实际上在电影一开始就发生了非常大的错位。且不说电影在剧情上多处不合理的地方,单就马山酒吧里背上长出翅膀这场戏,在导演的视角里这应该是马山“少年成长”的一次转变,他依然被众人嘲笑是“怪物”,但他却终于要飞了。这场戏起码从情绪上是一种重头戏,理应让观众感动。但是观众忍受了一个小时,马山长出翅膀,酒吧的普通人不但不害怕反而嘲笑,简直荒唐又离谱。

导演所希望观众“感动”的,恰恰是观众所“厌恶”的。即便是科幻片,普通的观众也希望电影里有的是现实中正常人类拥有的真实情感和正常行为,而不是完全悬空的设定和表达。

虽然国庆档才刚刚过去三天,但是《749局》的命运可能并不会太好。也许对于陆川来说,多年后同“八年创业”一同涌上心头的还有“一半好评一半差评”的困惑和不解。陆川当然不解,因为观众不理解电影因为特效太“难”了,导演八年打工太“苦”了。但观众似乎也没必要理解,当观众手中的电影票没有值回票价的时候,骂只能认。

你花钱了,观众也花钱了,公平的。

热门评论 2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9
最热 最早 最新

  • 来去
    你说故事性,我恰恰觉得是上海堡垒更靠近实际,也更能共情
    看星河战队也是打各种虫子,但硬伤挺多的,像人类去虫族星球找什么都不清楚就去打?能和跨越星际来的星际战舰对抗的虫族能量来源是什么,怎么就能和人类的星际舰队打的有来有回的?没看到植物,氧气来源是什么,人类怎么就能不带面罩就到地面呼吸的?人类和海量虫族对抗主要就拿步枪打?各种硬伤没见到怎么吐槽的
    看上海堡垒,首先外星人来地球为了夺取能源故事说得通,科技上有星际巨舰,隐身能力和海量飞行器。人类这边有其他外星科技的能源,护罩,以及海量飞行器和巨炮来对抗也说得通。场景剧情上,国内的各类场景也更自然,更能共情啊。说硬伤的话,我没觉得比星河战队更多啊,怎么就各种差了?科幻不是科普,本来硬伤就不可避免,但别双重标准啊
    要说星河战队那种战士肌肉发达,意气风发,勇猛好战,高官冷血决策这些,就是有内核的话,那这内核我感觉没什么意思
    那是你根本没看懂《星河战队》。你把这部电影和美国的历史乃至今天联系起来看,才会发现导演是怎么把一部科幻小说改成讽刺神作的。试着举几个栗子吧:
    平民加入军队才能获得政治权利的联邦社会体制/联邦军的制服——法西斯、军国主义式的美国
    单凭数量优势对抗联邦、唯一能够威胁到人类的手段是扔石头的虫族——广大第三世界人民
    联邦军草菅人命式的登陆作战——一战历史上几次著名的送人头战役
    主角部队深入敌后援救的前哨站——19世纪30年代的摩门教战争中的山地草场围攻战
    主角上的关于民主失败的公民课——教授的话几乎全部在致敬克劳塞维茨的《论战争》……
    上海堡垒的内核是什么?哪怕世界末日了我也要和御姐谈恋爱?
  • 从第一天的1.7亿到第二天的7700万,再到第三天的3900万,连续两天腰斩,这能都怪观众??
  • 全部楼层
    虚形
    您这个对比实在是太离谱了。星河战队里面虫族的设定是首发性质的,有各种细致的特写画面,虫子分类,层次分明,有兵虫,有炮虫,有空军,还有运输部队。星河战舰中人生观,世界观,社会形态表述有自己特点,男主角和他的战友们肌肉发达,意气风发,勇猛好战。航空部队的冷静勇敢,干净得体。高官阶层也是那么事儿逼似的,不拿人命当回事,冷血至极,但是也是他们的决策和领导才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一个优秀作品的出现,不是简简单单特效就能达成的,就和歌手不光是不跑调能飚高音就是好歌手一个意思,作品要有故事性,要让你共情,最后让你有所回味。比如腾讯的《三体1》,特效不如美剧版本,但是无疑腾讯的《三体1》更出色。因为他有内核。
    你说故事性,我恰恰觉得是上海堡垒更靠近实际,也更能共情
    看星河战队也是打各种虫子,但硬伤挺多的,像人类去虫族星球找什么都不清楚就去打?能和跨越星际来的星际战舰对抗的虫族能量来源是什么,怎么就能和人类的星际舰队打的有来有回的?没看到植物,氧气来源是什么,人类怎么就能不带面罩就到地面呼吸的?人类和海量虫族对抗主要就拿步枪打?各种硬伤没见到怎么吐槽的
    看上海堡垒,首先外星人来地球为了夺取能源故事说得通,科技上有星际巨舰,隐身能力和海量飞行器。人类这边有其他外星科技的能源,护罩,以及海量飞行器和巨炮来对抗也说得通。场景剧情上,国内的各类场景也更自然,更能共情啊。说硬伤的话,我没觉得比星河战队更多啊,怎么就各种差了?科幻不是科普,本来硬伤就不可避免,但别双重标准啊
    要说星河战队那种战士肌肉发达,意气风发,勇猛好战,高官冷血决策这些,就是有内核的话,那这内核我感觉没什么意思
  • 全部楼层
    来去
    上海堡垒对比下星河战队里演的大战虫族什么的,其实也没那么差。机海战和巨炮的特效也不错
    您这个对比实在是太离谱了。星河战队里面虫族的设定是首发性质的,有各种细致的特写画面,虫子分类,层次分明,有兵虫,有炮虫,有空军,还有运输部队。星河战舰中人生观,世界观,社会形态表述有自己特点,男主角和他的战友们肌肉发达,意气风发,勇猛好战。航空部队的冷静勇敢,干净得体。高官阶层也是那么事儿逼似的,不拿人命当回事,冷血至极,但是也是他们的决策和领导才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一个优秀作品的出现,不是简简单单特效就能达成的,就和歌手不光是不跑调能飚高音就是好歌手一个意思,作品要有故事性,要让你共情,最后让你有所回味。比如腾讯的《三体1》,特效不如美剧版本,但是无疑腾讯的《三体1》更出色。因为他有内核。
  • 上海堡垒在749局面前菜的跟个新兵蛋子
  • 一切都和科幻有关和现实无关
    ————————
    这句话准确吗?
    究竟是【科幻】还是【奇幻】?
    虽然都是【幻】,前者却是逻辑上可能的【幻】,而后者却是猎奇的【幻】。
    要不然,前者也不会在人类足迹上留下一定的引领、激发价值。
  • 希望 话说现在脑残越来越多了....
    原剧名:九层妖塔2
  • 看到中途睡着了几分钟,醒了就混乱了,不懂749是干嘛的,分不清翼族和零号生物什么恩怨,更不懂废了半天劲找马山的意义,马山他叔死气白咧阻止又图什么。他叔他婶的爱情看的一头雾水,749还有点霸凌马山的意思,有在酒吧里被爹味十足上了一场煽情戏。最后马山飞跃海洋沙漠没明白啥意思……我是真认真地想看明白,真是没太看懂。上次的九层妖塔也没这么费劲。
  • 虚形
    B站都骂疯了,很多著名up主为了看到底多差去观赏,结果是自己都后悔。不管怎样,我是不会看这部电影了,就是免费的估计也看不下去。说是和上海堡垒比都差的离谱。
    上海堡垒对比下星河战队里演的大战虫族什么的,其实也没那么差。机海战和巨炮的特效也不错
  • 导演本是这个类型领域的熟手老手,只是这次题材前卫让电影翻了车。
    演员本是这个类型领域的熟手老手,只是这次角色过于另类超越了其塑造能力。
    类型故事本身曾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只是这回他们的口味喜好发生了重大变化!
    ……
    中国商业类型电影经常“神奇”在哪里,你知道吗?
    就是,上面这三条姑且勉强可以为失败找点有情可原的借口,它竟然一条都不符合!
    导演,原本就不擅长商业类型,以前也没拍过这类电影。
    演员,最基本的表演技巧都饱受争议,就更谈不上选角贴切与否。
    类型,科幻动作始终是观众最爱之一!
  • 跟吟诗小达人一样,都是样子货
  • B站都骂疯了,很多著名up主为了看到底多差去观赏,结果是自己都后悔。不管怎样,我是不会看这部电影了,就是免费的估计也看不下去。说是和上海堡垒比都差的离谱。
  • 陆川导演的个人能力。。。也就是能拍出这种水准的电影了
  • 贩毒的其实也蛮辛苦的,难道也要算苦劳吗?诈骗的那些人又挨打又费口舌,不辛苦吗?
  • 洗来洗去就是推到所谓的审查上!不是人不行就是审查的锅!
  • 主角因为有翅膀被普通人当怪胎,还算合理。
    但为什么去到超能力学院也会被霸凌的?超能力学院的人不都和主角一样的怪胎吗?
  • 啥真实存在过?他国关毕业的就知道会是什么单位,神秘?有一点,特异?吹牛罢了。而且严格意义上他还是个桃冰
  • 《封神》第一部就是一大坨,我是冲着费翔才看下去的,剩下的除了李雪健老师都是一大坨,包括黄渤,更别说导演后来自己飘了,还有那一大堆破事。
    而陆川这个,连一大坨都算不上,这个片个人感觉就是另一个上海堡垒。
  • 魔渡 现在的水军既没智商又没人性
    8年做了一坨屎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