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人,收藏只能是一种爱好

财力能力范围内收藏是很可以的,毕竟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若当做赚钱的手段可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没有敏锐的直觉,毒辣的眼光,老道的经验,破天的运气,丧良心的手段,多余的财力就不要参合了。

还有年轻人不玩这些自欺欺人的玩意儿了,击鼓传花后面没人接棒了。

收藏是一场豪赌,赢了是传家宝,输了就是废品。”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上了年纪的收藏者的心酸。在圈子里一位七旬老人的遭遇,让人感叹:曾经的“宝贝”,如今竟然连两千块住院费都换不来?

500

这位70多岁无儿无女的老人,带着自己珍藏30多年的“宝贝”来到古玩市场,希望能换点钱交住院费。可谁知,走遍整个市场,竟无一人愿意接手。老人坐在街头,求助了收藏圈子里的藏友,回想往事,忍不住嚎啕大哭。

老人的鸡肋收藏品

为什么曾经热门的收藏品如今成了鸡肋,那些承载着收藏者心血和时光的物件,怎么就沦为了无人问津的“废品”?

500

500

70-80年代成捆的旧粮票,制作粗糙,基本丧失收藏价值。

500

500

杂七杂八的各种票,各种景点门票、电影票、展会票、车票等等。只有在那个年代的人眼里才知道是什么。

500

500

一大箱的各式烟标、烟盒,有些是能辨认出的老牌子,可是剩下的只有情怀。

500

500

几版民国的老纸币,算是能看出的,还有收藏价值的物件了。虽然没有流通价值,可是保存的品相良好,市场上还有收藏需求。

收藏品无法变现是常态

这种手上有大量收藏品,但是根本无法套现的情况,在收藏圈子里并不罕见,说下这几个原因,就明白了。

第一是收藏市场变了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口味也在变。昨天的“香饽饽”,今天可能就成了“鸡肋”。就拿烟标来说,很多年轻人见都没见过。

而另一边是真正的收藏品的价值则难以评估,很多老物件在收藏者眼中是无价之宝,可到了市场上,却难以得到认可。这就好比你家的老物件,自己觉得珍贵,可别人看来可能就是一堆废品。

同时收藏圈子的朋友都知道,普通爱好者的变现渠道太窄。大多数收藏者缺乏有效的变现渠道。有的人想通过私人圈子卖,可圈子太小;有的人想开古玩店,可成本太高。至于那些高端拍卖行?门槛更高得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最难的是,经济环境变了样。现在的经济形势不比从前,大家的钱包都紧了。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有闲钱买那些“不实用”的收藏品?

收藏当投资是死胡同

面对这样的困境,收藏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升值,还是纯粹的兴趣爱好?对那些把收藏当投资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沉重的警钟。

收藏品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市场环境和社会风潮的变化而起起落落。所以,收藏时可要擦亮眼睛,三思而后行。

收藏以后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个人兴趣的体现。那些看似“一文不值”的老物件,或许正是某个时代最真实的见证。

重新审视收藏理念已经刻不容缓,收藏不应该完全以经济价值为导向,而应该更多地关注物品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收藏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坚持的事业。它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玩收藏,不应该是一场孤独的旅程,而应该是一次与历史、与文化、与自我的深度交流。但是,我们也要警惕,收藏绝不能成为一种执念。当收藏品成为生活的负担时,我们应该及时放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