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除了降息,中国需要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

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出人意料地宣布,计划下调多项利率,其中包括现有抵押贷款利率。中国内地股市应声大涨。

麦格理(Macquarie)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平(Larry Hu)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此举可能标志着“中国自1999年以来最长的通缩期开始结束”。内需不足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

他表示:“在我们看来,最有可能实现再通胀的途径,是通过由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提供资金的住房财政支出。”他强调,除了加大力度提振房地产市场之外,还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

债市比股市的态度更为谨慎。降息消息传出后,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的历史低点,随后攀升至2.07%左右。这仍远低于美国10年期国债3.74%的收益率。债券收益率与价格走势相反。

“我们需要重大的财政政策支持,才能看到更高的人民币国债收益率。”瑞银中国固定收益业务主管吴德蒙(Edmund Goh)表示。他预计,由于经济增长疲弱,中国政府可能会加大财政刺激力度,尽管迄今为止还不太情愿。

他表示:“美国和中国短期债券利率之间的差距之大,足以保证美国利率在未来12个月内几乎不可能低于中国利率。” “中国也在降息。”

美中两国政府债券收益率之差反映出市场对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增长预期的分歧。多年来,中国国债收益率一直远高于美国国债收益率,这让投资者有动力将资金投向快速增长的发展中经济体,而不是增长放缓的美国。

这种情况在2022年4月发生了变化。美联储激进的加息举措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10多年来首次超过中国国债收益率。

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即使在美联储上周转入宽松周期后,美中两国的收益率差距仍在扩大。

景顺(Invesco)高级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丁一飞表示:“市场正在形成对美国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的中长期预期。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不会对这种前景造成太大改变。”

至于中国政府债券,丁一飞表示,该公司对中国政府债券持“中性”看法,并预计中国债券收益率将保持相对较低水平。

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增长了5%,但有人担心,如果没有额外的刺激措施,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速可能达不到5%左右的目标。工业活动已经放缓,而最近几个月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仅略高于2%。

财政刺激希望

中国财政部一直保持保守态度。尽管通过发行特别债券,财政赤字在2023年10月罕见地增加到3.8%,但今年3月当局又恢复了通常3%的赤字目标。

关注金融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国主要智库CF40周二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如果中国政府要实现今年的财政目标,还存在人民币1万亿元的支出缺口。这是基于政府收入趋势,并假设计划中的支出得以推进。

CF40的研究报告称:“如果下半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没有明显反弹,可能有必要增加赤字,并及时发行额外的国债,以填补收入缺口。”

周二,在被问及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的下行趋势时,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将其部分归因于政府债券发行增速放缓。他表示,央行正与财政部就债券发行速度展开合作。

中国央行今年早些时候曾多次警告市场,不要一边倒地押注债券价格只会上涨,而收益率只会下降。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不会大幅下降。

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后,“市场情绪发生了显著变化,对经济加速增长的信心有所改善,”惠誉(中国)博华信用评级执行董事常海忠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基于上述变化,我们预计短期内,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运行在2%以上,不会轻易跌穿。”

他指出,货币宽松仍然需要财政刺激,“以达到扩大信贷和向实体经济转移资金的效果”。

常海忠说,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和家庭的高杠杆率使他们不愿意借更多的钱。“这也削弱了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

汇率上的喘息空间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上周的降息理论上减轻了中国政策制定者的压力。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削弱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提振了出口,而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罕见亮点。

周三上午,中国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触及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周一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指出:“美国较低的利率缓解了中国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的压力,从而缓解了近年来美国高利率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施加的外部约束。”

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他希望看到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他说:“财政支出滞后于2024年预算分配,债券发行缓慢,没有迹象表明有实质性的财政刺激计划。”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