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价格洼地”可以逃,国外是大都市小地方一碗水端平,你插翅难飞

来源:@孟常

有个拍视频的博主叫户晨风,最近在新西兰的超市拍了个视频,看当地最低每日收入能买多少东西。好像他之前在韩国超市也拍过一个类似的。用低保或当地平均收入,去超市测试真实生活体感,的确是很有说服力,也给“刻板印象”带去不小冲击。

这几天我有朋友从北京过来,他第一次来欧洲玩,我很好奇他的初步印象。有观察和反思能力,又仍未“熟视无睹”的视角,很珍贵。果不其然,他说“没想象中那么贵”。其实提起作为符号的“国外”,第一反应就是贵,十多年前甚至更早来留学的人,肯定都有过痛感。但随着近年国内一线城市生活尤其是消费水平的飞增,国内外价差变得复杂化了,要细致地考察。

朋友是做酒吧和餐饮的,每天我们探访当地酒吧或去超市买酒时,他都会感叹“便宜得有些夸张了”。一杯知名酒厂的精酿啤酒,超市卖两欧,酒吧卖三四欧,也就是二三十块,在国内任何精酿酒吧都是不可想象的。超市里到处是两三欧的葡萄酒,他拿了瓶七欧的,我嫌有些奢侈了,他崩溃道,你都忘了这在北京也就五十多块钱吗,能喝到什么葡萄酒?!极精品的本地奶酪和火腿,都是三四欧,他开心地吃了个痛快,在我们熟悉的北京胡同里的“法国小超市”,是买不到的。

他有些恍惚了,自己在国内的酒吧,是不是酒卖得太贵了?六七十块/杯,精酿。我调侃他说,奸商。但玩笑归玩笑,从社会学上去理解消费文化,国内的精酿卖得“不贵”——不是我不嫌贵,只是比国外贵,正常。

比利时精酿,就像葡萄酒、牛油果吐司、西班牙火腿、法国奶酪一样,在欧洲都比国内便宜得多。这合理吗?这令人烦恼,却很合理。为什么?

在国内,这些都还是区隔性消费。我在剖析上海咖啡文化时说过,当一种事物是生活日常时,就平价,是生活方式时,就贵。生活方式天然制造区隔。我跟朋友指着桌上的啤酒说,这杯啤酒,顶级水准,3欧元,咱们在这里喝,窗外修路工地上的大哥放工后,来放松喝一杯,都是3欧元,这消费压力都不算有太大吧。你能想象这个场景发生在上海的梧桐区吗?

国内这几年很流行“bistro”(小酒馆),我跟着朋友去过两次,简单吃了点东西,没吃饱,喝了两杯酒,没喝好,结账时人均四五百。我说下次别叫我了……咱消费不起。而且这所谓bistro,有什么高级的吗,不就在欧洲城市街角到处都是的酒吧吗,吃点小食,喝杯开胃酒。

但梧桐区和朝阳区的bistro,就是个区隔的存在。我不知道北京上海白领是否嫌贵,但欧洲白领去了,肯定大喊消费不起。

说句有点得罪人的话,一个事物,一种生活,如果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都消费不起的话,它贵是正常的。「区隔」溢价。

所以葡萄酒贵,精酿贵,火腿贵,奶酪贵,窑烤面包贵。你是要跨越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去搭建一个悬浮的生活系统啊。

京沪深的生活成本,世界范围内来看,也的确已经不低了,但说到下馆子,还是比欧美城市便宜得多。无它,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拿欧洲来说,所有涉及到劳动力的——需要他人的劳动投入来完成的事项,都贵。你购买厨师、电工、外卖员、清洁工、搬家团队和修车师傅的时间,对方要求得到体面的酬劳,价格就低不下来。

想省钱,很多事情得自己动手。比如装修、搬家、打扫屋子,当然还有做饭。在欧洲,不是大富大贵的,很少下馆子吃饭,大多数人都去超市采购食材,下厨,把自己和家人喂饱。

对了,这里就要聊到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点:旅游和生活的体感差异。在国外,旅游业比生活日常贵得多。还是拿欧洲举例,如果你去旅游几天,接触的只是旅游业的酒店、餐饮或景点,就可能产生“这里很贵”的体感——但问题是,本地人根本不在这个消费场景里。前段时间朋友要带团去意大利,给我看行程的报价,成本就已经两万多了,我说天呐,意大利这么贵吗?这还是我每月花费八九百欧,该吃吃该喝喝的地方吗。

旅游就是比日常贵,你很难跳跃出场景,接触到当地。

而且在国外,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价格差异很小,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也差不多,瑞士那种天价的地方,你可能逃到边境,也就只能省出20%的预算。但在国内逃离北上广,去到二线城市,或是大理成都甚至鹤岗,价格差别还是极大的。

所以,可以粗糙地总结说:在区隔性消费上,国内贵得多;涉及劳动力和旅游业的,国外贵得多;国内有“价格洼地”可以逃,国外是大都市小地方一碗水端平,你插翅难飞。

说到国外消费贵不贵,这就是我们所能描述的全部图景了吗?回到户晨风的超市系列,我觉得虽然呈现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是难能可贵的,但还是难免处于“游客”视角——在国外的生活日常里,福利和公共服务是隐形的,不在超市购买力上。

前几天我去马耳他拜访朋友一家,去了就被物价吓到了。这小岛看着不起眼,但消费比欧洲大陆要贵个二三成。我就问朋友的生活体感。她给我算了下一家人的开销,除了实现葡萄酒火腿奶酪海鲜水果自由,整体开销跟国内一线大城市差不多,这没算上ta们移居的最主要动力:孩子教育。全英文教育,免费,校车接送。原本为了孩子未来和学区房攒的钱,可以用来好好生活了。还有房子租售比,工资和房价对应比,这些就不展开了。

我想说的是,这些生活细节是没有体现在超市物价上的。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

我昨天想到,离开北京前跟朋友有一次对话。他说你看咱们物质欲望都不高,也就想有个稳定的地方住,租的就行,每周跟朋友去酒馆喝两杯精酿,吃顿饭,撸个串,骑自行车或打车出门都行,有喜欢的电影和演出了买张票去看,未来如果有了小孩,就正常地去上公立学校。这要求高吗?为什么感觉压力还是那么大呢,每月也要一两万了。

我当时没想好怎么回应他,现在想明白了。我觉得人在理解自身和社会处境时,还是要谦卑一些,朋友描述的这种北京生活,看似“低欲望”,但已然是要“跨越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去搭建的悬浮生活系统”了。这样的生活,如果一个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无福享用,或需要很辛苦很努力很幸运才能抵达,那我们就都还共享着同一份辛苦和焦虑的命运。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