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路径VS美国去工业化路径

【本文由“战忽双雄”推荐,来自《潘功胜: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评论区,标题为战忽双雄添加】

Nathan Simington在写《中国正在赢》的文章里提到美国该如何严肃应对里分析的这段话其实是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逻辑背道而驰,但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去工业化必然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诊断问题。在金融和会计领域,美国对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经验的吸收和学习已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那个时代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从泰雷达公司(Teledyne)到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都认为优秀管理者与平庸管理者的关键区别在于能否高效利用企业资本(追求资本的回报率成为了唯一原则,而金融是流动性最高的经济模式,做实体显然不如做经济对资本增值的助益大。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之下,脱实向虚乃是必然的结果)。毋庸置疑的是,当时资本错配是常态,因此企业领导者通过提高股东回报率赢得声誉(和财富)。然而,追求尽可能高的资本效率(资本的流动性)最终导致了荒唐的激励机制

华尔街的理想是找到没有资产却能无限扩大利润的公司(实际是就是对重资产厌恶,轻资产偏好的极限形式)美国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如造船业或钢铁业)中很多堪称伟大的企业被鼓励甚至最终被迫将生产外包到海外——并非为了节省用工成本或改善产出,而仅仅是因为将制造业外包给外国第三方会使他们的资产负债表看起来更具吸引力(这是微笑曲线产生的根源)。如果这些企业无法离岸外包某一类别产品,他们就会选择完全放弃生产,这意味着美国将完全失去这一行业以及对应的生产能力。如果回顾华尔街过去三十年的种种现象,很难不得出一个诡异的结论:在华尔街眼中,使用资本最有效的方式是将资本投入金融资产或软件企业(有人提到的生产效率高实际值的就是这个,金融交易依托计算机可以极短时间完成交易;而软件生产可以快速形成无成本无时差的批量化)

而三十多年来,中国则一直坚持押注另一产业路径。中国显然认为硬资产和制造业能力值得拥有,不仅因为它们能带来直接经济回报,还因为它们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协同效应:高技能的产业劳动力队伍、更快的研发迭代周期、对供应链的掌控。三十年过去了,真的有人能够说中国下错了赌注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