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面临新一轮扩张期
中国经
济正面临新一轮扩张期 虽然中国经济近十年来经济增速持续下行,虽然国内外都有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但中国经济却正迎来新一轮扩张期,而这一轮的扩张期还相当长,三五十年甚至更长,它将帮助中国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 中国这一轮扩张期的基本动力,来自于中国社会制度的日趋现代化,优化生态环境与西部大开发,向高科技进军与第四次工业革命,农村城市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大湾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也就是生产的高度和广度的日趋扩大,更大的规模速度优势,更加的高速高效,更能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中国近十年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的基本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是投资增速的持续大幅下降,由2012年前十年的平均投资增速25、69%,下降至2019年的2、4%,近三年的5%左右,及2023年上半年的3、8%,以及2023年整年的2、9%。 最基本的原因是国内外“主流精英”的诱骗、误导、干扰、破坏。 增加投资力度是中国经济回到正常增长的唯一征途 民营企业投资增速是衡量中国经济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因为民营经济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民营经济的投资意愿,如果投资盈利环境差,则民营经济的投资意愿差。 近几年,中国为鼓励民营经济投资,采取减税让利,降低利息,各种36条,但为什么却激励不了民营经济的投资意愿,这说明,中国的基本经济环境对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只有加大投资力度才是中国经济回到正常增长的唯一正途,这也是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定海神针。 没有投资,就没有消费和出口,,投资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必须得到确认。 中国必须坚决批判“消费主导论”,正是它干扰破坏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增长。 投资的基本范围 中国经济还有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扩张期,而投资是确保这种扩张的唯一原动力,鉴于中国的舆论环境对投资的妖魔化,有必要对投资的基本范围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一、优化生态环境与西部大开发; 之所以把优化生态环境和西部大开发放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优化生态环境和西部大开发是分不开的。 墨脱水电站的建设,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配之以太阳能、风能、农、林、牧、工业的开发,用综合手段治理利用沙漠,将对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实施“把水留住”工程,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水库,蓄滞洪的现代化,并以此优化生态环境。 “引汉济渭”开挖了100多公里的隧道,“大西线”开挖1000多公里也在所不辞。 六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足够我们投资三五十年的。二、农村、城市的现代化; 农村的土地集中化,农村住宅的城市化,城市的城中村、较低楼层小区的集中连片重新开发,都是一个巨大的投资空间。三、湾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应把湾区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广到全国,配之以新基建,使我国的各种通道更加高速高效。四、高科技的投资; 中国未来的发展,高科技是先导,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是顺着高科技的发展方向发展的,我们必须集国家之力,国家、地方、国企、民企共同努力,以在高科技创新上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芯片的制造升级,大飞机的创新发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华为开发的万物互联等等,都是我们必须加大投资力度的。 我们不但要在已有的产业链做大做强,还要开辟新的生产空间,引领人类产业的发展方向。五、地区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投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资源供给与商品输入输出,中国需要以国家之力,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的空运、海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全球化的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以确保全球化更加高速高效 确保投资增速10%---20%的重要性 投资的无限性导致生产的无限性,投资是决定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原动力。 中国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共同富裕”,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未来三五十年,就必须确保投资增速在10%---20%区间,经济增速在6%---8%区间,只有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各项基本目标才能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