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表面弱势,实际上,却是道路交通小霸王

【本文来自《为什么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维持在25km/h?工信部回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你当奴家是厦大的啊
  • 1、限速提高到35,这也是目前电动车普遍的实际速度,定成25,纯粹是人为制造麻烦。

    2、去掉脚踏,增加后视镜。

    3、放车重到100公斤,厂家有空间增强车架、减震和刹车,可以增加电池容量,可以使用宽胎,增加安全性和舒适性。

    4、激活F本为电动车专用驾驶证,只考科目一和科目四,取消体检,同样扣12分,最起码可以有效杀一杀闯红灯。

需要考虑16岁以下,6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他们对车辆的掌控能力,和对风险的管理能力。

况且,这两个年龄段的人,都是惹不起的主,不论是不是他们的全责和主责,大概率都是判定汽车方面承担赔偿。

另外一个,有个叫做“无接触责任事故”,即便汽车没有碰撞到电动自行车,哪怕间隔两米开外,仍然是汽车方面承担责任。

电动自行车,表面弱势,实际上,却是道路交通小霸王。

关键是汽车无法做到家家都有,而电动自行车绝对可以做到家家都有。

因此,不要求其它,只要求电动自行车限制25公里时速,实际道路行驶,按照法律可以不超过20%,那也有30公里时速,可以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