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上海市政府加快解决老住宅“平改坡”屋面漏水问题

何谓“平改坡”?1999年,上海市政府就提出在多层住宅既有结构允许条件下,推动实施“平改坡”实事工程。就是将多层住宅“平屋面”改建成“坡屋顶”。这么做的好处是能解决多层住宅“屋面渗漏雨水”及“楼顶保温隔热”等实际民生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二十多年风吹雨打,原“平改坡”屋面的高分子树脂瓦材料大部分出现开裂、滴漏、脆化等现象,平改坡内部导梁缺少散水孔,正慢慢失去保护居民挡风遮雨的功能,反而成为多层住宅居民家屋顶面渗漏水屡修不好的“纠结问题”。

一、原“平改坡”实事工程采用的高分子树脂瓦屋面材料老化严重。由于“平改坡”实事工程采用的屋面高分子树脂瓦材料较轻,须利用原平屋面的结构加筑导梁及加装钢管支架撑起三角形的树脂瓦屋面(多为红色)才能防止雨水渗漏和隔热节能。然而,该树脂瓦屋面历经多年日晒雨淋,风吹瓦蚀已严重开裂脆化,诸多树脂瓦产生裂缝,孔洞,透过阳光显而易见,特别是一些接缝处的树脂瓦随手可扳断,其力学性能已大不如初。如不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恐难维持更多时日。

二、原“平改坡”实事工程而加筑的支撑导梁很多没有留散水孔。笔者曾爬上一些多层住宅楼的屋面现场踏勘,发现原平改坡时期为加盖树脂瓦而加筑的导梁并没有留下散水孔。也就是说,原平屋面雨水是通过屋面形成斜坡度向四周围天沟散水,主要靠原屋面导梁间留下的散水孔散水,但因平改坡加筑的导梁没有留散水孔,所以,这些加筑导梁都成为屋面无法正常散水的一个隐患,特别是屋面树脂瓦防雨功能好的时候,并不会因雨水少量滴漏引起导梁间积水,但是屋面树脂瓦防雨功能变差时,大量雨水滴漏在散水不畅的导梁间会形成雨水积蓄,俗称“脸盆效应”。

二十多年过去,随着树脂瓦屋面开裂,孔洞,缝隙,导流槽漏水等问题增多,树脂瓦挡不住的雨水都流向内腔屋面,而屋面又因为加筑导梁阻挡没有散水孔而无法正常散水,加上树脂瓦影响水汽蒸发,散不去的雨水积蓄越多,越会慢慢泡烂屋面的防水层,进而漏进居民家里。漏水问题在每年梅雨季或台风天尤为明显,屡修屡漏,百姓叫苦不迭。

三、原“美丽家园” 工程并没有对树脂瓦进行修复,漏水问题未有效解决。以莘庄镇春申新村为例,2017年时期,政府曾组织过美丽家园住宅修缮工程,政府出资修复屋面防水卷材层。但据笔者了解,该修缮工程并没有对屋面树脂瓦进行修复,只是对屋面树脂瓦内腔的屋面防水卷材层进行了维修。形式上看,维修惠民,但实际并没有有效修复,漏水隐患并未排除。反而出现老百姓家的屋顶一到梅雨季或台风天就大量渗漏水,梅雨季或台风天一过又不漏了,反反复复。究其原因是树脂瓦没有得到修复,树脂瓦内腔屋面没有散水孔散水不畅所致。

相关建议:一、建议组织排摸“平改坡”老化和损坏情况。由于多层住宅的“平改坡”改建年代和实际损坏情况并不相同,建议以实际情况为准。特别是那些迫切需要进行修复的“平改坡”住宅,应区分轻重缓急,排摸以漏水严重,损坏程度大为优先维修原则。

二、建议统一修复“平改坡”的树脂瓦,降低成本,加快解决民生问题。虽然,经常看到媒体关于“平改坡”漏水严重的报道,但很少看到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修复“平改坡”的树脂瓦,包括为何房屋反复漏水做出原因分析。采取措施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漏水问题抛给小区物业,用糊窗户纸的方法进行维修性个案治理,如此处理,怎能减少百姓屋顶漏水问题?毕竟修复了东边,西边又开始漏水。建议政府托底,统一组织维修,以提升修复质量,降低维修成本。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百姓漏雨之苦,应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

三、建议对“平改坡”内腔没有留下散水孔之导梁开凿散水孔。针对原“平改坡”实事工程中加筑导梁没有留下散水孔的问题,在推动重新修复过程中应予以纠正,没有留下散水孔的导梁应找到合适位置,开凿预留散水孔。不再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雨水形成水池般的积蓄,特别是“平改坡”空腔常年积水,水散不进天沟,就会泡烂“平改坡”空腔屋面的防水层,如此只会屡修屡败,反复维修。

四、加强“平改坡”维修质量监管。应加强维修“平改坡”屋面树脂瓦漏水的质量监管;应加强“平改坡”屋面树脂瓦内腔防水卷材层的质量监管;应加强“平改坡”屋面树脂瓦内腔导梁间预留散水孔的质量监管,应确保散水孔导水畅通,不淤堵,不积蓄,不遮挡。

500

示意图1

500

示意图2

500

示意图3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