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商独资医院试点的担忧,有些杞人忧天了

转自公众号“大树乡谈”

500

标题话说得有点重,但小镇觉得“杞人忧天”这个词非常贴切。

上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生物技术、独资医院两个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试点。小镇本以为引起网络围攻的应该是前者,毕竟涉及到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华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

但没想到网络上关注的却是后者,要知道上周的这个通知,说是扩大开放,但实际主要扩大的是“生物技术”,独资医院领域跟2014年的《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没啥大区别,真正最关键的“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还是“另行通知”,实质内容也就是允许9个地方进行试点设立,然后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简单划定,还不如2014年规定的详细。

就拿试点地区来说,反而缩小了。

这一点很奇怪为什么各种解读的没有去说,可能是因为太简单了?

注意2014年开放试点有7个地方,但都以省为单位: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

而2024年开放试点有9个地方,以市为单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

仔细对比下2014年和2024年两个范围,明显2024年试点范围更小,原本是江苏、福建、广东全省,现在只保留了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5市。

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既然2024年和2014年的版本几乎完全一致,那为什么2024年还要重发一次呢?

最关键的是“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相信这一部分相比2014年一定会有比较多的调整,扩大试点主要体现在这部分,但由于另行通知,所以目前不得而知,感兴趣的建议保持关注。

目前,小镇看到网上有人把2014年试点停滞解读为因为中美2018年贸易战,肯定有这方面原因,但仅仅是次要中的次要,这种理解还是没有搞清楚中国改革的主次,甚至可以怀疑是想带某种节奏。

一定要明白,中国是个大国,而且是可以在各方面跟美国掰手腕的大国,中国的改革当然是以中国为主,而不是以美国为主,如果一件事我们确实需要、条件也确实成熟,该干嘛干嘛。倘若真的是因为中美贸易战,那反而要加快开放,从而促进在美国形成反对贸易制裁、促进中美经贸合作的医疗利益集团,怎么会反过来停滞呢?

如果要打擂台,以中美的贸易体量,有的是更有力的制裁对象,比如针对美国的农产品,又或者限制镓锗等稀有金属出口等,何必把刀子用在体量小的几乎不可见的外资独资医疗上呢?

500

最重要的是,外国不是只有美国,美国仅仅是几十个发达国家之一,外商独资医疗机构是面向全球,如果是因为中美贸易战,那针对美国就行了,又何必把整个试点搁置?

2014年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停滞,原因很简单,诸多基础工作并没有完成,因此外商独资医院在中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有点过了,但是说水土不服、陷入困境,那就非常贴切了,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也对外商独资医院缺乏支持发展的积极性。

小镇也看了下留言和一些平台的主要担忧,总结大家对外商独资医院的担心主要有三:一是担心随着外商引入加剧市场化抬高价格;二是担心医疗不平等、双轨制;三是担心优秀医生去外资机构,降低了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对第三点的质疑是最主要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担忧,但与基本事实严重不符,甚至到了缺乏常识的地步,小镇就不多说了。比如有人质疑为什么对外资开放却不对民营资本开放,质疑是不是搞外资优待?

有这种疑问的难道没听说过莆田系吗?仅仅在2013年,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0166所,比2012年增长了14.69%,占全国医院的数量比例也从2012年的39.6%提高到43.24%。2013年才首次允许外商在上海自贸区独资设立医疗机构,2014年才扩大到7地试点,2014年德资的上海阿特蒙医院和美资的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才正式挂牌,后者也成为第一家美资大型综合医院。

500

所以,又何来只对外资开放,不对民营开放?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聊聊外资医疗准入的历史进程。

其实早在1989年就开始允许外国人和华侨来华开办医院、诊所,具体文件是1989年的《关于开办外宾华侨医院、诊所和外籍医生来华执业行医的几条规定》,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常驻中国,当时中国的医疗水平比较落后,无法满足这些外国人的求医需求,总不能总是坐飞机回国或者去日本,所以就放开了个口子,限制只对外国人服务,而且禁止开设盈利性独资医疗机构。

直到1998年之前,基本都是这个原则。

1998年是个关键点,这一年开始推行医药领域的三大改革,分别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医疗市场化、商业化,自然也就对外资进一步放开,尤其是为了加入WTO,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于是1999年《中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明确承诺对外开放牙医和医疗服务两个部门。(具体见承诺表第7页)

500

但是这个改革后来被认为是失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5年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报告,题目是《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批评和建议》,对1998年开始的医疗改革出现的商业化、市场化倾向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正因为对1998年改革提出了极为严厉的批评,而且当时的市场化改革,不但没有降低国家在医疗领域的财政投入,反而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很多关键卫生健康指标上不增反降,虽然市场化改革之下确实带动了医疗机构数量增加,但弊大于利,所以之后就进行纠偏,这也影响到了外资医疗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原卫生部就一度暂停了外资医疗机构的审批。

外资医疗机构在中国的经营也很艰难,商务部2009年曾统计,当时已经通过审批的214家外资医疗机构,只有约70家还在经营。

经历了几年对医疗市场化的纠偏,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2010年又重新调整政策,促进民营投资,顺带也调整了外资政策,一个标志性政策文件是2010年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主要是针对国内的民营资本,但顺带也对外资在华设立医疗机构放宽了限制,逐步取消了外资投资的股权占比限制,但仍然禁止外商独资。

随后逐步调整,2010年显示允许港澳台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2011年允许外资可以设立营利性医疗机构,直到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首次允许外商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独资医疗机构,再然后就是开头提到的2014年七地试点。

所以,中国的改革一直就是以中国为主,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因为对民营资本进一步放开,外资不过是作为社会资本的一部分顺带而已。这也体现在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个通知强调的仍然是“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

而小镇开头说2014年改革之所以停滞,是因为基础条件不具备,有一个很直接的例子,那就是2014年改革的第二年,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版)》,将医疗机构重新由允许类调入限制类,明确要求外商投资仅限于合资、合作,跟2014年国家卫计委、商务部试点通知允许外商独资不一致。

500

而从这一点来看,国家对于外商投资仍然持谨慎态度。大家可能关注到两个文件都有商务部的参与,怎么商务部还左右互搏?这其实不奇怪,毕竟具体工作都是由各司局主管,如果不是一个分管领导,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外商医疗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但也不仅仅这一点,还有很多原因,挑主要的说一下。

第一、市场发展规模有限。最核心的就是医保问题,除了如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这种少数拿到了医保定点资格,大多数没有被纳入医保,其他外资医疗机构只能搞高端,就诊对象必然限制在高收入高消费人群,而这类人群本就倾向于出国满足医疗需求。

第二、审批流程复杂、管理部门多。相比国内医疗机构,外资医疗机构想要设立涉及的部门数量更多、层级更高。比如第一家和睦家医院,1991年开始申请,三年才拿到了批准,但是之后补办手续又花了三年。

第三、税收负担比国内医疗机构的更重,优惠政策几乎没有,还要受到更多限制。

虽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疗,但中国政府干预程度很高,这也是吸取1998年改革失败的教训。公立医疗机构是不用纳税的,而且还享受更高的政府财政补贴,另外在土地等方面也享受更多优待。

反观外资机构,不仅要缴纳企业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等等税负,而且外资医疗机构基本是营利性医院,营利性医院承担的税率最高,还不能享受非营利机构可以获得的水电气热等价格优惠,也无法享受税收减免,更没有财政补贴和土地优惠。

不仅如此,外资医疗机构不能设置分支机构,因此,医院和下属诊所都需要分别纳税,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税收负担。

可以算一下上面的税收差距。

外资医疗机构的税收压力远远大于公立医院,而外资医院来中国就是为了赚钱的,显然就必须选择高自费比例的专科项目,比如眼科、齿科、妇儿等领域,很少有综合性医院,除非像上海嘉会国际医院一样拿到了医保定点资格,但纳入医保价格费用也就必须按照国内标准来。

而这些专科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很少有大型医疗设备,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按照2004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医院办法》的规定(该规定在2018年进行了修订),医疗机构购入大型医疗设备,不是想买就买的,有行政配额,外资医院购买大型医疗设备属于市场化行为,不仅拿不到政府补贴,还要接受行政配额的限制。

现在重新提开放外商独资医院试点,但是上面这些问题解决了吗?早得很,虽然未来会进一步促进开放,但是不确定性也非常大。

所以,实际上宣布开放试点之后,外资机构其实很平静。

中国以公立为主绝不会变,而中国公立医疗水平全世界都数得着,外资机构又拿不到这么多的优惠政策,还受到非常多的限制,根本不可能跟中国的公立医院竞争,因此只能在上面提到的不太需要大型医疗设备的专科领域收高价。

比如2015年4月初青岛和睦家医院试营业,美国驻华大使到场剪彩,那时候挂号费就得400到1000元,顺差33800元,剖腹产再加一万。

500

除了高收入人群,有几个老百姓会去?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如果能吸引一些高收入国人留在国内接受治疗,这反而减少了逆差。

可能一般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公立机构的好医生去外资机构。

首先外资机构受到这么多的限制,规模非常有限,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全国10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外资医疗机构才仅仅300多个,占比勉强才万分之三,能吸收多少中国医生?

更重要的是,真正优秀的医疗人才,其实留在公立机构获得的物质回报已经不低了,更看重的是非物质的科研、职业发展、人生成就、社会地位等等,而这些外资机构给不了。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外资机构只能聘用国内已退休医生。

这就是外资机构除了成本高、市场有限以外遭遇的另一个大难题:难以吸引中国优秀医疗人才

中国到现在仍然严格限制外国医务人员来华执业,无论是什么人,在中国行医必须执行中国标准,短期行医最多也就一年,根本不可能长期执业。而国内医生们达到一定位置的,其实根本看不上外资机构,也就是2015年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以后,外资机构除了聘用已退休医生,才终于能够引进一些现任的高水平医生。

所以,也根本不用担心优秀医生去外资机构。

但话又说回来了,有些人不是一直觉得外国医疗好、中国医疗差吗?怎么引进外资医疗机构了,却反过来担心损害中国的公立医疗?

这是突然发现中国公立医疗的好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