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中国的日本企业,学习什么?

向最中国的日本企业,学习什么?

一个在中国落地30年的日本公司,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北京亦庄工业园。这家做气动元器件的SMC公司有很多神奇之处。

他是亦庄第一家外资企业。尽管百分百日本投资,但却是百分百中国人管理。这在当时就是非常少见。

SMC日本股市的股价居然达到了30万人民币一股,经常成为日本股市最高的股价。

作为日本股市的常青树,这背后是他特别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个工厂的精益制造水平是我见过工厂中叹为观止的。

然而制造背后又是销售的精益管理。很多优秀的日本制造企业的销售人员都是行走的信息接收器。他们向蜜蜂一样将用户花朵的养分,汲取并哺育到企业开发端。因此他们的适应场景就特别广,这也使得他们最后的毛利率经常很高,在50%以上。

这是一个通过前端洞察性设计,来攫取产品高毛利的一种类型。

这家公司一开始就跟大学紧密的合作,从北理工开始,跟清华大学等多个学校有合作。刚才听上海交大原副校长说,在2008年机械学院艰苦的时候,就得到了SMC的奖学金资助。这也大幅度提升了上海交大机械学院的水平。如今上交大已经成为中国第三排名的理工科,机动学院的贡献功不可没。

 

SMC和大学的交互,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这个公司很多时候并不采用国际标准,因为它觉得这样并不合理。SMC采用的独自定义气缸内径的标准 ,因为耐用和低噪音而受到市场的拥戴。

 

今天这家日本公司,仍然在中国土地进行投资。建立研发创新中心。这在当前投资减少的情况下,太难能可贵。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2023年比2021年减少60% 。但SMC日本总部公司仍然是非常信任中国管理层,而中国也回报了优秀的制造能力。中国SMC产能也贡献了全球1/3以上。这就是日本企业与中国化的最好结合。

最喜欢的是他们的总经理。这真的是制造管理大师。这个公司特别注重培训,而CEO会自己亲自操刀准备三天的课程。我也听过,就两个字,“实用”。这种知识流动很强而自我滋养的公司,会使得自我培养干部很高产。几十年下来,这里的高管几乎全部是自己培养的基本上没有空降兵。

 

从这个公司的身上,人们能感受到制造的独特魅力和销售管理的精致效应。公司风格很朴实,但团队作风很彪悍

 

当下中国可能会慢慢驶入低速经济周期,这跟此前我们乘坐的八字号列经济特快列车所不同。我们经历了GDP 8%的连续增长,现在要慢慢适应5字头的经济列车,或许会听到4字头的列车已经在慢慢逼近。

但即使是低速周期,仍然有好的韧性增长。企业未必要一味追求规模,但可以追求更好利润。也可以在开始出海,进行全球化历练。

这家公司给出了一种卓越公司的三联画行为准则:用户信息前置设计,制造精益求精,而销售管理则无所不用其精细。

致敬伟大的公司。它带给人们的启发,超越了产品的价值。公司向上向善,寻找地平线上的新标杆

500

500

500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