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舆情事件不断,我们该如何有底线地“围观”?

500

(图片摄于河北唐山月坨岛)

互联网时代,热点舆情事件天天都有。

在每一起热点舆情事件中,大量网民的“围观”,客观上会产生一定的监督效果,会让参与处理的政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增加一份敬畏心。

网民“围观”热点舆情事件,本质上还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正义感。大家都希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好人不要被欺负,恶人不能逃脱处罚”。

在这种朴素的正义感背后,是大家希望,自己在社会上有被公正对待的权利,自己在遭遇恶人欺负之后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从过往很多热点舆情事件的发展来看,网民在“围观”的过程中,也需要坚持一些基本的底线,否则就容易“越界”,就容易“走偏”,甚至容易造成“谣言肆虐”等不良后果。

在面对任何一起热点舆情事件时,我们都应该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兼听则明”。

很多时候,“让子弹飞一会儿”,真的很有必要。

我们千万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听风就是雨”。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在热点舆情事件中,有关当事方在公布信息时,会把观点和事实混杂在一起,会有意无意捡对自己有利的话说。他们这么做,可能是因为他们无法觉察到观点和事实的区别,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希望让自己显得更有道理,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同情与支持。

正因如此,当我们在热点舆情事件中看到其中一方的观点后,脑子里要有一根弦——“这只是一面之词,我们还应该听听其他当事人怎么说”。

我们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更不要一听到什么话,就立即“跳脚、骂娘”。

过往有太多的舆情刚开始发酵时,一方当事人的发言让很多网民义愤填膺,但随着更多的信息传递出来,大家逐渐看到了事情的全貌,舆情出现反转。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坚持“兼听则明”的原则,我们在“围观”热点舆情事件时,还应该与各种“阴谋论”保持距离。

由于人性的弱点,一些人不管有没有证据,都倾向于相信,“这个事情的背后一定有猫腻”。

这两天,青岛某个女司机嚣张跋扈,自己逆行,还动手打人,最终被处以1000元罚款、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当地警方的最新情况通报说得很清楚,但是,在此之前,仍有不少人在散布诸如“女司机背后有保护伞”,“女司机在家拘留”等不实信息。

从常识出发,对于这样一起全网关注的热点舆情事件,当地警方一定会严格依法办案,因为,他们所做的任何一个处罚决定、发布的任何一条信息,都会受到千千万万网民的审视、挑剔。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去故意做“知法犯法”的事情。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可能相信什么“阴谋论”。

不相信“阴谋论”,也就能更理性地去看待警方的处罚决定——警方没有必要,更不可能在亿万网民众目睽睽之下去包庇那个女司机。

当然,要消除各种“阴谋论”,要消除各种谣言,当地警方及时发布信息也很关键。

从过往很多热点舆情事件的处理来看,信息发布越及时、处理过程越透明,谣言滋生的空间就越小。

最后,大家在“围观”热点舆情事件时,还要坚持基本的理性原则。

还是以青岛打人女司机事件为例,在警方公布处罚决定后,有很多网民觉得,“处罚太轻了”。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也不是在详细了解有关法律条文之后的结果,而是天然地觉得,“这个女司机太可恨了,就应该从重处罚”。甚至有人建议,应该用寻衅滋事罪,让女司机坐牢。

对于这种专业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相信警方的专业判断。

换个角度想,警方如果不以事实为依据、不以法律为准绳,而是根据网民的情绪去做出处罚决定,也许短期内会让一些网民拍手称快,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明显与依法治国的精神相违背。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对于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做到罪罚相当,依法治国也必然要求我们时刻要警惕“舆论审判”的不良倾向。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理性“围观”、理性“吃瓜”,是对一个有素质的网民的基本要求。

偏听偏信,造谣传谣,甚至发动“舆论审判”,不仅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还会造成各种不利影响。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