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2035年我们会建成什么样的中国?

此前,陈文玲受邀出席人大重阳发布《攻坚: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及2029、2035畅想》研究报告论坛。

陈文玲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包括疫情的长期影响、中美竞争带来的冲击,以及内部改革的紧迫性。

她提出,改革应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人民导向为核心,通过系统性解决方案来解决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她展望了2035年的中国,包括成为开放型世界大国、经济强国,并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发言实录如下:

50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图源:人大重阳)

非常高兴参加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这次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与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智库学者合作,撰写了《攻坚: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及2029、2035畅想》研究报告,我是非常赞赏的,人大重阳研究院有很多力作影响很大。这批年轻人敢想敢干,会想会干,会传播,对于形势跟得紧,很多研究报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战略导向,很值得学习,特别是值得我学习。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面理解党中央深化改革的部署,高水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推动实现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全面创新,未来中国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确实,思想革命和制度创新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应该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没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人们就会对人类和世界前途,或者自己国家的前途感觉迷茫,就会被历史上短暂的、表象的、虚假的种种现象所困惑,甚至产生误解、误判、误读甚至走入歧途。而选择的方向一旦出现问题和偏颇,人们就会沿着错误的道路和思路向下发展,要想再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将非常之高昂。

现在对中国经济怎么看?对于整个世界怎么看?认识问题和预期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刚才朱光耀部长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发言,具有引领性、前瞻性和前沿性,朱部长列举的这些数据都表明,在这样一个纷杂纷纭的变幻状态中,国际国内都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怎么预判?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当前所遇到的困难所迷惑而吓倒?如何不被国际上一些带节奏的错误舆论所引导,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我认为,资本主义理论已经难以解释当今世界的很多问题,西方国家遇到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体制性、制度性、机制性问题。从深层次上说,即使现在的原创理论,很多都跟不上变化的时代了。美西方这些年虽然在攻击中国、抹黑中国、遏制中国甚至围堵中国,但是收效甚微,或者起到了很大的反作用力,受到了很大的反噬。比如美西方想遏制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展开了一场芯片大战,拜登上台后围绕芯片开始进入科技战的主战场,但是经过这三年半,加上特朗普时期的四年,一共是七年半的努力,去年中国芯片已经成为出口的大项,今年上半年1-6月份大陆芯片产业的出口额高达5427亿元,同比增长了25.7%。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集成电路产量为3514亿块,今年的芯片出口将会成为超过石油和所有产品的第一大类产品。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发布的预测报告,2030年之前,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出口国,未来全球约60%的成熟芯片预计都将在中国生产。特朗普任期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和贸易战的时候,我们芯片进口最高的年份达到4400亿美元,也是我国进口的第一大类商品,现在将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这说明在美气势汹汹的压力面前,我们看到了自己通过努力创新的未来。我们知道,中国一定会有未来,在中美这样的竞争博弈中,中国会通过努力,补短板、锻长板、突破困难。这个非常艰难的竞争与博弈的过程,在一些人失去信心和勇气的时候,我们的举国体制、中国科学家、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供应商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的努力,为我们创造了反败为胜的今天。这就说明,只要我们不被这种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没有创造不出来的奇迹。

500

(图源:互联网)

与此同时,我们现在遇到了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三年疫情导致存量问题还有相当长的一个消化期,或者说疤痕效应还在继续延续。我大概算了一下,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支付的医疗费用的总支出超过20万亿元,在2022年疫情最严重的这一年,医疗费用总支出8万多亿元,现在大家觉得财政困难,实际上和当时的超规模支出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支出在增加,一方面收入在减少,那能不带来财政困难吗?修复起来确实要有一个过程。

第二个方面,中美大国竞争博弈给我们带来了冲击,包括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对(中国)贸易的冲击、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冲击。现在,中国对美出口比2017年下降超过20%,因为很多商品美国不让我国出口,包括对新能源汽车,美国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特朗普时期对5500亿商品加征最高25%的关税,到拜登后期电动汽车一下加征到100%。美国违反WTO

基本原则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我国对美出口怎么能不下降呢?但对美下降不意味着对世界下降,我国对全球贸易今年上半年增幅还在6%以上。所以,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出口,中国的投资,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美国真的能挡得住吗?

第三个方面,中国自身急需改革。任何国家,如果内部出了问题,都要比外部出问题更可怕。从我刚才说的这几个例子来说,美国打不败中国。最近我参加一个四个国家的智库专家对话,美国一位参加对话的80后朋友,说了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说美国的敌人是美国自己,打败美国的只有美国。这位美国朋友原来是拜登政府下设的中国屋成员。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中国的敌人也是中国自己,打败中国的只有中国自己。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动因。

500

陈文玲在观察者网“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中发言 (图源:观察者网)

我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了三个导向,一是问题导向,针对中国现在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提出来通过改革系统的解决方案。二是目标导向,党中央面向2029、2035、2050一些重要的节点设立了一系列的目标,通过改革要使中国式现代化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就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人民导向,以人民为核心,建立以人民为本的这样一个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要解决一些政府的随意性、任意性、随机性和形式主义等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其实是刀刃向内,重在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自身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项改革措施,需要尽快制定具体方案,尽快把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改革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最近我也参加了几个学习三中全会的会议和专题报告会,其中有一个是香港大学北京中心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体会会议,期间与参加学习的企业家进行了交流对话。有的企业家看了三中全会的条文觉得没看出具体部署,但我说,如果按照问题导向一条条来看文件的重要提法,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和治本之策。比如围绕财税体制改革,从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央地间财政关系三方面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改革方向。消费税逐步下划到地方,地方和中央税收的分享,这些内容非常深刻。我在国务院研究室的时候,曾经去做过关于土地问题的调研,发现地方政府财政50%以上的税收来源来自房地产及其相关收入,所以,有人说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的利益绑在一起,他们站在房地产商这一边。从深层次的原因看,是原来的财税制度促使地方政府站在房地产商一边,不然就缺少大部分财政收入与支出来源,政府就无法运转。这几年房地产商出了问题,地方财政何其困难,很多地方财政在运转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除了疫情三年带来的财政负担外,其实就和房地产商暴雷、整个行业出问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次消费税逐步下划到地方,从税制上进行改革,就是要解决体制和制度性政策安排带来的的问题。

地方税,地方和中央分享的也是。比如最大的四项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出口环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这四项主要税目,以前上交中央财政,如果消费税分享,2023年全国消费税1.6万亿元,消费税现在四大类占98.5%,主要是烟、酒、车、油四大类,如果烟、酒地方分享又是一笔地方财税来源,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的财税来源50%来自房地产相关税收,这是治本,这是改革,这是体制机制的重塑,这是政策的具体调整。所以,我们要看到在这次三中全会每一条下面都有很多内涵。这几天部委连续推出改革举措,财政部决定,下一步考虑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统筹考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税收征管能力等因素,分品目、分步骤稳妥实施,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发布,要推进民营经济的促进法正在制定,将依法依规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体制机制,解决经营主体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等方面面临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将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全面创新、社会信用等制度,夯实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根基。要让各类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障碍和掣肘。民营经济预期不稳定,就是没有法治环境,靠政策维持市场舆论和企业家预期已经不够了。最好的商务环境是建立法治环境,或者说法治是最好的现代商务环境。所以,这次的三中全会针对这些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体制、机制、制度的深度的问题,要推进一系列的改革和部署。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到2029、2035年我们会建立什么样的中国呢?概括来说,第一,要把中国建立成一个开放型的大国,在开放中成为开放型世界的建设性、领导性力量。对如何深化中国的开放在这次三中全会也有专项部署,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推进,比如对标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比如对最不发达国家实行单边开放等等。作为一个大国首先要开放,中国现在实行144个小时的免签和对不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未来是不是可以对更多的国家单边开放和免签,这些在三中全会都有提法,未来相关部委都会有具体政策设计。

500

外国游客在中国像当地人一样旅行 (图源:视觉中国)

第二,未来中国特别到2035年离经济强国会越来越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2035年中国经济体量会更大,中国GDP

规模将到200万亿元,这也是很令人振奋的。200万亿元,从2020年算年均增长4.7%,从现在算4.3%,上次参加内部调研会议朱部长就算过这个账。中国将成为创新大国,现在中国的科技创新是拜美国所赐,美国如果不遏制、不打压,如果不是特朗普时期发动的贸易战、科技战,中国企业安于既有的经济全球化布局,既有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全球正常的分工和贸易,我们不会这么发奋努力,芯片你卖我们买就是了,干吗要下这么大力量重新建设大芯片产业。当然如果美国不打压不遏制我们,中国的芯片怎么会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所以我们要特别感谢美国和特朗普先生,让我们从贸易战顿悟,美国主导这个体系,我们按照你主导制定的规则发展起来了你不干,那我们必须自己干。现在创新是中国发展最快的领域,是追赶最快的领域,已经取得了结构性突破。可以说,在数字经济方面我们已经和美国并列第一梯队,美国原创性技术比我们强,或者说我们在原创性技术方面和美国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在创新技术应用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产业化,深度纵向发展方面,我们在美国之上。特别是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在美国之上,也在其他国家之上。现在中国5G到现在已经完成350万个基站,6G已经占到全球6G标准40%以上,北斗卫星已经覆盖到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的已经达到接近140个国家。我在湖北武汉参加一个会议,一位专门研究北斗卫星的院士在会议上发言指出,北斗卫星的精度和它的服务能力都在美国GPS之上。如果GPS可以看到距离地面精度在十米,我们则是在五米,而且我们的服务能力在美国之上。现在我们正在补算力的短板,我们国家实施东数西算的大工程,在西部建立8个东数西算的基地,打造国家的算力底座。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三大底座,算力底座、人才底座、数字化产业转化方案的底座,现在华为已经创造了50多个用人工智能植入产业的深度融合的场景。

500

2023年12月26日11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五十七颗、五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 (图源:央视新闻)

比如现在我们看到华为生产的M7,M9汽车,我看到余承东最近宣布,所有的汽车把华为的品牌,所有华为的标识都摘下来了。我们不做汽车,而是给汽车赋能。

所以,现在中美正在发生技术分岔,美国在搜索革命、脑力延伸上发展。中国正在依靠我占全球30%的制造业规模和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未来我们要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国,将对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小国家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使全世界看到中国的方案、中国的理念、中国的力量,我们还会创造最安全、最稳定、人民幸福指数高的大国。最重要的正在建立要提升中国作为大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所以,中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中国的竞争力会越来越高,中国国家发展遇到的困难是事实,也是绕不过去的坎儿。我们存在的问题,存在的矛盾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但是通过改革可以有序或者较快地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只要中国的政府、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想解决的问题,包括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中国一定会迈向我们预设的目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