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未来战斗机“撞脸”苏-57?

法国人也偷师?这事儿不奇怪。近期披露的一段视频中,一架接受风洞测试的法国未来战斗机概念模型非常特别:进气口前上方设有一个可以偏转的可动前缘控制面,这个特别的活动机构,全称叫做前缘涡流控制装置(LEVCON)。然而无论描述得多么学术,这一机构无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都与俄罗斯苏-57上那块前缘活动面如出一辙。事实上,除了这块活动控制面,视频里的法国概念模型整体上都与苏-57有几分连相。

这段视频最早由法国航空研究中心(ONERA)发布,风洞中的模型据说是“超人工程”的概念方案之一,测试目的是“研究战斗机在飞行包线边界区的飞行性能”。研究团队“通过在隐身外形上增加LEVCON,以期获得每秒100度的俯仰角变化”。

“超人工程”是旨在探索下一代战斗机(NGF)的气动技术的研究项目。根据2023年巴黎航展发布的消息,有人驾驶的NGF将是法德联合发起的未来作战系统(FCAS)的中坚。由此推测,“超人工程”的使命是研究战斗机飞行包线的边界,加深对新气动布局的机动特性认知。研究团队希望能够借此定义NGF最具机动能力的气动外形。

ONERA说视频里的模型“代表NGF的一种通用形式”,话说的很拗口。“超人工程”的概念模型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NGF尚不清楚。但可以确认的是,法国认真研究过无尾方案,如此一来LEVCON也就好解释了。无尾飞机好处不少,在多个方向上均有较好的低可探测性,还能减少气动阻力,提供更好的持续高速和巡航飞性能。另一方面,无尾布局对于总体机动性会产生不利影响,除非得到数字式电传飞控和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加持。LEVCON对于无尾构型也有特别意义,它可以在不大幅度牺牲无尾方案积极贡献的条件下提供不错的飞行稳定性。

500

低速飞行条件下,LEVCON能产生额外的升力,提升操纵效率,这一点对于舰载机尤为重要。正是出于航母起降性能的考虑,俄罗斯设计师在舰载型米格-29K/KUB战斗机的主翼前缘下方安装了小型LEVCON,显著提高了接舰过程中的飞行稳定性。与苏-57和“超人”概念模型采用的大型全动LEVCON相比,米格-29K/KUB上使用的只能算是简化版,前者的工作方式某种程度上类似前缘机动缝翼和鸭翼的混合体,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驱动下独立工作,可以大幅改善纵向和横向控制效率。

虽然法国也考虑开发舰载版NGF,但是海军用途并非采用LEVCON的主要动机,设计团队的初中应该是最大限度挖掘无尾方案的机动性。苏-57采用了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但LEVCON的加入仍然对机动性的改良大有裨益——苏-57总计拥有12个活动控制面,再加上推力矢量喷口,总体效果可想而知。通过LEVCON,可以让飞机压力中心前移,提升飞机的机动性。在苏-57以T-50原型机状态面世时,俄罗斯方面说,LEVCON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在过失速迎角遭遇推力矢量控制故障时帮助飞机改出”,但现在看来,LEVCON的好处绝对不止于此。

500

500

与苏-57对比图

说到低可探测性问题,位于机身前缘重要部位的LEVCON可是不利因素,但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如可以在不需要高机动性时把它锁定在某个固定位置,减少对隐身的不利影响。如果这一部件也采用隐身化设计,效果可能更好。

ONERA针对NGF展开的研究说明,法国NGF仍然把机动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加以考虑。依托无尾布局,设计团队试图用LEVCON和推力矢量技术追求高机动性理想。如果时间再推远一点,2019年巴黎航展上达索公司首次推出NGF全尺寸模型时,飞机上有上反式尾翼,主翼根部前缘并没有LEVCON。由此看来,NGF和美国NGAD战斗机相似,也是关注敏捷性与隐身性。德国国防部过去就曾表达过“在高隐身性和最佳气动性能之间做出平衡”的意愿,这一准则显然得到了法国的认可。

500

来源于航空知识 ,作者王亚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