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老早前晋升基本看资历,那么我们现在的晋升评价指标则基本只看标志性成果

【本文由“guan_16076065381947”推荐,来自《入职2年高校教师吐槽评职称,“非常内耗,学生受益为0”,大家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bigluo
  • 怎么看?没法看!

    大学老师要不要绩效?改怎么评绩效?这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怎么弄都会有缺点,看起来都会有更好的方案,但是事实上,“更好的方案”它也有一堆漏洞。

    人都是现实的,是逐利的,大部分的大学老师也不例外。

    教学指标,靠什么评?靠考试成绩吗?大学又没有联考,教材都不一样,怎么对比?

    我觉得,写这些怎么看的人,不如提供一下自己的办法,大家集思广益,看看怎么样把评测做得更好。

是大学不敢搞联考罢了。四六级不也能搞吗?其实那些就业面广、就业岗位多的一些关键课程,比如电子技术和电子设计、计算机等课程,也是完全可以搞联考的。而且可以更多贴近业界实际需求和对岗位知识结构的要求来命题,肯定比现在这种自己命题自己考试自己打分评价的方式更好,也更有利于课程教学向业界需求倾斜。

其次就是学校自己对课程教学的督导可以加强(无非是舍不得投入罢了),只要用最差的10%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就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罚”的效果。

当然还有就是在职称晋升等评价方面切实重视教学来起到“赏”的作用。教学是一种日常性的工作,而且出彩也不容易。如果说老早以前晋升基本看资历,那么我们现在的晋升评价指标则基本只看标志性成果,而对类似教学这种“资历性”的工作几乎毫不看重。能不能折中一下呢?比如连续多少学年综合评教都在前百分之若干,就可以折算何种等级的论文一篇,如果有一次教学事故就扣除多少年或者多少论文?这种做法的话,舍得搞论文项目的晋升快,但更投入教学的,在科研成果偏少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通过更长年限(比如差不多就是整个职业生涯的年限)累积到晋升?

其实这个事情,说穿了,无非就是不舍得对教学投入而已。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