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反潜作战概念、装备与战术

500

潜艇是海军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海军十分重视潜艇部队的发展。潜艇的主要特点是能利用水层掩护进行隐蔽活动和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有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可远离基地,在较长时间和较大海洋区域以至深入敌方海区独立作战,有较强的突击威力;能在水下发射导弹、鱼雷和布设水雷,攻击海上和陆上目标。战略核潜艇能够长期隐蔽于水下,能对上万公里之外的敌国实施毁灭性核打击;攻击型潜艇可以对敌方重要目标发起突袭,也可以隐蔽突入敌国海域附近开展特种作战。潜艇作为进攻性武器平台对海上防御构成极大的威胁。事物是矛盾对立统一的,有潜艇就有反潜作战。反潜作战不仅是战术性行动,而且也是战略性作战行动,是当前海军主要的作战样式之一。

500

概念

反潜作战是指海军同敌方潜艇兵力作斗争的海上作战。具体来说就是使用各种反潜兵力兵器,搜索和攻击敌潜艇,达到消灭或削弱敌方潜艇战斗力的目的。

反潜战的作战任务包括攻击敌基地内、港口内及其附近的潜艇;攻击通过海峡、水道的敌潜艇;在反潜作战区运用反潜兵力搜索和攻击敌潜艇;在重点海区设置反潜封锁区;防止敌方潜艇对己方岸上设施、海上舰艇及舰艇编队和基地内驻泊的舰船实施攻击;打破敌方潜艇海上封锁;阻止敌方潜艇侦察、布雷和执行其他任务;护航反潜;等等。

反潜战按作战规模分为战略反潜、战役反潜和战术反潜。 反潜作战模式有水面反潜、航空反潜、潜艇反潜和协同反潜。反潜兵力是海军用于反潜作战的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和岸上水声分队的统称。这些兵力装备有声纳、能探测潜艇各种物理场和踪迹的仪器设备以及反潜武器,能够实施反潜作战任务。

搜潜是海军反潜兵力使用搜潜设备发现和查明敌方在海洋上活动的潜艇的战斗行动。基本任务是发现敌方潜艇,测定其位置和运动要素,跟踪监视其行动,为攻潜提供基本数据。攻潜是海军反潜兵力使用反潜武器对敌方潜艇实施攻击的战斗行动。防潜是海军防止敌方潜艇袭击的战斗行动和措施。目的是保障己方舰船、基地、岸上设施的安全和兵力行动的自由。

装备

一、作战平台

 

反潜飞机。反潜飞机是反潜作战最有效的装备之一。反潜飞机包括岸基固定翼反潜飞机和舰载反潜直升机。岸基反潜飞机可以独立担任海上搜索和攻击潜艇的任务,具备飞行速度快、搜索范围大、攻击方式多、机动灵活等特点,能投放声纳浮标对潜艇实施包围,搜索效率在反潜兵力中是最高的。反潜直升机的特点是能在海洋上的某一点上空长时间悬停探测、起降方便、搜索速度快、能长时间跟踪目标,不会受到潜艇威胁。反潜直升机采用吊放式声纳和声纳浮标搜索潜艇,搜索效率和搜索面积远大于水面舰艇,同时反潜直升机发射鱼雷对于潜艇的威胁非常大。

500

水面舰艇。水面舰艇是反潜的基本兵力,主要有反潜航空母舰、反潜驱逐舰、反潜护卫舰等。水面舰艇可以攻击各种状态和深度的潜艇,而且可以连续多次进行攻击,这是其他平台难以做到的。水面舰艇主要应用舰壳声纳、拖曳声纳的主动方式探测潜艇。水面舰艇可以在离海岸较远的海域执行反潜任务,担任舰艇编队或护航运输队的反潜警戒,或组成反潜搜索群搜索并攻击潜艇。

潜艇。潜艇是水下作战的核心力量,也是有效的反潜兵力。潜艇反潜的主要优势是能够与对手位于同一深度层,从而避免了海水折射层和随季节变化的温跃层对声纳作用距离的影响。此外,深潜潜艇的噪音比水深较浅的潜艇和水面舰艇的噪音要小。潜艇反潜通常使用被动声纳收听敌潜艇水下发出的噪声。

二、探测装备

侦察卫星。侦察卫星包括雷达侦察卫星、光学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等,它们与地面遥测系统、信息处理和分发系统组成天基预警系统。这些卫星具有很强的侦察能力,能发现处于水面状态的潜艇,三级以下海况时,能发现潜望中的潜艇;装备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还可发现航行于水下一定深度的潜艇;海洋监视卫星可以发现潜艇排放到空气中的废气;电子侦察卫星可截获潜艇与岸基、其他兵力之间的通信。

500

声纳。声纳是探测潜艇的主要设备,水面舰船上有舰壳声纳和拖曳声纳,飞机上有吊放声纳和声纳浮标。声纳既有远程、超远程声纳,也有中近程声纳,既有主动搜索声纳,也有被动监视声纳,利用声纳可以完成反潜探测与攻击。反潜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都可以装备多种先进的声纳系统,如美军的AN/SQQ-89反潜作战系统、LFATS低频主动拖曳阵声纳系统、TB-29拖曳线列阵声纳、AN/AQS-18吊放声纳、AN/SSQ-77声纳浮标等。

水下声学监视系统。水下声学监视系统(SOSUS)和固定分布式系统(FDS),是美军反潜预警、探测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增加水下探测距离、提高水下战场信息控制能力,扩大水声预警范围,为海军预警建立起严密的远程防线。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下警戒能力,美国还在SOSUS中加入SURTASS构成综合水下警戒系统(IUSS),增强长期安放在海底的警戒系统的灵活性。IUSS集中了固定式(SOSUS、FDS)、移动式(SURTASS)、可布放式(DADS)声基阵,能够实施大面积海洋警戒,在深海及声环境恶劣的浅海探测和跟踪目标,给不同的反潜平台、情报收集系统提供重要的提示信息。

三、打击武器

鱼雷。鱼雷是反潜作战最主要的打击武器。鱼雷的射程较大,命中概率高,能攻击处于大深度的潜艇。缺点是速度较低,自导装置易被干扰,潜艇可以用干扰器材或实施机动进行规避。鱼雷分为重型鱼雷和轻型鱼雷,重型鱼雷多数采用线导加声自导,轻型鱼雷一般采用单纯的声自导。重型鱼雷主要安装在核潜艇上,轻型鱼雷主要安装在各级驱护舰、巡洋舰、两栖舰和直升机上,或者作为反潜导弹的战斗部。目前,美国装备的重型鱼雷是MK48系列,轻型鱼雷有MK46、MK50。

反潜导弹。反潜导弹实际上是一种火箭助飞鱼雷,即导弹的战斗部是鱼雷。导弹飞行到潜艇有效射程之内时,战斗部与火箭分离,落水之后,以鱼雷的方式攻击潜艇。相比普通鱼雷,反潜导弹的射程更大。美国的“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主要装备驱逐舰上,“萨布洛克”潜射反潜导弹主要装备在潜艇上。“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提供中程、全天候、快速反应的反潜能力,战斗部为MK46-5和MK50型反潜鱼雷,射程达到15000~20000m,可在六级海况下发射,采用自动飞行控制器,提高命中精度。

500

深弹。深水炸弹是传统而有效的常规反潜武器。深弹价格低廉、 使用方便、装药填充系数高,可以齐射(投)散布覆盖方式攻潜。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深弹的投掷方式和投射距离已远不能满足现代反潜战的需要, 它的反潜地位逐渐被鱼雷所取代。 尽管深弹在整个反潜战中下降到次要地位,但在近海反潜仍有一定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对付30米以内的潜艇效费比极高。目前深弹的种类仍是滑轨式、火炮式和火箭式几种。

战术

一、水面舰艇反潜战术

水面舰艇反潜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运用搜索兵力,选用可靠的搜索方法,正确使用搜索设备,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根据目标的情况合理部署攻击兵力,迅速占领阵位,力争对目标形成包围态势;密切协同,连续攻击。

1)搜潜

按搜索目的和任务分为检查搜索和应召搜索。搜索队形有单横队、侧翼前伸横队、反人字队和人字队。具体战术包括:检查搜索潜艇。水面舰艇对敌方潜艇可能活动的海域进行的检查搜索。有定期检查搜索和不定期检查搜索。检查搜索的样式有系统搜索、分段搜索和不规则搜索,可根据搜索任务和时限、搜索舰艇数量等选用。应召搜索潜艇。水面舰艇编队应其他兵力召唤,对已发现有敌方潜艇活动的海域进行的搜索称为应召搜索,目的是搜寻已被其他兵力发现但又失去接触的敌方潜艇。按搜索方法,分为梳形搜索和扩展方阵搜索。梳形搜索所需搜索时间短,通常在搜索编队兵力较多时采用。扩展方阵搜索,在搜索海区较大而搜索舰艇数量又少时采用。为提高搜索效果,须预先部署兵力,并做好战斗准备,以保证快速出动。以及水面舰艇扩展方阵搜索潜艇、水面舰艇系统搜索潜艇、水面舰艇不规则搜索潜艇等。

2)攻潜

水面舰艇对潜攻击是水面舰艇对敌方潜艇实施攻击的战斗行动,有单舰对潜攻击和编队对潜攻击。反潜武器有深水炸弹、反潜自导鱼雷和反潜导弹等。一般的攻击过程是:同被攻击目标保持声纳接触;占领射击阵位;发射或投掷武器;使用武器后进行机动,恢复声纳接触,判明攻击效果,视情再次攻击。基本要求是:行动迅速、机动合理、火力集中、连续攻击。

具体攻击方式:

a.水面舰艇对潜攻击阵位。是水面舰艇对敌方潜艇使用武器进行攻击时的阵位,使用鱼雷、反潜导弹或火箭式深水炸弹攻击时,是攻击舰使用武器时相对于目标的位置;使用舰尾深水炸弹攻击时,是攻击舰转入战斗航向时相对于目标的位置。选定攻击阵位,须保证武器对目标有较大的杀伤概率,并使本舰遭受敌方潜艇反击的可能性小。有利的对潜攻击阵位,取决于敌方潜艇的水下航速和下潜深度、攻击舰使用的武器性能等条件。

b.水面舰艇对潜攻击要素。水面舰艇对潜攻击时,为保证发射或投放的武器准确地到达目标前置点所需的诸元,不同的武器和攻击方法,有不同的对潜攻击要素。例如,舰艏火箭式深水炸弹齐射时,对潜攻击要素有齐射舷角和发射炮的仰角等;舰艉投弹时,对潜攻击要素有提前角和投第一弹(或中间弹)的投弹时间等。以及水面舰艇使用深水炸弹对潜攻击、水面舰艇使用鱼雷对潜攻击、单舰对潜攻击、编队对潜攻击等等。

二、舰机协同反潜作战

水面舰艇与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协同搜索的实施方式:反潜飞机使用目力和雷达搜索时,水面舰艇编队组成单横队进行搜索,用两架反潜飞机在水面舰艇编队前方的一定距离上空,与编队队列线平行搜索,两机飞行航向相反,其飞行单程长度不小于水面舰艇编队搜索的正面宽度,空中搜索线沿舰艇编队搜索主航向向前推进的速度等于舰艇编队在搜索主航向上的速度。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式声纳搜索时,位于水面舰艇编队两侧,合同组成单横队或侧翼前伸单横队进行搜索。

水面舰艇与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协同对敌方潜艇的攻击,通常由先发现敌方潜艇的飞机或舰艇与目标保持接触,引导其他舰艇或飞机实施攻击。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先发现敌方潜艇时,即投下浮标或标志弹,同时向舰艇通报敌方潜艇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引导舰艇驶向目标;舰艇在飞机引导下迅速接近目标,与目标建立声纳接触后实施攻击;在舰艇实施攻击过程中,反潜飞机或直升机通常在目标上空继续进行监视。舰艇先发现敌方潜艇而由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先实施攻击时,舰艇将目标的位置和运动要素不断通报给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反潜飞机或直升机根据舰艇的通报对目标实施攻击;在攻击过程中,舰艇为保证对飞机的引导和本身的安全,须位于敌方潜艇舷角180°附近、距离大于飞机攻击危险半径的位置。使用舰载火箭助飞鱼雷(反潜导弹)进行攻击时,舰艇则需要进入舰载火箭助飞鱼雷(反潜导弹)的有效攻击距离范围内。

在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引导下的对潜攻击,舰艇根据反潜飞机关于敌方潜艇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的通报,驶向目标,声纳发现目标后实施攻击;为便于舰艇同目标建立声纳接触,反潜飞机可在发现敌方潜艇的位置投放浮标或标志弹,舰艇在实施对潜攻击过程中,反潜飞机通常在潜艇上空进行方形搜索,监视其行动。在海岸声纳站引导下的对潜攻击,舰艇根据海岸声纳站关于敌方潜艇的方位、距离的报告,在引导网图上标绘出敌方潜艇运动的航迹,经绘算得出接近敌方潜艇的有关数据,驶向目标,待舰艇声纳发现目标后,实施攻击。

三、潜艇反潜作战

潜艇反潜作战是海军重要的反潜作战手段之一。作战模式通常采用单艇阵地伏击、区域巡逻或跟踪追击等方法,保持最大程度的隐蔽性,在指定海域独立观察搜索目标,力争在最远距离发现敌方潜艇。当发现目标后,迅速、准确判断和识别目标,隐蔽接敌,占据最佳攻击阵位,实施攻击。在航母编队中,攻击型核潜艇通常在编队外围,与舰载反潜机或反潜直升机形成远距反潜网。

转型

在当前潜艇威胁持续增大的背景之下,美军的潜艇部队规模却在缩小,可以看出,美军的反潜战思路正在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美军的反潜作战概念正向密切监视、快速反应、精确打击转型。美军对未来反潜力量的能力提出如下要求:一具备全面感知和持久监视预警的能力;二具备快速实施作战打击的能力;三具备灵活的武器和战术运用的能力。对反潜装备提出的需求是:分布式网络传感器、快速攻击武器、先进的数据中继及综合武器系统等。反潜战力量体系建设必须满足两个目标要求:第一,具备足够强大的能确保压制和拦截敌方潜艇的战术技术能力,使敌方潜艇处于风险中;第二,摧毁或消除敌方的水下威胁,保证美军海上作战区域及盟国海军的机动区域的安全。

美军反潜战装备体系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利用先进的声学处理、数据收集与共享、通信、协同规划等技术,以及支持港口机动与精确拦截的能力来扩大水下优势,其发展优先序是“传感器优于武器系统,网络优于平台”。远期目标是基于“网络中心战”思想,利用海上无人系统、通用作战图像及舷外精确武器来控制海上环境。基于这些优势,实现传感器网络与舷外武器的联接,进一步扩大在未来作战概念下的持续性、速度与精度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海军计划建立一套包括自主感知传感器、有人与无人平台在内的反潜网络,使反潜战从“平台密集型”向“传感器密集型”转变。

可以看出,未来的反潜战发展将体现出体系化、无人化、智能化等特点。未来水下作战是体系对抗,根据任务整合资源是实现体系优势的关键。美国将岸海空天潜所有优势资源根据作战任务进行整合,组成庞大的水下对抗体系,通过发挥整体优势来夺取水下优势。以无人系统为代表的新型装备的不断投入应用,持续提升水下感知和打击能力。以自主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化装备投入到反潜作战中成为反潜战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可能在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 ※ ※

创新体系工程基础理论和方法

推动系统工程理论再发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