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日代表:从「宪法一中」蜕变为「一边一国论」

  台湾当局昨日正式发布命令,任命李逸洋为新任驻日代表,接替日前卸任的谢长廷。

  月前传出谢长廷即将卸任驻日代表的消息时,台湾政坛曾经传出丘义仁、苏嘉全、叶菊兰、李鸿钧、吴钊燮、郭智辉等人都可能会是接任人选。而谢长廷则说,下任代表会讲日语较好,因可能要与日方通话,要找「院长级」又会讲日语的人不容易。谢长廷还曾于四月十日在日接受驻日媒体访问时说,「你们会很惊讶,你们都认识,是会讲日文的人,当成是商界出身也可,但目前都还没定案,我是有被问过意见。」

  按照谢长廷「院长级」及「会讲日语」的「标准」,丘义仁、叶菊兰、李鸿钧应是接任人选,尤其是丘义仁和叶菊兰。因为前者曾经前往日本留学,而且曾经担任过由台湾当局「外交部」主导,在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上担任居间协调、沟通及交涉的角色,主要联系对象为日本政府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的会长,在业务上驾轻就熟。而后者因为在早年从事旅游业工作时,学会了日文;更重要的是,她是「台独烈士」郑楠榕的遗孀,而且也是谢长廷老友詹锡奎(老包)的男朋友。

  就谢长廷个人的意愿来说,他可能更支持叶菊兰,而「抗拒」丘义仁。这是因为,谢长廷与由丘义仁参与创办的「新潮流系」怀有不共戴天之仇,尤其是在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长首次实行由民选产生的民进党党内初选的过程中,在民进党内有「瑜亮情结」的陈水扁与谢长廷竞争。最初「新潮流系」支持谢长廷,但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新潮流系」却「反水」支持陈水扁,让谢长廷惨败。据说,「新潮流系」的「反水」,就是由丘义仁一手策划推动。

  据说赖清德有尊重谢长廷的要求,征询叶菊兰接任驻日代表的一员,但不知因何原因,叶菊兰在几经思考后婉拒,赖清德只好重新考量,结果既不是谢长廷「拒绝」的丘义仁,也不是谢长廷口中的「会讲日文的人」,而是在此较早之前未曾被「点名」过的李逸洋。

  今年六十九岁的李逸洋,台湾省基隆市人,取得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学士、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记者出身。是著名的「蓬莱岛三君子」之一——一九八六年六月,时任台北市议员的李逸洋,与同为台北市议员的陈水扁、黄天福等三人,因《蓬莱岛》杂志被控「诽谤罪」案放弃上诉,入狱服刑,而被称为「蓬莱岛三君子」。李逸洋出狱后,担任「立委」吴淑珍(陈水扁妻子)的助理,随后出任民进党文宣部主任。一九九七年应台北市长陈水扁的邀担任台北市民政局局长。在「二零零零」大选中担任陈水扁竞选总部的副总干事兼发言人。陈水扁当选并就任后,李逸洋入阁担任「内政部」政务次长,二零零二年转任「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长,二零零五年卸任后出任民进党秘书长。二零零六年一月接任「内政部」部长,同年红衫军群众发动「天下围攻」百万人民倒扁运动后,李逸洋曾指示「内政部警政署」维持治安,要求台北市警察局不再核准「倒扁总部」新一波的游行申请。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日因马英九上任而卸任「内政部长」,之后一度淡出政坛。

  二零一六年蔡英文上台后,李逸洋再次回锅担任公职,曾任「考试院保训会」主委,二零一七年二月获蔡英文提名并获「立法院」投票通过出任「考试院」副院长,同年三月一日就任,二零二零年九月卸任,其从政资历非常完整,而且也具备「院长级」的资格。

  但李逸洋与日本政界的渊源并不深,其本人也没有「外交」经验,更没有「日本背景」,因而赖清德的这项人事安排让民进党内外都颇感惊讶。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所教授郭育仁认为,李逸洋被内定为驻日代表,一定是基于赖清德的信任,是能够直接与「总统府」联系的人物,日方对此人选也能放心。

  其实,赖清德最终决定委任李逸洋为驻日代表,可能更有「党内权力斗争」的考虑。实际上,赖清德虽然在民进党「全代会」前「拿下」其重要竞争对手郑文灿,但在「全代会」的中常委「大执位」中,尽管中央党部在公布选举结果时,首次以派系定位,以「亲赖六席」与「非赖系四席」来表述,却是没有达到赖清德「定于一尊」之目的,并怀疑是「英系」大弟子陈其迈「作祟」。

  因此,赖清德在民进党内,继续扩大「亲赖」阵营,并设法各个击破「非赖系」尤其是「英系」。在这场党内派系斗争中,在党内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陈水扁,就是重要的拉拢对象,尤其是要充分利用陈水扁对蔡英文「不怎么样」的态度。而委任与陈水扁是「难友」关系的李逸洋出任驻日代表的「肥缺」,就能讨得陈水扁的宽心。

  更重要的是,赖清德要籍着委任驻日代表的政务行为,再次凸显其「新两国论」的强烈「台独」心态。实际上,李逸洋曾经是强烈支持陈水扁揭橥的「一边一国论」,并怒斥亲民党党团向「立法院」提交的《和促法》法案是「台湾版的反分裂国家法」。而恰巧的是,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的场合,就是他在与「日本台侨领袖」金美龄的视讯会议上。因此,赖清德派出陈水扁的亲信李逸洋驻扎日本,就带有「新两国论」与「一边一国论」「合流」的涵义。

  谢长廷在担任驻日代表前,曾经提出「宪法一中论」。而现在的驻日代表李逸洋,却是「一边一国论」的热烈跟随者。这是台湾当局对日「外交」的重大转折。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