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起的水果背后:是“苹果期货”惹的祸?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虽然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都会事与愿违,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妄自菲薄、或以偏概全来看待事情。

01

这两天,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则新闻以“天价苹果的幕后,竟是一群“庄家”在进行资本炒作!"为标题,虽然有“标题党”的嫌疑,但全文详细的论述了水果经销商如何使用“苹果期权”来囤货套利,直至催生出了至少十几元一斤“天价苹果”。

500

“天价苹果”新闻报道文章/财经网

其实,对于最近一段时间水果的物价上涨,我一直都在关注。我之前就在《中美贸易战全面复盘:深度探析中美博弈背后的内在逻辑及原因》一文就讨论过这个话题(点击文章标题,传送至该文章)。

我在这篇文章中就做出一个推断:最近一段时间水果和肉类的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大可能就是由于中美贸易战的“重启”所导致的。

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中国就农副产品向美国加征关税,虽然会影响到国内农副产品的价格,但并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价格波动。因此,这背后或许还存在着其他原因。

而这则新闻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我的推断进行加码,同时,也给予我们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500

位于中国邯郸的一个超市水果货架上各类苹果的价格/Getty Image

陕西省作为我国苹果第一生产大省,其中“红富士”苹果已经成为了苹果行业内的著名品牌之一。自从有了这一品牌,养活了很多像陈长建这样的苹果种植户。

陈长建家种了七亩红富士苹果,看似不需要对于生计而发愁。但也像所有靠天吃饭的农户一样,天气同样是影响一年收益的最大变量。

2018年4月初,陕西、宁夏、山西等地爆发50年不遇的霜冻,陈长建家的果树也没能幸免。但正由于天气原因导致去年苹果需求大于供给,收购价格比哪年都高,最后苹果一斤还是卖到了五元左右。

之后随着供需端的差距逐渐拉大,苹果价格开始一路暴涨。据央视财经记者调查了解到,陕西省洛川县一家大型果品贸易商在去年10月以4元到4.5元的价格收了790万斤苹果,苹果出库价也从4月份的6元一斤涨到5月份的7元一斤。

而在今年五一期间,这家企业在进价突破6元的时候,进了30多万斤货。最后这批苹果以每斤8块钱价格出售,每斤足足赚了2元。

苹果价格并没有就此止步,反而继续攀升。很多经销商看到了这个趋势,也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据了解,截止到今年六月初苹果出库价格已经飙升至每斤8.5元,还有些出库价甚至达到10元,另外,还有一些经销商准备借着这波涨价,在冷库里囤积了大量存货,打算要一直卖到8月底。

那么,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苹果价格浮动每年其实都存在(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但是为什么从去年开始价格波动会持续如此之久?

要搞清这个问题的原因,首先要了解一个新生事物——“苹果期货”。

所谓“苹果期货”,就是通过农户/经销商与期货交易所签订一个标准条约,在这个条约中这些农户/经销商需要承诺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和地点按照现在现货的价格卖出一定额的苹果,而为了保证这个交易的进行,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相应的保证金(我国期货保证金制度现行的最低保证金比率为交易金额的5%,国际上一般在3%~8%之间)。

再简单说,就是农户/经销商用现在苹果现货的价格去卖未来的苹果。

有了这个条约,就可以保证农户在公开透明的苹果市场价格下,规避因价格波动频繁等风险,最大程度保障农户收益稳定,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2017年12月22日,苹果期货上市仪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举行,苹果期货在郑商所正式上市交易,这是全球首个上市的鲜果期货品种。

500

苹果期货上市仪式/百度百科

随着苹果期货上市后,很多农户在表示收获到红利的同时,一些经销商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02

甘肃省庆阳县最大的一家苹果经销商,公司拥有19个冷库,但从今年开始,冷库中很少囤有苹果,有时只有一个冷库中有存货。

这家公司的总经理焦洁对央视财经记者解释道:

这些苹果不是用来批发的,而是用来做苹果期货交割的。

焦老板同时表示,他们是庆阳第一家被郑州商品交易所批准做苹果期货交割的公司。从去年10月份开始,苹果价格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都是一路飙升,以这种期货和现货相结合的方式让公司今年大赚了一笔,收益翻番。

在山东省蓬莱市,作为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孙国斌也赚得盆满钵满。据了解,他们上一笔生意是是在10500元(一手的价格)的位置买入,14500元卖出。

现在就来算笔账,根据苹果期货交易规则,一手合约为十吨,需要按照10%的合约保证金(目前已降低至7%)来计算,合约最后价格就是105000元(10500*10%),这就相当于加了10倍杠杆去做交易。

换句话说,他们只用10500元的合约保证金,就撬动了价值105000元的苹果期货合约。那么,在当他们在期货价格上涨到14500元的时候卖出,这时合约价格就上涨到了145000元,实现了40000元的盈利,获得4倍的收益。

另外,还有些投资商在去年向苹果期货中投入了七万元,最后从期货市场上赚到170万,足足赚了23倍。

正因为有如此巨大的回报率,苹果期货几乎被一些投资者称作“金果”。于是,引来了更多资金涌入苹果期货市场。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去年5月11日,苹果期货市场成交金额为1957亿元,11日、12日休市,5月16日一开市,成交金额就达到了6163亿元,短短三个交易日增加了214%。

500

苹果期货市场成交金额/央视财经

在这样巨大利益诱惑下,更多的经销商选择从农户那里低价收来的苹果送到冰库囤积起来,等到期货上涨到足够高的价格时再卖出换取最大的利益(现货价格也会随之涨价)。

与此同时,更多的投资者在期货中继续投入更多的资金,一步步推高了苹果的期货价格。

更有甚者,一些大宗苹果经销商们横跨两界,一边将苹果低价收购进库,囤着不卖,另一边在期货市场上炒期货挣钱,顺带还把手上的苹果价格炒高,一手金融炒作,一手囤货居奇。

于是,在这两种力量的操控下,迅速抬高了消费市场上的苹果价格,让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一斤苹果,需要花十多元才能买到。

讨论到这里,似乎已经解答了之前的那个问题。

然而,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查资料的过程中,还看到了另一种声音,似乎在为其“伸冤”。

而在这种声音下,最为官方的应该算是经济日报和财经社,他们一致认为导致这次居民主要消费水果品类如苹果、梨等水果的价格涨价,主要原因在于天气原因所致导致产量减产。

同时,他们认为“所谓的一手金融炒作,一手囤货居奇。”是一种有失偏驳、缺乏理性的外行认知。

500

财联社引用经济日报发文表示水果涨价不应该让期货市场来“背锅”/财联社实时新闻

据了解,2018年苹果主产区都出现极端天气,苹果库存量呈现一定程度下降。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5月23日,全国苹果库存为137万吨,同比减少46%,明显低于往年同期。

另外,通过数据显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18年至2019年的今天,陕西和山东地区苹果库容比都创下了新低。

500

陕西、山东地区苹果库存对比/wind

但一般而言,6月到8月早中熟苹果上市、9月到11月有大量的新成熟的苹果上市,这两个时间段苹果的整体价格就会下跌。

因为即使遇到雪灾或者冻灾,3月到4月国内机械冷库中的苹果都会集中出库上市,市场上的苹果供应量会增加,苹果的价格就会下降。

但是,今年到了6月,苹果都没有任何下降的趋势。那么,这些冷库中的苹果都去那里了呢?

答案我们心知肚明。

而对于经济日报的这篇文章,似乎并没有做到他们文章中说的“全面”和“客观”。

正因为有了这样为了蹭热点,以偏概全写文章的媒体才会造成人们对于事件的认识产生偏误。

所以,在这件事的认识上,必须要做到清醒,苹果期货本身其实是一种工具,它并不具有主观意识来操控价格,并不应该为这件事来“背锅”。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由于这些经销商和投机者的所作所为,才导致了现在的困境。但是,他们还不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因为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如果说苹果价格上涨是由于炒“苹果”导致的,那么,现在市场上其他水果价格的上涨,该如何解释?

毕竟其他水果并没有所相关的期货交易。

下面这个表格是从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中下载下来的,可以从中清楚的看到从今年5月19日到25日除了苹果,其他水果也有明显的价格上涨浮动。

500

部分水果价格统计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

不仅如此,进入2019年以来,哈密瓜价格涨幅达124.6%、香梨价格涨幅达37.8%、西瓜价格涨幅30.0%。

另外,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4月份食品CPI同比增速上升6.1%,创近3年来新高,其中,鲜果的同比增幅为11.9%。

500

鲜果CPI环比/海通证券研究所

因此,这件事情的背后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03

面对这次的水果物价上涨,或许不得不想到中美贸易战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

5月2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杆杆率报告·2019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开局良好,经济增长甚至“超预期”,但由于外部压力的影响,致使宏观杠杆率再度攀升值得注意。

500

2019年中国第一季度杠杆率报告/中国金融新闻网

报告同时表示,一季度经济回暖是以债务的攀升为代价的。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8年末的243.70%上升至248.83%,增长了5.1个百分点,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一季度杠杆率的大幅回升主要是由于企业债务的显著上升。

从债务的角度,自2017年开始,国企债务在非金融企业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从负债同比增速来看,一季度国企上升了15.0%,而民营为主的工业企业仅上升了5.6%。由此导致国有企业债务占比提升。

另外,在5月30日发布的《中国杆杆率报告·2019年一季度》报告显示,

除了国企债务的快速增长,居民负债快速增长。

2018年末,居民贷款规模达到49.7万亿,住房按揭贷款达到25.8万亿,占全部居民贷款的54%。居民总贷款的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从2018年末的18.2%下降到一季度的17.6%,但依然远超GDP增速。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债务风险?

在经济学中解决债务的有效办法基本上有两个,一个是通过给经济“减负”,也就是去产能,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个方法就是靠有序通胀来慢慢稀释。目前由于贸易战所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因此必须双管齐下。

就在一个月之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

2016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亿吨,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

而在之后还需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将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推向深入。

500

《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官网

另外,在今年2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共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鉴于目前中国和全球经济形势,央行的货币政策将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

政府施行货币宽松政策,主要也是为了应对目前外部压力,特别是中美贸易关系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而适度的货币宽松的确可以对冲这些不利影响,有效刺激经济的流动。

但是货币宽松政策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副作用”。而目前政府对于房价和股市进行严控之下,很大程度会导致国内部分大宗商品涨价或局部通胀发生。

因此,就目前市场中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涨,这个观点或许可以进行解释。

另外,也要警惕恶性通胀的发生,将会对于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500

通货膨胀/google

1923年德国的超级通胀就是最著名的案例。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为了打赢战争,都拼命超发货币,以便从经济中压榨出更多的资源。

德国在战争中超发了8倍的货币,等到战后,德国战败财政继续恶化,于是,从1919到1923年德国继续狂印货币来挽救财政危机。

到了1923年,德国老百姓突然意识到,物价再也会不回到战前了,未来只会越来越高。于是在1923年5月中旬的一天,大家几乎同时涌向商店,见啥买啥,疯狂抢购,德国人多年的储蓄就像山洪暴发奔涌而出,货币流动速度骤然加快,物价开始大幅上涨。

这就产生了更大的货币需求,于是,德国造币厂加班加点地印钱。短短半年的时间,德国马克的汇率就从1美元兑9000马克,贬值到1:4200000000000马克(1:4.2万亿),德国经济彻底崩溃。

500

德国1923年20万马克纸币/搜狐财经

对此,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千万要避免重走德国经济的老路。

那么,之后物价还会继续上涨吗?

国家信息中心财政金融研究室副主任曾对未来物价走势做出表示,

经初步测算,2019年CPI翘尾因素为0.7%左右,PPI翘尾因素为0.1%左右,综合翘尾和以上各因素的影响,预计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仍将呈温和平稳上涨态势,CPI上涨2.3%左右,PPI上涨1.0%左右,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物价调控压力较轻。

尽管如此,还是要保持警惕贸易战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

04

文章的最后,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苹果期货的开辟初衷,是想借助金融手段,用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价格,实现苹果卖好价格,提高果农收入,实现精准扶贫。

但是,结果如我们所见并不理想。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做任何事情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就在后续的操作和运作过程中,事情走向却往我们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

苹果期货自从在郑商所推出,就好像走入了和初衷背道而驰的路。

所谓的提高果农收入,实现精准扶贫,渐渐却变成了经销商和投机者的“摇钱树”,果农该亏钱还是亏钱、消费者依然买不起水果吃。

正如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写的那样: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有时恰恰就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人间天堂。

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仅要做好计划,同时也要对计划实施过程中做到有效监控和调整,并且看问题做到全局考虑,这不仅适用于国家,同时也适用于我们自身。

就像这次的水果涨价为例,只有当全局的、客观的去看待后,才能发展其中的原因就是多重的,不仅包括资本和投机的炒作,而且也有天气变化和国内经济的影响。

不然,当泡沫破灭后,只会留下一地鸡毛。而到那时,资本和投机者可以全身而退,留下的还是农户们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承受伤害。

更加重要的是,就目前而言,内外部都存在较大的压力。先说外部,中美贸易战重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会朝着“持久战”的方向发展,因此不免会对国内经济继续造成不利的影响。

再放眼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苹果期货”又被投机者恶意利用。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真的建议大家在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做到客观和全面,而不是被一些以偏概全的文章带走节奏。

因为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国家一起走过这段坎坷与波折。

这是一个波折而又伟大的时代,我有幸和你一起见证。


​PS:在这里感谢刘海飞先生和朱瑞峰先生两位大佬对于本篇文章中理论方面的支持。

参考资料:

1、16家机构预测 5月份CPI涨幅均值2.7%.证券日报.2016..6.10

2、从今天起,关心水果和蔬菜…的价格!l蓝鲸财经.2019.5.19

3、水果涨价影响几何?——物价观察系列之三.金氪.2019.5.23

4、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春季号 今年物价"温和、可控".财经网.2019.5.30

5、要懂得“水果自由”背后的政治经济学.侨报网.2019.6.7

6、天价苹果的背后,是“庄家”的资本炒作吗?紫竹张先生.2019.6.8

7、天价苹果!背后竟是资本的狂欢,翻倍的苹果期货,果农竟然赔钱.搜狐财经.2019.6.8

8、今夜,必须曝光这场资本炒作!天价苹果的幕后,竟是这一群“庄家”!财经网.2019.6.8

9、12元一斤的天价苹果背后,庄家投7万净赚170万.凤凰网财经.2019.6.9

10、天价苹果的幕后:期货贸易推高苹果价格.澎湃新闻.2019.6.8

11、宋鸿兵:货币流动加速,通胀潜流反转,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搜狐财经.2018.7.13

12、价格上涨30%,吃苹果你还舍得削皮吗?虎嗅网.2019.5.29

13、苹果期货暴涨的原因与推手究竟是啥?金融界理财.2018.8.7

14、除了经济放缓与贸易战,中国又迎来了食品涨价.纽约时报.2019.6.4

15、祝惠春. 期货市场该不该为水果涨价“背锅”[N]. 经济日报,2019-06-11(009).    

16、傅惟慈.德国通货膨胀时期硬币对一战后德国历史的反映[J].中国钱币,1998(03):78-80.  

17、德国1921~1923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治影响[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03):48-51.   

500

 文章作者:FlyLevine,《读者》签约作者、简书、知乎专栏主理人;

微信公众号:失控的纸飞机,扫一下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

声明:本文为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版权所属公众号“失控的纸飞机”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作者,私信留言或者微博:@FlyLevine,谢谢!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