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申请名校更有优势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家长指南

作者:吴锦清

500

不论就读于英高还是美高,在名校申请上总比大陆直接申请更有优势

《每日邮报》曾报道,中国是英国顶尖寄宿中学第一大海外生源国。IIE 2017 年的数据表明,2014-2016年间到美国高中的国际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多,达到近 8.2 万人。从 2013 年到2016 年,中国高中生人数增加了 48%,几乎占国际高中生的一半。

而前段时间,“MIT公布提前招生结果,中国大陆学生全军覆没”的消息引起家长和学生广泛讨论。消息称MIT此次招生录取了5名中国籍学生,但这些学生均毕业于美国高中。虽然教育部后续进行辟谣,但基于早申竞争大、录取率高的事实就不难发现,就读于美高的学生申请名校的机会比大陆生要更大一些。

留学日趋低龄化,选择去英国或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已经越来越多。英高美高学生在名校申请上的优势,是众多的学生选择直接去英美读高中的重要原因。

以美高为例,美高学生与国内高中毕业生的申请审批流程不尽相同,美高学生进入美国名校的几率更大。美国大学通常会将少数的录取名额分配给国际学生,约 80% 名额则留给本土学生。那在美高就读的中国学生属于哪部分就成了问题的关键。例如哈佛 2023 届中,有 25% 左右新生有国际背景,8% 双国籍,剩余均为美国本土学生。

有留学机构对“美高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是否算国际学生”展开调研。结果显示,美国大学对此持不同观点。一些大学会将美国学生划入本地学生范畴,因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均在美国。即便更多大学如MIT、康奈尔、斯坦福等按国籍区分,认为美高学生是国际生,但审核流程、标准与国内高中毕业生并不相同,在申请中仍占很大优势。

哈佛大学校报对招生程序进行了详细解读。文章显示,招生人员们会跑遍全美50个州的130个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候选人,特别是低收入学生和少数裔学生,以及来自人口较少的地区的学生。招生代表需要参观初中和高中,特别是少数裔本科招生计划工作人员,每人至少需要参观2所高中。这样看来,就读美国高中的学生申请哈佛的机会还是比大陆高中生更大。

在录取几率之外,美高英高对待本地学生还有自己的优势。例如,英美大学更相信自己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在英美高中体系中获得的学习经历、成绩和活动经历,比国内高中毕业生更有说服力。在大学申请季,英国高中会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升学顾问。这些经验丰富的升学顾问会从学生个人意愿和成绩出发,为学生制定对应的申请方案,提供牛剑等名校面试帮助。

不论如何,比起大陆高中生,英高美高学生在名校申请时都占有先天优势。但是英高和美高,又该如何选择?

正如英国和美国不同的文化特色,英高和美高的差异也非常鲜明。

从学制上来说,英国高中(Six Form)只有两年,相当于中国高二和高三。美国高中则为四年制,相当于中国初三到高三,国内初三相当于美高第一年。

从课程上来说,英美高中常规课程均包含英语、数学、历史、社科、语言、艺术等几大类,课程设置与安排都相对灵活宽泛。

英国高中课程A-Level多达70多门学科,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二三十门课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3-4门课进行学习。由于A-Level课程的选择与大学专业申请关系紧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A-Level课程就意味着选择大学专业。

美国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课一般有英语、数学、科学、社科、外语等,不同学校必修课不完全相同。美国大学前两年一般为通识教育,到大二下半年才需确定专业,所以高中生有充分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必修和选修课,学校还会开设AP课程,作为学生申请名校的重要补充。

从升学机制上说,英国高中通过UCAS(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申请大学,一次可申请5所大学或同一所大学的5个专业。学生可以在13年级开始时通过UCAS向学校提交A-Level成绩和个人陈述。值得注意的是,发送给不同大学的个人陈述是同一份。

美国一般从12年级开始申请大学,学生可以分别向不同学校提交GPA、SAT成绩、个人陈述等材料,对申请的大学数量没有限制,也可根据不同大学专业要求针对性提供个人陈述。

不管最终去英国还是美国,很多学生都选择了不参加高考,直接转换升学路径。特别是对于那些怀有“要是成绩不好就出国留学”想法的学生和家长,不想承受国内高考巨大的竞争压力,不想沉浸于填鸭式教育和题海战术,出国留学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更轻松的选择。

当然,出国留学早就不只是传统意义上考试失利学生的Plan B。每年211院校的录取率在5%左右,对优秀学生来说,高考竞争其实更激烈。因此,出国留学的优等生也越来越多。本身不俗的专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再加上国外教育方式和升学制度的加持,这些优秀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全球排名更靠前的大学。

除了上述“被动”选择出国留学,也有很多学生“主动”选择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为了接受英美高等教育,这些学生选择提前去读高中,因为高中阶段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西方课堂,适应西方文化,减少在进入大学时文化冲击过大而造成不适应。

一方面,年纪越小语言学习能力就越强。高强度的语言氛围,可以迫使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最大程度地激发语言能力,从每个环节上提升英语水平。经过几年的高中学习,学生英文实际运用能力可以有很大进步,语言能力提升了,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得好成绩。

另一方面,不论英美,中学和大学教育一脉相承。许多美国中学会使用Academy、Preparatory等词作名字,而不只是High School,这代表美国高中其实在为高等教育提供人才而服务。

英美中学阶段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在升入大学之后更容易融入到大学生活中。通过在当地高中的学习,学生能够尽快习惯英美授课及作业方式,养成符合当前教育模式的思维方式,建立新社交关系,融入新环境,避免只缩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

总的来说,英高美高学生比国内高中毕业生进入英美名校的几率更大,提前出国对语言提升和文化融入也更有利。英高和美高在学制、课程设置和升学机制等方面差异较大,各有优势。英国高中学制短,选课灵活,但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而美国高中学制长,考核方式更加多样。想要去英国或美国读高中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进行综合考虑。

- THE END -

了解更多关于孩子的事,关注公众号“家长指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