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线众裁功能,借助用户的力量能净化社区环境吗?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作为目前国内最成功的问答平台和正在转向大众化、社交化的社交媒体渠道,知乎正在经历由小众专业问答平台向大众社交平台的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用户内容创作真实性被质疑(由“和大家分享你的知识与见解”变成“和大家分享你刚编的故事”)、广告的不断增多和插入正常时间流、答案下方等位置导致误触(要恰饭归要恰饭,吃相难看肯定是要挨用户喷的)以及疑似对“天龙人”的偏袒(张家玮被投诉事件)外,另外一个引起用户广泛方案的就是社区环境的不断恶化。
“用户过万,智商减半”这个说法最初来源于百度贴吧,但对于大部分带有社交性质功能的网络平台都是有参考价值的,知乎也不例外。知乎在由小众迈向大众的扩张过程中,社区环境经历了肉眼可见的下降,讨论质量的降低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在扩张后新增用户群体的冲击之下,知乎过去通过反对算法+投诉后员工人工审核的方式处理社区问题的做法已经变得不符合社区实际情况。参考B站、微博采取用户众裁(B站风纪委和微博专家委员会)辅助站方进行社区管理的方法,知乎推出“众裁议事厅”功能,引入用户众裁辅助管理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知乎这次推出的用户众裁功能如何使用,使用体验如何,以及能否真的起到净化社区环境的作用呢?作为知乎用户和好奇宝宝,当然需要去体验一下啦~
首先吧,目前“众裁议事厅”功能仅可在手机端使用,PC网页版无法使用,算是个小小的问题。知乎在网页端入口方面的处理方式一直显得有些迷,这算是最新一例了。
那么进入手机端,体验如何呢?
知乎众裁议事厅的入口位于“我的”区域中12宫格的下端,入口还算比较醒目。
成为众裁官,获得投票权利的要求有三点:盐值(知乎评价用户行为的分值体系)500分以上、30天内无违规行为、通过资格认证考试。就我的感觉来说,这个规范要求其实是很低的。
盐值500分以上这个要求应该是盐值体系加入知乎以来,需要依托盐值解锁的功能中要求最低的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非常容易达到,并不能形成比较有效的入门门槛。
编辑问题权限所需的盐值都高于用户众裁官...
而30天无违规记录通过资格认证考试(考试内容类似B站进站考试中关于社区环境的内容,总之就是只要你三观基本正常不乱答题肯定可以通过)对于正常使用知乎,没有表现出什么违规行为的用户也不构成任何门槛。从这种几乎可以被认为是不存在的要求来看,知乎站方似乎并不打算让众裁用户群体小众精英化,走的是大众表决的路子。
通过考试后,有一个简单的教学流程帮助用户熟悉众裁过程。就步骤设置上来说个人感觉还算不错,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较好的解读了众裁的各项功能和用法。
接口设置足够丰富,可以给用户提供足够的判断依据
引入留言和赞同/举报留言功能,但暂未引入通过众裁留言界面引流至对应用户首页的功能
设置了弃权选项且在投票前不会实时显示他人投票倾向,避免从众干扰
当这一切弄完以后,就可以开始使用众裁投票功能了。功能上,在完成对一个众裁项目的投票前,是无法进入另一个众裁项目的。
观点得赞这个功能,我总觉得是为引入社交做的接口...
得,这个新功能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那么问题来了,“众裁”这种新功能,能够帮助知乎净化自己的社区环境吗?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致力于维护社区正常环境的用户还是不少的,推出这么一套机制,也算给予了这部分用户一个发挥自己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渠道(另外也算给了已经被用户喷的狗血淋头的知乎小管家一个分锅渠道)。
但是风险就在于,这套众裁机制能否维持客观中立性,参与众裁的用户个人可能出现的立场先行倾向能否得到抑制。机制类似的B站风纪委,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运行后出现了明显的极端化倾向,对部分关键词采取了激进一刀切的处理方式,这显然是不客观的,也达不到净化社区环境的目的反而会引来其他用户的反弹。
另外一方面,之前提到过目前知乎这套众裁系统的入门门槛相当低,如果因为低入门门槛产生了团伙式举报+恶意操控众裁投票的情况,而站方的管理人员又没有及时介入进行处理,这套众裁机制有变成“多数人”暴政的可能。如果一般用户在经过了初次体验众裁的三分钟热度后不再使用这个功能,众裁议事的功能有可能变成少数有组织的群体操控社区舆论的平台,这也是站方需要警惕的。
新功能上线伊始,大家都会乐于去玩玩,去体验一下裁决他人内容是否合规的感觉。而当新鲜度过去,众裁功能进入稳定运行期后能否真正净化知乎的社区环境,且听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