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密》看国产电影工业化,整个体系都在进步
现阶段国产片工业化的进步并不只是呈现出来的质感,而是人才、效率和思维的“量变”在引发“质变”。
文/庞宏波
整个产业的工业化进步正在逐渐从“量变”引发“质变”。
从首映到点映,关于《解密》最重要的一个评论集中在工业化上。就目前而言,关于电影工业化的进步,质感的提升基本上是观众的共识。那么,《解密》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助推,是国产电影倾注全力的“个例”还是国产电影整个工业化的进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案例”,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
作为全程IMAX特制拍摄,放眼整个全球电影产业实际上也是非常稀少的。但是从2020年开始,《解密》应该是第三部全程IMAX特制拍摄的华语商业片。而前两部分别是《八佰》和《唐人街探案3》。巧合的是《解密》的摄影指导正是前者的摄影指导曹郁,导演正是后者的导演陈思诚。而整个核心幕后团队也均参与了过去IMAX拍摄的国产电影。
所以,国内头部人才经验的积累,对于技术的掌握是“线性的进步”。
有了人才的“基本盘”,《解密》在有限的制作周期、有限的制作成本里去对类型进行探索和尝试,这种效率的提升本身是工业化更应该看到的亮点。
所以,《解密》工业化呈现的结果是十个梦境交织出的大片质感,而能有这样质感的原因则是过去十年国产片工业化不断进步的一种必然体现。
1
—人才—
目前国产电影工业化最大的资产是“人”的资产。
从2020年开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全球电影产业都经历了巨变。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国内电影市场的恢复是显而易见的,一度超过北美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但除了票房的回暖,影响整个市场未来趋势的是工业化的基础。
2020年,《八佰》成为全球第三部,亚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拍摄的商业电影。当时的摄影指导正是《解密》的摄影指导曹郁。因为2020年春节档“缺席”,顺移到了2021年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3》则成为了亚洲第二部全程使用IMAX拍摄的商业电影,这部电影的导演正是《解密》的导演陈思诚。
也正是因为有IMAX全程拍摄的经验,所以导演陈思诚和摄影指导曹郁组成了《解密》质感的“基本盘”。不光是在动作片上,在剧情片上IMAX独有的拍摄优点也显而易见,而《解密》无论是“梦境”的呈现还是人物,采用IMAX全程拍摄都最大程度能够满足《解密》创作的需求。
除此之外,《解密》整个核心幕后团队同样也是过去十年国产片工业化浓缩的结晶。
电影的音乐总监于飞参与过多部国产重工业电影制作,中方团队主导的配乐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而美术指导韩忠、服装指导李宙、声音指导黄铮、视效指导魏明、李帅都是国内电影的头部幕后人才,也参与过多部国产重工业电影。
头部人才的经验积累以及不断成熟反哺在了《解密》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幕后团队的工业化水准提升,成为了电影呈现质感的保障。
2
—效率—
效率是工业化水准提升最好的体现。
全程IMAX特制拍摄直到今天都是稀缺品的原因在于制作成本的高昂,无论是《蝙蝠侠》系列还是《阿凡达》,其居高的制作成本几乎都成为了电影史上最昂贵的商业作品。所以,即便IMAX优点显而易见,但也因为成本成为了阻碍商业电影采用IMAX全程拍摄的重要原因。
在好莱坞,一亿美金是全球大片制作成本的“起跑线”,而像全程IMAX特制拍摄的《复仇者联盟》系列制作成本都在三亿美金以上。
对于国产片来说,超大体量影片的制作成本也在3到5亿人民币,二者具有显著的差距。《解密》在画面质感上具有与同等题材海外大片相似的质感,这一点从产业视角来看,则是在成本控制效率上有了明显提升。
其次,通过公开信息发现,《解密》整体筹备期在5个多月,拍摄期为3个多月,也就是说整个前期制作的周期是9个月左右。根据国产电影以往制作周期的经验推算,能够在这样有限周期里完成具备一定品质的工业电影,实际上也是整个工业化提升的标志。
实际上所有的重工业电影都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如何将文字甚至是思维具象化。但《解密》难点在于如何对现实和梦境进行区分。
《解密》的轴心是围绕容金珍的一生和十个梦境展开,在剧本阶段,根据联合美术指导马晓飞之前的公开表达能够看到,电影里十个梦境的具体描述绝大部分表现的方式在剧本阶段就已经有了,但是如何具象化剧本甚至是思维,实际上是整个美术工作的重点,但与此同时这也是《解密》工业化的核心。
《解密》科学顾问赵燕枫也透露,容金珍深陷迷宫、深渊、漩涡那场梦境,这三者都是黑密不同维度的具象化表现,也是容金珍破译黑密的关键。其中,“迷宫”代表黑密具有迷惑性,“深渊”代表黑密深不见底,思维一旦陷进去就可能出不来,“漩涡”和“漩涡”中的数字代表希伊斯对黑密进行了数学伪装,扭曲了密本密码的统计特征。
所以,对于观众来说,主创尽可能通过视觉的具象化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所以电影在具象化呈现的效率上同之前的国产电影相比也变得更加直接和高效。
3
—创新—
类型探索是长期过程。
除了人才经验的积累,对于效率把控能力的提升,《解密》能够在工业化上进步也离不开创新。
首先在技术的创新层面,通过导演和幕后主创采访信息来看,实操难度最高的当属“红色沙滩”。原本导演希望以实拍的形式呈现,所以美术团队查了非常多的资料,但是没有理想中的红色沙滩。最终,电影放弃了实景拍摄变成了棚内搭景拍摄。
最终在一个5000平的大棚里通过几十吨沙子染色反复测试,但真正的难点在于呈现出波光粼粼的视觉感,在棚拍的条件下意味着更严格的与光交互的测试。根据导演后来的采访来看,电影采用了南光的LED灯阵,最终在棚里完成沙滩、海浪,还有远方日落的视觉元素。
但是像LED灯阵以及在摄影机上改装灯的技术,都是需要时间来完成最终的创新。
此外在电影大的类型方面,实际上也需要不断进行类型的探索。电影的“底子”是容金珍“天才破译”的传奇人生,但是在表达方式上同过去同类题材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解密》的第一类型是剧情片,但是在剧情片的基础上叠加了奇幻、谍战、历史类型元素。
电影在如今这个时代想要获得观众的认可,必然需要在类型上进行不断地探索。“值回票价”如今早就不再是科幻片甚至奇幻片的专属名词,几乎所有的商业电影都要满足观众的沉浸感刚需。
更复合的类型需求和更沉浸的观影需求叠加在一起,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影在工业化的基础上不断尝试。《解密》从电影工业质感层面,一方面是过去国产电影工业化不断提升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似乎也意味着一种风向,工业化不再是区分商业大片和剧情片的分水岭,而成为了重新将观众带回影院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