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神曲批量内卷,卷死了自己?
如果让你说出最近比较火的抖音神曲,你能说出几个?
《孤勇者》?《乌梅子酱》?《爱如火》?
这几个当中,只有《爱如火》是去年的,其他两个则很难称为抖音神曲。
对比2021年霸榜“年度十大热歌”的盛况,近两年抖音神曲的势头明显下降。
抖音神曲,怎么就落寞了?
抖音神曲,消失了?
抖音神曲变少,是抖音玩家的一致认知。
据统计,从2018到2022年,算得上热歌的数量分别为10首、12首、6首、15首、5首。
而这其中,达到千万使用量标准的数量共计13首,具体到各个年份分别为3首、4首、3首、1首、1首。
其中2019年的《你笑起来真好看》的使用人数更是突破了1亿。
而到了2023年,称得上热歌的就只有3首——《就让这大雨全部落下》《乌梅子酱》《爱如火》。
而这其中,《乌梅子酱》《就让这大雨全部落下》只能说是在抖音走红,很难把它直接定义为抖音神曲。
《2023看见抖音音乐》的数据显示,2023全年在抖音上线的歌曲有80万首。但是排得上号的热歌却寥寥无几。
同时,榜单上的热歌很多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老歌。
不难看出,抖音神曲在经历2年的爆发增长后,呈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达到破千万这种破圈标准的“大爆款”越来越少。
而且,让大部分人有洗脑式体验的歌曲更多地来自其他渠道。
比如出自《想见你》的《Last dance》,出自《青春有你2》的“淡黄的长裙”等等。与之相比,纯粹出自抖音的现象级歌曲则越来越少。
抖音或许还继续承担着造神曲的功能,但这个神曲却不一定是抖音原生音乐了。
神曲为什么“不神”了?
明明前几年还是爆款制造机,如今却日益衰颓,抖音神曲为什么不神了?
从音乐市场内部来看,这是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
想做爆款,拼的就是一个速度,歌曲的诞生甚至用小时来计算。
一首歌火了,会出现一大批相似风格、主题甚至旋律的歌,迅速消耗掉大众的兴趣。
同时,也是因为数量的增多,导致歌曲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
即便一首歌能在平台内部大范围传播,走红时间也很难超过两个月。
它们还没来得及成为“爆款”,就已经被下一首取代。
而且每首歌的试错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一些制作公司甚至明确要求,如果一首歌在三天之内还没有在平台拥有一定的自然流量,立刻就要被淘汰。
可是在现在,只有花钱做推广,你的音乐才有被看见的机会,靠纯自然流量火起来几乎不可能。
这也就意味着成为神曲的成本大大增加。
更何况平台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一天能推的歌也就一百来首,在数量饱和的市场去争抢有限的平台资源,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也正因如此,成为神曲已经不再是从业者们的终极梦想了。
只要一首歌的投资回报率达到需求,就会开始转而运作队列内的下一首歌。
除了内卷,平台模式的变化也让神曲的诞生日益困难。
由于短视频热度对流媒体的反哺作用日益明显,并直接与版税收入挂钩,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和资本开始涌入这个市场。
所以,平台也开始入局音乐,自研热歌,扩张自有版权。
比如字节跳动在国内就已经拥有了音乐宣发体系炙热星河、音乐版权代理平台银河方舟和流媒体服务汽水音乐、音乐创作平台海绵乐队。
在国外则布局了流媒体服务Resso和音乐发行平台SoundOn。
自家的孩子自家亲,为了版权可控,平台会越来越多地重点扶持他们的自有内容。
抖音就专门启动了“造音行动”。
像《我很好》《他只是经过》这些歌,总播放量超过15亿,并都成为该时段抖音的热门歌曲,足以可见“官选”路径的有效性。
过于智能的算法也增加了神曲的诞生难度。
抖音的算法已经不只是知道你喜欢哪一类的歌,它还能精确算出你喜欢音乐里的哪一卦。
如此细分的环境下,制作公司很难收到正面的反馈,这就进一步增强了神曲的制作难度。
内忧和外患的双重作用下,神曲自然越来越难出现。
主流音乐的春天来了吗
既然神曲不再,那传统唱片公司和主流音乐人的春天会来吗?
从某方面来说,确实能提高作品质量。
毕竟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简单粗暴的“照猫画虎”已不再奏效,市场也不再满足于洗脑“神曲”,希望拥有更多优质的音乐内容。
这对唱片公司和音乐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
而且,他们其实也早就开始了自己的回击——
下沉策略。
因为,抖音神曲的赚钱关键并不在于这首歌能引发多么轰动的效应,毕竟听众也不是傻子,知道什么是好歌,什么是口水歌,什么是用心做的,什么是流量导向的。
它的关键在于低投入与高回报之间的投入产出比。
神曲制作公司用一两天甚至几小时的做歌速度吊打了一群以年为单位出专辑的音乐人。
用套路化的工作流程,压低了人力成本,降低对个体的依赖,秒杀了依赖歌手的唱片公司。
这才是它的赚钱逻辑,唱片公司还在宣传今年的专辑的时候,神曲制造商早就开始下一周的爆款制作了。
所以,认清现实后,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也放下了孔乙己的长衫。
环球音乐与字节旗下的音乐代理分发平台银河方舟,联合创办词曲创作营;华纳音乐和索尼音乐也签约了多位新生代中国音乐人。
李荣浩的《乌梅子酱》,大张伟的《阳光彩虹小白马》《万物盛开法则》都是主流歌手拥抱下沉市场后大获成功的作品。
虽然诸如“圈钱”“媚俗”的批评时常伴随他们,但不可否认它在流量逻辑是成功的。
不过,神曲制作商们也不会甘拜下风。
既然风靡全网不太可能,那就专注音乐的功能性。
对于抖音而言,能不能作为BGM使用是音乐最主要的功能。
所以这些神曲制作商们开始从结果倒推,从一个个细分场景入手,制作针对性音乐。
典型如《风吹丹顶鹤》。
因为《封神》的大爆,带火了这首“专属BGM”。
还有《伯虎说》《青丝》,都是因为国风视频的大火从而取得了百万播放。
不过,一味地迎合用户审美,也不一定就能再创巅峰,因为用户总是喜欢意料之外的惊喜。
所以不管对于哪一方来说,艺术性和传唱度依旧是重要的筛选标准。
毕竟,流行易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