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解读系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促发展和保安全的双重要求

前言

中共中央第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另外,全会还提出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

-三中全会往期内容-

500

500

500

500

500

一、为什么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是关键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则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关键。中国各地区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东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5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少。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能够有效弥补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地方资源禀赋是因地制宜的基础。以东北地区为例,作为中国的传统重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因此,东北地区可以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而长三角地区则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网络和高水平的人才储备,适宜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通过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方向,各地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优势,提升经济效益。

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各地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防止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某些地区由于盲目跟风发展,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例如,某些地方在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的情况下,大量建设钢铁、水泥等重工业项目,最终导致了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许多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可以避免这种盲目发展的情况,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也是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内容。不同地区在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集中了全国一流的科研院所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可以承担更多的原始创新和高端研发任务。而中西部地区则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吸引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长三角地区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3.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能够显著提升各地的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需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例如,珠三角地区可以依托其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重点发展5G通信、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而中西部地区则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现代农业、绿色能源和特色制造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通过因地制宜的产业升级,各地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总之,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各地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该在国内形成怎样的雁行梯队分工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在国内形成合理的雁行梯队分工,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雁行梯队分工模式,即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分别承担不同层次的生产任务,形成梯次推进、相互配合的发展格局。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整体生产力水平,还能增强各地区的竞争力和合作力。

东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资金和高素质的人才,适合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可以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的引领者。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83万家,占全国的30%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这些地区在雁行梯队分工中应承担起技术研发和高端生产的任务,带动全国产业升级。

中部地区则应发挥其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中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发展制造业和加工贸易。近年来,中部地区通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了汽车、家电、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以湖北省为例,2022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显示出其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显著成效。在雁行梯队分工中,中部地区应继续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提升自身的制造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区域,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矿产和特色农业等产业。同时,西部地区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通信等条件,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以四川省为例,近年来该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以成都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效应。2022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达到15%,显示出其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在雁行梯队分工中,西部地区应注重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与东、中部地区互补的发展格局。

此外,各地区还应加强在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东部地区可以通过技术输出和产业合作,带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则可以通过资源和市场的共享,支持东部地区的持续发展。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区域间的科技合作项目数量不断增加,2022年跨区域合作项目占全国总数的30%以上,显示出区域协同创新的积极态势。

通过雁行梯队分工,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这种分工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全国的整体生产力水平,还能增强各地区的竞争力和合作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密切相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首先,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可以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例如,中国在集成电路和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相关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减少了对国外技术和零部件的依赖。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产量达到3514亿颗,同比增长6.9%,显示出国产芯片在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技术创新带来的自主可控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外部风险,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

其次,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是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关键。通过优化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可以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以工业母机为例,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整个制造业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在工业母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机床和智能装备逐渐替代进口产品,提升了国内制造业的自主保障能力。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母机国产化率达到60%,显著增强了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

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升级也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可以减少对低端产能的依赖,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以医疗装备为例,中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产业升级,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2023年,中国医疗装备产业规模达到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这些高技术、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不仅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还提高了产业链的安全水平。

此外,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措施。通过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可以及时识别和预警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中国通过迅速调整供应链布局,保障了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稳定供应,显示出应对突发风险的强大能力。2022年,中国在重点产业链领域建立了50多个风险评估和应对中心,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的安全水平。

加强国内产业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是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产业在国内的合理布局,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通过产业链合作和协同创新,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2年长三角地区跨区域产业合作项目达到3000多个,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通过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可以有效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相辅相成。通过技术创新、要素优化和产业升级,可以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和供应链的韧性。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建设,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END·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