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裕昌《魏侯万世家谱》统谱·随笔录(1-5)

 

魏裕昌《魏侯万世家谱》统谱·随笔录(1-5)

 

随笔录(1)

作者:魏裕昌

(2024年7月1日)

 

天下一统归巨鹿,巨鹿始祖[西汉]魏太守歆。讨论和征求意见时未收到不同意见,视为通过。

1、天下一统归巨鹿,巨鹿始祖[西汉]魏太守歆是完全正确的。

2、参照《孔子世家谱》统谱200万孔姓族人成功经验,《魏侯万世家谱》统谱655.35万魏姓族人是正确的。但是,自愿原则,不强求任何人。

3、统谱将以专家和企业家为骨干力量,欢迎有志于统谱的专家、企业家等魏姓族人积极参与。共谋两件大事:其一,在山西芮城筹建东周魏国文化城,在河北平乡筹建巨鹿始祖[西汉]魏太守歆纪念馆。其二,争取5-10年完成《魏侯万世家谱》统谱655.35万魏姓族人,并确保统谱后1.5万年不混乱。

4、三大错误,联谱第一。其二,到魏县拜祖。其三,到滨州拜祖。又及,毕万武子争议,已成为历史。三大错误,大家都有责任,荣辱共担。无论谁,建议站在历史高度上,站在为大家服好务高度上,做好筹建统谱两件大事,各自丰功伟绩载入名贤录,历史会永远记住有突出贡献和有贡献的每一位有贡献之人,成为世人后人学习之榜样。

5、因为学术观点不一而引起争议,争议双方不欢而散,这里谨向高原十七周荷声隆等亲致歉!往事不悅,一笔勾销,并特邀为统谱专家,希望各自发挥其所长,共同做好筹建统谱两件大事。

 

随笔录(2)

作者:魏裕昌

(2024年7月5日)

 

翻来复去,复来翻去,毕侯万是东周毕姓魏国(前661-前652)首君,也是末君,与魏姓毫无关系,因为毕侯万毕姓。

司马迁《史记》:“毕万封十一年(前651),从其国名为魏氏。”毕侯万改魏侯万。魏侯万为第一个魏姓人,不是魏姓得姓始祖,谁是魏姓得姓始袓?

毕万武子争议,争了十几年,至今某些人还是想不通,可以理解。但是,总得有点进步,哪怕一点点。我们再天天毕万武子,说明认知水平和能力,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有的宗亲大区总经经不干,自己心中只有毕万武子,明里暗里反对统谱,反对魏侯万。这种思想彊化,无半点进步的局面,未必就是一个合格的专家。

大区总经理干不了,小区代表处主任未必能干好,或者自己支家谱并非没有错误。

可以明确地说:始祖毕万始祖魏武子,无论谁,只要写入自己支家谱就是错误的。其中,包括老谱,只要有始祖毕万、始祖魏武子就是错误的。

凡是联了谱的,凡是挂靠征公的,凡是挂靠始迁祖的,应分出来,直按对接魏太守歆,否则为假谱。

假谱者,死前无法向儿子、孙子交待,死后无脸去见老祖宗,这个已经很明确。

统谱目标之一,天下一统归巨鹿,巨鹿始祖[西汉]魏太守㰴,无论新谱、老谱,这个不能含糊不清。

自己都糊涂,自己支谱乱修一气,抱着始祖毕万,抱着始祖魏武子,永远不进步,无论修什么谱,都是错误的。

大区总经理也好,小区代表处主任也好,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就不合格,就干不好。

 

随笔录(3)

作者:魏裕昌

(2024年7月6日)

 

司马迁《魏世家第十四》,至今未发现:有人读懂。这是否太夸张了?答:一点不夸张。

司马迁:“毕万封十一年,从其国名为魏氏。”《辞海》(第七版)编委,皆是全国文史一流专家。然而,为何连“国”字都不认识,有点遗憾!

周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哪怕一寸土寸,也是周天子的。为此,毕万封,唯有周子封,他人无权,包括晋献公。

有十一年,就有元年。前651为十一年。前661为元年。从其国,国,指诸侯国。为魏氏,指毕侯万改魏侯万。

关键一条:是毕万从其国,不是魏斯从其国。也就是说,东周魏国是毕侯万之魏国,不是魏文侯之魏国。

其实,司马迁《魏世家第十四》,指东周毕姓魏国世家,历史只有10年(前661-前652)。加上东周魏姓魏国世家,历史427年(前651-前225),共计437年。

也就是说,司马迁《魏世家第十四》有两种分类法。

第一种分类法,按姓分类为:东周毕姓魏国世家和东周魏姓魏国世家。第二种分类法,按春秋和战国分类。其中,春秋又分为春秋毕姓魏国和春秋魏姓魏国。而战国魏国,如果按三家分晋说,应从桓子驹开始,而不是文侯斯开始。

三家分晋,历史长达79年(前454-前376),历经桓子驹、儒子爟、文侯斯、武侯击,把功劳算在文侯斯一人身上,是完全错误的。

《辞海》(弟七版),无载春秋毕姓魏国历史,和春秋魏姓魏国历史,而把三家分晋功劳记在魏文侯一人身上是完全错误的。

又及,司马迁认定:前424为魏文侯元年,而文侯为魏斯自封。前403周天子认可。严格说:前424-前404,这21年周天子没有承认,但司马迁认可就行。也就是说,文侯斯在位仅29年,而《辞海》(第七版)50年说是错误的。

再一点,三家分晋仅是春秋战国划分一说。前476春秋止,前475战国始。前424文侯元年。按《辞海》(第七版)之误说:前445为文侯元年,即春秋战国划分,与三家分晋无关,与文侯斯无关。

 

随笔录(4)

作者:魏裕昌

(2024年7月6日)

 

姬高好比鸡蛋,毕公高好比小鸡,鸡蛋已经变成小鸡,小鸡就是小鸡,怎么把小鸡和鸡蛋混为一谈?同理,毕侯万好比鸡蛋,魏候万好比小鸡,鸡蛋已经变成小鸡,小鸡就是小鸡,怎么把小鸡和鸡蛋混为一谈?

姬高封毕国,已经毕公高。毕侯万封十一年,已经魏侯万。毕公高是毕姓得姓始祖,姬高不是毕姓得姓始袓。魏侯万是魏姓得姓始祖,毕侯万不是魏姓得姓始祖。这个道理应该明白,可有的人为什么永远不明白?这就奇怪了!

所谓毕万派的人,至今还在天天做始袓毕万梦,明里暗里反对统谱,其目的就是反对魏侯万,具体谁谁谁不再点名。无论谁,希望不要再搞分裂,因为分裂不得人心,唯有统一才是光明大道。

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个是大家共识。希望大家都往统一这条道上走。谁搞分裂?张国焘搞分裂,最后惨死加拿大,这个是历史教训,希望历史悲剧不要重演,分裂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我们业余研究几十年,下定决心筹建、统谱两件大事,希望有事说事,不要拐弯,直说即可。

再次重申:坚持联谱的,反对统谱的,要与统谱做斗争的,这个按《广而告之(联谱)》处置,无论谁,毫不含糊。

可以退出,可以不参与,是客气话。搞联谱,反对统谱,视为与整个魏姓人为敌,天理难容。

三大错误,联谱第一。其次去魏县拜祖。再其次去滨州拜祖。若再不收手,好戏还在后面。我们说到做到,决不放空炮。

 

随笔录(5)

作者:魏裕昌

(2024年7月7日)

 

十大辞赋,名垂千古,转发两篇,作为样板,谱求真实,文字精炼,一目了然,不可多意,百家兼修为统谱境界之要略;西侯度址,地下挖出,同位素测,国际认可,人类用火,三百万年,文史考古,相互佐证,口吐有物乃诗词歌赋之不空。

坚持出处截图论证兼得而不被世人后人推翻而羞愧。天下一统归巨鹿,巨鹿始祖[西汉]魏太守歆符合兼得不再争议,毕万武子魏毕万魏万争议已统一为魏侯万符合兼得不再争议,统一乃众望所归,分裂、反叛是为历史罪人。不希望任何人被列黑名单而载入统谱黑名单专章。

《魏侯万世家谱》统谱终极目标是参照《孔子世家谱》统谱200万孔姓族人统谱655.35万魏姓族人且希望一个不少但为自愿原则。统谱时间跨度9799年(前7774-2024),理清辈分并确保统谱后1.5万年不混乱。

断代始终存在,编程处置且确保精准度达到0.9999而载人航天为0.9998视为可行。允许争议但不允许以联谱为名而搞分裂、反叛。

联谱就是造假谱,征公时有6位宰相且至少有50万魏姓人,凡挂靠征公谱(包括老谱)、挂靠始迁祖、搞过联谱之谱要根据“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原则分出来直接与巨鹿始祖 [西汉]魏太守歆对接,要求每一代皆有史料出处截图论证,含糊不清者不入谱。

统谱专家实行终身责任制,编辑、审稿、主编、主审、总编、总审一旦被世人后人发现错误将功败垂成,三审三校不是摆设,怎么做到精细化而不是粗放型是每一位专家职责。统谱全程要维护好国家形象且遵纪守法,不涉政治、党派、战争、港澳台等敏感信息。

 

附录1 [唐]王勃《滕王阁序》(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

 

附录2  [北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