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普及必然让司机失业,新的就业方向在哪里?
随着新能源车里各种智驾系统的不断大规模进入现实应用,人类(汽车领域)无人驾驶时代已经彻底脱离了科学幻想和未来社会场景的推论,而进入了落地现实的时代。
但是很多人马上就站出来对这些新技术对社会就业的威胁表达了对这些新技术的推广的担忧甚至反对。
今天,本文不从历史事实去证明,新技术进步并没有在历史趋势的角度,减少了社会总就业量,相反,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社会就业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
本文只从一些非常简单的逻辑,讨论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推进,到底是最终如何大规模推动社会就业的。
在有人驾驶的时代,汽车保有量是跟司机的总量对应的。一个人无法同时开两辆汽车,确定了一个社会的汽车保有量,基本对应其司机存在数量。或者说一个社会汽车保有量的上限,主要受制于司机存在量(这里我们不考虑经济因素)。
所以,当无人驾驶彻底普及以后,的确首先将使得现有大量依据汽车运输为职业的人大量失业。但是随着无人驾驶的普及,大量新的需求同时被创造出来。
最直接的就是,汽车保有量脱离了受限司机总量的客观物理限制,而转向社会需求总量和社会管理能力。社会需求的和社会管理能力的上限就是无人驾驶时代一个社会汽车保有量的上限限制性条件。
也就是说只要社会需求增加需要,以及社会对无人驾驶车辆的管理能力能达成,我们有多少需要,那么无人驾驶车辆保有量就可以到多少。
所以,仅仅代步这个需求领域,无人汽车的保有量就能向手机普及率快速靠近。
除此以外,由于无人驾驶解放了司机,那么原有司机的驾驶时间就变成乘车时间,他们就能干许多驾驶以外的事情,因此,未来汽车的非驾驶功能将成为主流功能,这就会跟手机一样,手机的基础功能是通话,但是对今天很多人而言,手机通话只是很小的一个被满足的功能而已。未来汽车也一样,乘车形成物理的位移,只是汽车的基础功能,大量的附加功能将在汽车上实现,由于汽车的体积远大手机,能附加的设备以及性能的标准和水平会很容易大幅超过现有智能手机,所以这就会导致汽车能实现并满足人的需求的能力远远大于手机。
联网的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各种能力的叠加将远超手机。这种更高品质的信息享受,很快就会让人类不满足现有智能手机带给我们人类各种需求的满足和各种功能的享受。外出在汽车内更高品质优质享受,不可能回家生活品质降级,这就必然刺激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水平的大幅升级。
同时,由于汽车比手机更有直接具备的生产资料属性。只要社会物理位移的需求增加,就会让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甚至反过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会大规模引发全国路网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扩建和改造,以此形成更低的(物理位移的)成本,而倒过来促进汽车保有量的超大规模增长。
更进一步,随着各种功能附加进汽车,汽车的物理位移功能就变成基础性功能,那么就会演化出大量新的功能。比如附加大量电池,就是小型储能电站。比如街边摊与汽车功能集成,汽车就开始部分取代商业地产。比如对大量现有功能性车辆形成备份....大量新的工业形态,商业形态,生活娱乐形态会以此创造出来。
——所以我们看到,随着无人驾驶的快速推进,这些可能的场景也会快速的创造出来。而且由于汽车在功能和价格方面的特殊性,相比房屋和手机,汽车都有极其特殊的优势地位,汽车的物理空间能让其功能附加能力远超手机,达到住房空间的的下限,但是其价格水平,比手机高但比住宅要低很多。汽车的可移动性比手机低但碾压住宅。所以其特殊的特点,让未来汽车的保有量将远远远远超过手机普及率和住房普及率.
就如今天3g、4g、5g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新的行业就业岗位,同时也杀死了和严重打击了照相机、钱包制造、线下实体等行业及就业。
未来无人汽车的大规模推进,必然会引发更大一轮洗牌和创新。广大年轻的靠驾驶吃饭的朋友们,要未雨绸缪进行准备了。
依据这些巨大的新的需求的创造和改变,新的行业和就业前景已经能大致看到很多!
我们即将面临一轮新的最好时代和最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