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如何评价义和团?

近日,该如何评价义和团的问题引发热议。

有自媒体发文称义和团是“一场误国的悲剧”,认为其“愚昧、迷信、盲目排外”;有观点直接将“义和团” 称为 “亡国团” ,称日本通过义和团运动不仅强化了“中国亡国观”,而且建立了“世界列强”的自我观,实现了明治以来梦寐以求的“脱亚入欧”战略,这成为此后日本长期推行“携欧侵华”政策的认识基础与制度框架;还有声音提出,义和团是“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其悲剧说明,仅有正义远远不够,因为仅有正义并不能救国,甚至可能“误国”,所以除了正义、激愤、英勇等,重要的是还要有理性。

随后,不少人站出来对上述观点进行反驳。

有人提出,义和团是英雄,反抗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反抗就只能任人宰割。虽然义和团最终失败了,但其代表的反抗精神不会消失,上述观点表面上抹黑的是义和团,但本意则是抹黑爱国者。

有观点指出,义和团是民族危亡关头底层百姓一次激烈的反抗。没有粮食,没有教育,没有工业化,也就没有先进的组织和文化,那就只能用宗教、迷信、神符护体去战斗,这是天下之大勇。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项镝在观察者网发文提醒,警惕“义和团”被“劫持”。

项镝指出,“义和团”本身是充满着各类标签的,一方面是农民群众、扶清灭洋、反抗精神;另一面是迷信、暴力、落后、非理性、不文明。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的确兼具着两种面向,这是客观的。但如果单独找出他们的落后面并且标签化和扩大化,以此来攻击他人的话,那么义和团的抗争面向就会被遮蔽,“话语劫持”也悄悄完成了,自此“义和团”将会彻底负面化,人人避之不及。

用“义和团”的一个面向去遮蔽它的另一个面向,本身就不客观,也是对历史的不客观。同样,我们的先辈有多少不是农民?为什么如此着急去否认自己的先辈呢?

此前,微信公众号“补壹刀”曾发布文章称对义和团的嘲笑和蔑视可以休矣。

其中提到,传教士和教民强占土地、插手诉讼、放贷放款、敲诈勒索,激化了洋教与当地固有经济秩序的矛盾。清政府地方治理的空心化,地方官员一味的拉偏架,传教士和教民的强势,让村民和教民的对立越来越深。

文章还指出,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评价说,“我们对中国的民众,不能看成是衰弱不堪或者失去道德品质的人。实际上,他们还有无限的生气。中国人素有英勇善战的精神,并没有完全丧失”,因此,“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观网小伙伴,你如何评价义和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