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对中国太空事业的个人认识
首先我个人是完全支持国家大力投入太空事业的,不过本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只能每次看到中国的太空事业每次取得进步后喊声666,但这次在DY上刷到月背月壤的视频后看到有人在评论区这么写:“个人的想法,太空事业这条路真的对吗?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太多更实际的问题没有解决呢。”这条评论之前我看的时候居然有1W左右的赞,觉得还是有些不舒服,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写点什么。
我记得之前看了一些科普文章,好像说的是人类的技术主要分三大类,分别是:“能源、材料、通信”,只要在这三大类中任何一项取得技术突破,那么就能够推动整个人类的技术进步,但进入21世纪后这三大类技术的并未取得颠覆性的进展,我国过去的技术很大一部分都是处于追赶状态,直到现在,我国的科学研究领域已经踏上了未知的道路,科学技术上前路已经是一片迷雾,这就要求中国的科学界必须自行探索前进的方向。据我的认知国家推进太空事业的发展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希望通过实际需求去激发科学界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探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现今的太空事业就相当于十五世纪西方开展的大航海事业,通过大航海实践爆发了许多需求如:为了更准确的定位船只的位置,西方人发明了六分仪、航海钟、确定了更精确的经度与纬度等,这些技术发明大大促进了数学、地理学等科学知识的进步和普及,通过在美洲大陆发现的新的矿物产地和新的植物品类,加快了人类进入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化后人类总算部分解决了农业社会靠天吃饭的问题,使得人类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了。有句老话叫人不但要低头看路,还得抬头看天,这样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再回过头来说太空事业,比如国家正在进行的登月活动和月球基地建设准备工作,很有可能在月球上发现新的材料、也许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就能得到常温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的突破、就可能带来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而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就可能实现在地球上迟迟无法取得突破的核聚变技术的进步,而为了缩短地月通信的延迟,量子通信技术也能得到更多的应用场景测试,这些技术的进步又能反过来促进我国工业技术的升级和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更多的工作岗位,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只有国家整体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才能带来国民生存、生活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