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相当欠缺,年轻人仍生活在对现实一无所知的状态中

【本文来自《对于张雪峰,我一直很想评但又不敢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张雪峰这样的老师适合什么样得到学生呢?适合家长和学生没有能力和资源掌握足够的高校、专业和专业对应的就业方向的信息,同时学生的家庭条件需要学生以找到好工作为上大学的主要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家里没有关系解决就业),同时孩子对专业、职业没有特殊的偏好和理想,处于一片混沌选啥专业都行,去哪里上大学都行,以后干什么职业听爸妈安排或者边走边看,只要不浪费分数就行,对人生道路比较迷茫的孩子。”

这样的家长、孩子在中国是多还是少?仅就个人体验来看是多的。这几年也给一些孩子提供了志愿方面的意见,这些后辈鲜少有自己的想法的,只有一些我要挣钱、我要进大公司、我要读研、我要出国这样模糊、简单的想法,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跟十几年前我和我的同辈人是一样的。这其中不乏一些家境不错、优秀高校的年轻人。这才是我所担忧的,过了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育还是停留在知识的传输,而职业教育、人格教育、思想教育等等还是相当欠缺,新一代的年轻人仍然生活在对社会现实一无所知的状态中。高考志愿填报仅仅是这一现象的第一次暴露,更严肃的还在择业、择偶等方面表现出的脱离实际。

张雪峰当然是不完美的,只是在真正的顶梁柱没有立起来的时候,苛责临时代班的小树枝并无益处——至少先找出一根更粗壮的小树枝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