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2024FIRST超强前瞻:今年要猛了

500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暑期档温温吞吞的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FIRST。

我想看点稀奇古怪的,想看点叛道离经的,想看超精细的幼稚,想看粗颗粒的尖锐……离谱的是,这些东西,竟然在第18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都有!

距离开幕还有23天,第一导演(ID:diyidy)特此专访本届FIRST剧情长片初审评委之一王垚老师(电影学者,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任亚太电影促进会执委,费比西国际影评人联盟成员),把13部剧情长片饮鸩式口嗨了一遍。

这里面有UP主电影再就业后的犀利,有文青酷爱的传统节展慢电影,有细腻真实的家庭伦理,有爆裂杀疯的荷尔蒙,有各种前辈的提携,有儿童片京片港片,远有新浪潮范儿近有滨口龙介范儿,有你熟悉的议题却又生长成了不同的模样,还有已经盖起电影帝国的南鑫……王垚说,118部剧情长片里,三分之一是元电影,这相当可怕!可能都是魏书钧开的头!

废话不多说,本届FIRST主竞赛剧情长片超前解析,我已经开始想……西宁的炕锅羊肉了。

01

宏观格局

三分之一都是元电影,被吓到了

第一导演:这次来FIRST做初审的机缘是什么?

王垚:之前我拒过一次。今年李子为又来找我,我就犹豫了一下。

第一导演:犹豫了一下是评估工作量?

王垚: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当复审啦,因为可以少看点片,初审看得太多了。

第一导演:还去小黑屋审片吗?  

王垚:没有,今年用了一个叫云尚阅的审片系统。

第一导演:你们是多长时间开一次会。

王垚:开了三次,一次预备会,一次线上,一次线下。

第一导演:等于你们三个人就线下见过一次面。

王垚:对。

第一导演:最后开会开了多久?一整天?

王垚:不需要,我当天早上要去看病,下午1点还是1点半,从北医三院打车去FIRST路上50分钟,挂了耳机讨论,到了现场,很快就评完了,三四点的样子。

第一导演:没有太大争执啊。

王垚:没有,因为我们观点都很一致。最后我们要给入围评审看45部,大概有35部没有什么问题,最后10部,那个过程稍微争了一下。但没想到我们跟复审差别却很大。

第一导演:咱们先整体盘一遍吧,这次看了多少部?

王垚:120,但其中有两部是无效的,一部是之前报过名的导演把片名和自己名字改了又报了一遍,还有一部退赛了,最后是118。

我再说一下我为什么接这个工作吧,有几个原因,一是想了解创作的基本盘,FIRST是目前几乎唯一一个途径,想看看,确实是什么样千奇百怪的都有。

还有一个,因为我一直在说,90年代之后的中国电影史只有半本书,那另外半本你在哪里看?你几乎只能在FIRST看。

第一导演:我17年做初审时,选材最多的是留守儿童或者返乡,以及一些低成本犯罪片,这么多年过去,不知道整体变化如何?

王垚:议题只是我关心的一个方面,我同时还关心形式,关心机制。先说形式,比如这个片子怎么讲,不光是讲什么事,讲什么事是最直观的点。要说题材,可能几乎一半都是儿童片或者青少年片,也不一定是留守儿童,就是都要拍跟自己的经历有点关系的东西。

第一导演:20岁出头的精神起源多半是儿童时代。

王垚:我还关心这个故事怎么讲,这次有大概三分之一是元电影,这事吓到我了。

第一导演:三分之一?也吓到我了。这个比例,有问题的啊。

王垚:特别大的一个问题。首先,元电影有很多种,最核心的元电影,是那种指向电影机制的影片;广义上的元电影基本上都是跟剧组有关的,跟创作者有关的。这一类主角一般来说是个编剧或者短视频从业者但是想拍电影,片子里面经常会使用一些元叙事,也就是说片中写剧本这件事会指向这个片子本身。

第一导演:这些元电影有没有什么统一的类型,比如喜剧?

王垚:都有,喜剧也有,有一个片子做得有点意思,但最后也没有过,而且是特别类型的,是犯罪喜剧,但本身是一个元电影,啊对其实不止一部,一个元的是综艺节目,一个元的是想当主角的龙套演员,还有一部我忘了,总共三部。

第一导演:包贝尔的《大“反”派》。

王垚:我没看过。我们聊天的时候,开玩笑地说,这都得赖魏书钧

第一导演:哈哈哈哈,飞踹,飞踹……

王垚:《永安镇》当时在平遥爆成那个样子,正好在大家的这个创作周期里,再加上魏书钧连续入围戛纳,他肯定算是开了一个头。

另外,引用我朋友叉老师的观点,他觉得现在青年创作者的生活比较贫乏,不自然地会把自己关于剧组的经验拿进来。

第一导演:没错,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问题。

王垚:我们几个初审没有聊这个事,但是我觉得元电影这么多是比较糟糕的,因为有一些青年创作者控制不好就变成抱怨,要么就是自恋,是带自怜的自恋,我明明这么牛,为什么就出不来,大量是这种带着怨气的。

第一导演:当然,与其愣编一个警察破案,不如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奇葩事拿来用。

王垚:但是大部分就是讲一个特别挫败的人物,你会发现今年作品里最主要的人物不是留守儿童,是怀抱着导演梦想的不得志的影视从业者,他可能会跟社畜嫁接,跟短视频从业者嫁接,言而总之就一定是不得志,不得志肯定有一个状态叫“家里蹲”,在家写剧本是最经常出现的情节装置。

第一导演:这已经跟我2017年看到的完全不同了,那这三分之一的元电影有多少最终入围?

王垚:起码三四部,《上流》是,《佛走过田埂》是,《莎莉的回忆》是元叙事,讲的是翻译,算是广义元电影吧。

500

第一导演:怎么定义这个广义?

王垚:这么说吧,《永安镇》是剧组式的元电影,也包括电影机制上的自我指涉,《河边的错误》也是元电影而且是核心的元电影。我和魏书钧说,他还不认可这个……在我看来《河边的错误》百分之一百万是元电影,因为他所有的东西都指向拍电影这件事,拍电影和看电影这个行为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因素存在在电影里。

第一导演:警察局搬到电影院,梦境里的大银幕,凶器道具研究,表演型人格。

王垚:还有选角,找那大波浪的时候,把20个烫头的女性的全叫过来,这是不是选角?朱一龙看幻灯片,当年工序就是胶片的冲洗、看小样和剪辑。还有结局颁奖大会就是电影节颁奖嘛,全套了,比《永安镇》还齐活。

《盗梦空间》算是广义元电影,片里组队的时候其实是招募了一个剧组,女孩是美工,汤老师是演员,小李子是编剧导演,囧瑟夫是导演助理,渡边谦是制片出品人,其实《盗梦空间》是个制片人瞎搞导致炸组的故事……

话题扯远了,我说的这些都是形式,我还有一个观察点就是机制,它有几个来源,一是学校,包括跟一些毕业作业有关系的,包括自筹的,这是常见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类似于委托创作,跟地方有关系。

第一导演:这个以前也是这样的,给地方政府或企业做宣传。

王垚:但今年就表现在,戏曲元素特别多,有戏曲元素的片子可能有20多部。

第一导演:这么多?

王垚:对,或多或少都会跟地方戏什么的有一点关系,基本上还是非遗思路

第一导演:这种片子一般会被这个主题牵制住,很难施展的,或者创作者本人直接放弃表达,但也想投FIRST来碰碰运气。

王垚:应该是都没进来。除了院校、地方政府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小公司的商业片。

第一导演:“类网大”是不是?

王垚:对。你会看到有各种各样的来源,从制作到流通,只谈制片层面的话,你会看到国内整个体系,有北影节的片子,金鸡的片子,有海南当年创投的片子,各种电影节的融资,这是对电影节的观察,这个结论说起来很复杂,大家也不是很关心,它涉及FIRST在国内电影节的声望等级,就是名誉。

我们对FIRST的理解,不能是一个野生的,业余的东西,它跟产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做这么多年的产业,已经看到效果了。今年入围的片子里,《倒仓》就是FIRST的创投片子,它从FIRST出,在FIRST上,这就是电影节研究里面“环路”的概念。反而北影节创投的片子北影节自己基本拿不到。

500

第一导演:这是个什么逻辑?

王垚:很简单,北影节主竞赛不太会收他们自己创投的片子,这类片子一般都是来FIRST或者去平遥。

02

牛片四起

从民间表达,到电影节电影,再到猛片

第一导演:言归正传,聊片子吧,我先从我打听到的,有点小厉害的片开始聊,《上流》怎么样?

王垚:长达4个小时的巴尔扎克

第一导演:听上去就很牛逼,讲巴尔扎克的?

王垚:不是,整个故事架构是从巴尔扎克的一个名作《幻灭》来的,所有桥段都对得上。

第一导演:等一下,我这么问,当你看出来借鉴了《幻灭》后,电影本身会变弱吗?

王垚:不会,我只觉得这是个加分项,你能跟文学名著有这么深刻的连接,《幻灭》是什么样的文本?那个太厉害了,讲的是法国出版业最乱的时候,它最近的一个版本是法国拍的,入围过2021年威尼斯,多兰演的男二号,那片后来还拿了一堆凯撒奖。

而且《上流》中间还做了很多关于网爆、舆论、后真相这些东西,你要讲时代性和议题,这个是抓得最准。女主角一开始是很社会正义的,也以为她做的是一件正义的事情,后来发现这件事情变味了,她是用流量绑架了社会议题,把后真相互联网东西全拿进来,是对巴尔扎克特别好的翻新。

500

第一导演:不剧透,她找到结症后的论点是什么?

王垚:就是波米说的那句话,你看到了问题,你找不到药方。

第一导演:这4个小时统一性非常高吗?

王垚:非常高,虽然全是非职业表演。

第一导演:能当爽片看吗?

王垚:这我没法判断。

第一导演:好,接着说,来一个特别节展范儿的!

王垚:《佛走过田埂》,这就是今年的“小毕赣”。

500

第一导演:嚯!

王垚:不光是毕赣,它还会让我想到今年拿戛纳导演奖的那个米格尔·戈麦斯,这部片是今年最好的元电影之一。

第一导演:到底讲啥的啊?

王垚:这是一个剧组片,实际上它讲的是片子拍不成的事,拍片是一种精神上的否定,这就比别的元电影水平高。

另外就是它有比较神秘的东西,设计了很多不错的长镜头。所谓“佛走过田埂”,是当地的祭祀活动。我当时看这片的时候,已经是第51部了,我已经看了十几个元电影了,看吐了,但是这个片子太迷人,一下子就看进去了。

第一导演:可以可以,讲了电影节慢电影,你给我来一个猛片。

王垚:《“妖怪”秘密》,很猛的片子。

第一导演:怎么猛?

王垚:校园残酷青春,尺度比较大,贵州片,当时看了这个片子非常惊喜。

第一导演:尺度有多大。

王垚:暴力,性,我只能说拍得很彪悍,全片质感很好。

第一导演:说明是有经验的制片团队来操作的吗?

王垚:应该是,就从工业上说,非常好,比《上流》好。

500

03

工业区间

市场同步,儿童冒险,帮派港片,总之入围没问题

第一导演:刚才说到工业,我也说两个在上影节看的,《倒仓》《鱼刺》,这两个片属于选进来毫无问题,而且还都涉及到少女的青春期成长。

王垚:《倒仓》是当年FIRST创投的大爆款,而且应该是最快进入主流市场的。

第一导演:对,7月27日全国就上了,和节展同期。它的特征其实是把一个不太受众的题材置换到了青春商业片的逻辑里。女主角是《嘉年华》里的周美君,她长大后的气质没有跑偏,还挺对味的。好像这里面还有一个流量演员,我不看综艺,我也不是太清楚,有个关于种地的综艺,那里有个很火的艺人是《倒仓》里的男二号吧,我在上影节看的时候,现场有好多他的粉丝,乌泱乌泱的。

王垚:我刚才说了,从环路机制上来看,这片是必须入围的。

第一导演:还有《鱼刺》,这片在上影节看过,好像画外音多一些,但其实它是一部在这类题材里很标准的电影,完成度也有,最后也拿奖了。

王垚:单说这片子,《鱼刺》是青葱计划的片子,留到入围名单里特别正常,类似于之前的《何处生长》,片中几个小姑娘的表演都是不错的。

第一导演:一看就是女性的,《莎莉的回忆》,这是一部什么片子?

王垚:这个是女性电影,挺好的片子,她就讲一个中年女性,在人生困顿期学翻译,想做译者。影片是很少见的那种能让翻译在剧作上成为特别好的元素,比如某句话怎么翻译实际上会涉及到女主角的世界观。

第一导演:角度蛮好,最后她的落点是什么?

王垚:就是解决她和她儿子的关系,制片工艺也还可以。

第一导演:《开始的枪》好像也聚焦工业水准,这片讲讲。

王垚:柏林前一段时间得奖的片子,波米聊过,说是“人大附中女”的肖像,一个很轻快的青春片。

500

《开始的枪》剧照

第一导演:我以为和祖峰那片有啥对应呢。

王垚:片名其实就是发令枪的意思,这个梗怎么来的,是这个小孩去问英语老师发令枪用英语怎么说,老师告诉他叫starting  gun,其实是不对的,应该是信号枪。这个小孩高三了,小男孩性懵懂,情窦初开那种劲。

第一导演:还有什么别的特征吗?

王垚:片里所有家庭都是重组家庭,我现在印象比较深的是声音做得比较好。

第一导演:是那种表达偏向私人一点的吗?

王垚:不是,它虽然没有任何明星,但属于挺轻松的青春片。

第一导演:我随便再问,《胆小的“龙”》,整个班底都很专业,这个“龙”是什么意思?

王垚:是小孩“想象的朋友”的名字,这是一部奇幻儿童片,特别像《大风车》,有个人扮演虫子精啥的。

第一导演:特点在哪呢?

王垚:它非常强调儿童,有冒险。

第一导演:那么直白吗?没有啥隐喻?

王垚:就是对成年人来说很正常的事,在小孩那是天大的事,想象力改造现实。

500

第一导演:《恶人当道》怎么样,这个类型太突出了。

王垚:讲一曾经的老大现在开洗衣店,罩着整个社区,后来社区有点麻烦,他出手帮忙平事。这片之前在北影节放过。

第一导演:我看这里的明星还挺多的。

王垚:对,也有一点动作元素,我们大家觉得需要一些工业体现,这片就进来了。

500

《恶人当道》剧照

04

局内潜力

唯一疫情片,南鑫再归来,京腔话痨,滨口龙介范儿,法国新浪潮范儿,各个身怀绝技

第一导演:从印象深的到工业没问题的,剩下的片子一起聊吧。有一个叫《锔瓷》的片子,听上去也是有点概念?

王垚:这是个疫情片,唯一一部疫情片,直接拍疫情。

第一导演:怎么个意思?

王垚: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室内剧,孩子一家来看父母,最后被封在小区里,就讲了一下午三四个小时的事,拍出来一个半小时,怎么一点点做饭,相处。

500

第一导演:“锔瓷”就是碎了碗,给锔上了,对吧。

王垚:片里是花瓶,就是疫情引发的家庭问题,还有天天变的防控政策带来的影响,严格室内剧,《过年》那种,是不是都没有外景镜头我记不清了,可能就两个外景镜头。

第一导演:《过年》?那很高级啊。

王垚:也不是那么讽刺,就有点像《过年》,就在他爸妈家那个房里,三代人的事。

第一导演:这个也比较吃演员。

王垚:演员还挺好,我不知道是职业还是非职业,总之不露怯。戏写得也非常好,细节真实。其实这是我们三个初审都比较喜欢的一部片子,分挺高的。

第一导演:说起片名,有个叫《衬衫该机洗还是手洗》,片子也有趣吗?

王垚:这是“南鑫系”电影,我不表态。

第一导演:那你也得讲讲啊。

王垚:导演是入围过FIRST的影片《江湖佬》的导演陈聪聪,主演是《钓鱼》《去马厂》的主角姜京京,《去马厂》的女主角杨凯俐演姜京京的女儿,姜京京在里边演的是爹。

500

第一导演:啊?特效化妆了?

王垚:就那么演的,南鑫扮演的是他的酒友之一,在这个片子里大家还能看到位列四番或者五番的南鑫老师。

第一导演:这个片子从创作体系上是南鑫吗?

王垚:南鑫老师是制片人。

第一导演:那风格也跟《钓鱼》《去马厂》一样?

王垚:完全不一样,它是个喜剧,日常生活喜剧,说夫妻有点小问题,总是吵架,然后女儿刚高考完,在暑假期间送外卖。

第一导演:龙飞像吗?《走走停停》那样?

王垚:可能更像《睡沙发的人》,略好一丢丢,就是属于很小规模的一种喜剧,没那么大野心,它也不挠你。

第一导演:啥叫也不挠你?

王垚:就是开心麻花那种咯吱你。

第一导演:哦,那最关键的,这次,他对女性观众有观影风险吗?

王垚:没有啥风险吧,比较嘲讽姜京京那个角色。我并不反对这部电影。

第一导演:《钻石照耀钟鼓楼》呢,一看感觉是京片。

王垚:一个北京文艺青年的故事,主要讲男主角追姑娘,然后跟老岳父有一些相处,这个岳父是个音乐人,沙宝亮演的。一开始是小哥身份进的,最后视点就转移到沙宝亮身上了,他演老丈人挺有意思。

500

第一导演:拜见岳父大人。

王垚:也不是,两个人的关系就很拧巴,也是一部话痨片,台词特别密,特别贫。

这个导演叫祁又一,是一个著名的乐评人,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和韩寒是同期的,去年《银河写手》里他客串过,演的那个叫“贝勒”的,帮主角看剧本,最后公司黄了开滴滴去了。

电影其实算轻喜剧,它的定位就是都市爱情喜剧,鼓楼那点事,滚圈那点事,音乐挺好听的,导演自己觉得像《爱情神话》,你别说还有点像。

第一导演:最后一个片子,差点落下,《街道残影》,这是洪常秀吗?

王垚:不,它就很滨口龙介系统,是广州一个大学生拍的,讲男孩和女孩之前认识,想好又没好。

电影里主要的道具是他拍录像带的机器,但是他只有一盘带子,你要拍新的就要把过去的洗掉,他很多表达是借录像这个媒介来做的,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个片子。

500

第一导演:表达失忆?或者是迭代?

王垚:不是,还是两个人的关系,有点像法国新浪潮片,主要谈的是一种记忆的物质性

第一导演:挺好挺好,这次初审还有没有你个人比较遗憾的片子?没进来的。

王垚:肯定有,但我不好多说。我记得有一个讲相亲的片子,特别牛,说非自愿单身者,他一直相不上,然后相上了一个职业相亲的,相当于被骗了,那个故事特别好,表演也好。

还有一个讲拆迁的电影,也是元电影,导演拍他爸,老头演得特别好,可以说是最好的非职业演员,特别有戏,相当于《找乐》黄宗洛老师那个级别的。

也有一个关于回乡文学的,女导演拍的,在一个小城处理和家庭的关系,挺可爱的电影,也没有上来。

有两个只有我一个人喜欢的科幻片,一个是科幻怪兽片,说是在泰国有什么变异鱼,他们去抓鱼,动作设计挺厉害的,特效化妆还很像《水形物语》。另外一个是主旋律科幻片,可以说是贵州版《你的名字》,但一点也不尬,而且进入故事的方式还很有想法,挺有趣的。

还有很多,不提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