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的未来构想:上天入地、“玄学”奔现

500

车地卫星直连,无人机救援,“听懂”方言的客服,量子“加持”的系统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永会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6月的上海正值梅雨季,雨后气温普遍闷热,但这般天气仍然抵挡不了世界各地参展者的热情。6月26日,上海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MWCS)拉开帷幕,汇集众多中外参展商和知名企业。

“一年来,感受最深的是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科技创新,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以‘网+云+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成为5G网络创新和应用拓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开幕式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如是说。

同时,中国电信以“智启云领 向新未来”为主题亮相展会,聚焦“天地一体 融合未来”“低空经济 创新未来”“AI智算 领航未来”以及“量子安全 守护未来”四大主线,现场展示了卫星直连、低空经济、AI智算、5G-A等新质生产力的落地产品和场景。

500

“下个月三号,我就来上海一年了,我的房租已到期,昨天才找房东续了租……”“最懂方言的大模型”星辰“听懂”了记者任意说出的遵义话,在页面快速做出反应;一辆“豪横”的仰望U8越野玩家版是整个展台的“显眼包”,如果驴友开着它去无人区探险,中国电信的车地卫星系统是“永不失联”的保证;“AI机械速影”是最受国外参展观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站在以武康大楼为景点的背景板前,做出各式姿势,随着正前方机械臂的上下挥动,一张人景合一的图片便上传至电脑,扫码便可保存;一辆小巧的飞机吸引了众多眼球,无人机送快递真的快来了……

500

天地一体 融合未来

一走进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的中国电信展区,一辆印有“汽车直连卫星”字样的汽车便映入观众眼帘。继手机直连卫星后,中国电信再度首创汽车直连卫星,所见之车,便是全球首款搭载天通卫星通信功能的汽车仰望U8越野玩家版。

500

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国电信为车载通信提供了更完备的通信手段。在地面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汽车直连卫星可为车主提供可靠的双向语音通话、双向短信通信服务,从而保障车主可按需接入卫星通信网络,提升汽车主动安全能力。

汽车旁边,则摆放着数款手机直连卫星终端产品。2023年9月8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用户不换卡、不换号,即能便捷接入卫星网络或地面蜂窝网,时刻享受天地一体融合通信服务。无论是户外探险、科考勘探,还是海洋运输、应急保障等,使用者都能“永不失联”。

500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天通已经有三颗卫星覆盖中国大陆本土以及周边沿海地区、西太平洋以及东南亚(包括东印度洋)区域,今后会发射更多卫星,进一步扩大覆盖区域。

展馆内人潮涌动,记者的视线亦转往5G-A网络的三大前沿应用——5G VoWi-Fi、5G RedCap自研终端及应用、水域通感一体及3CC。5G VoWi-Fi带来了通话新体验,能有效满足城市室内弱覆盖下的语音、短信及视频业务需求。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5G+Wi-Fi固移融合,可实现高密度住宅区、偏远乡村等场景的5G VoWi-Fi通话功能,明显提升用户通话感知。此外,通过5G+卫星+Wi-Fi空地海一体化融合,为海运、民航等场景提供服务,目前已在中国首艘邮轮“爱达·魔都号”、东航、渔船等方面实现了业务落地。

“未来,将把5G-A从内河向近海及远洋不断延伸,实现全水域航行安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了中国电信在水域通感一体的创新突破:一方面,完成了5G-A通感一体对江城的感知方案,可实现最远感知距离超千米,感知精度达亚米级,感知速率精确度达0.1km/h;另一方面,打造首个通感一体智慧水域管理平台,为航道管理和船舶运行提供更为精准的保障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综合性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智云上海”亦亮相展台。“智云上海”是全球最大的新型城域网,也是国内首个实现“全城上云”的城市,基于“智云上海”的万兆云宽带,实现了宽带接入和边缘算力的创新融合,让用户“上网即上云”。

500

如在家庭监控场景中,基于这一万兆云宽带,体量庞大的激光雷达数据不仅可以快速传至云端,而且利用边缘算力,迅速对采集到的数据做出分析判断,倘若发生意外,亲人可马上收到告警信。

500

低空经济 创新未来

展台的又一看点,莫过于当下火热的低空经济。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今年,低空经济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不过,低空经济涉及无人机的通信、导航、监控等多个方面,对通信网络的要求极高。中国电信向低空通信、卫星应用、无人机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创新研发低空智联网等先进技术。如在2024年南京半程马拉松赛事中,中国电信组成“空中医疗卫士”团队,提供空中巡查、医疗运输等服务;在深圳,中国电信助力打造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赋能血液应急保障……

500

“有了强大算力网络的支持,未来无人机能够在飞行过程中自主规划航线,实时分析飞行环境,比如预测并规避恶劣天气条件,遭遇大风时采取避让措施,还能防止与其他飞行器的路径重叠,从而确保飞行安全并优化任务执行效率。”在近期举办的“中国电信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上,来自中电信无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500

在MWCS展会上,中国电信重点展示了具备“泛在连接、全域感知、智能计算”等基础能力的低空智联网,这张网依托于中国电信健全的4G、5G移动网络资源,融合卫星、物联网、天翼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算网数智技术,由此形成的通信、感知、智算一体化的智能低空数字化服务体系,能够满足低空经济场景下各类飞行器“高密度、高频次、全覆盖、大连接、高时效、高安全”的作业需求,为监管部门提供全面、高效的新型管理手段,为低空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化、多样化的低空体验,也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IT时报》记者注意到,展台重点介绍了天翼星云平台(飞行服务平台)和天翼星巡平台(低空服务监管平台)两套系统。“飞行和监管是互相成就的两个方面。”现场工作人员认为,安全和高效的诉求越高,监管和服务的能力亦会适当增强,“未来,我们要解决的是高密度场景下,无人机和有人机如何安全、高效地融合飞行这一问题。”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应急、物流低空消防救援、长江禁捕禁钓、生态环保、城市管理、政法公安等政府场景和低空外卖、快递急件、送药送血等民生服务场景的多个低空场景应用。

500

AI智算 领航未来

今年5月份,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发布了一款支持30种方言自由混说的语音识别大模型,打破单一模型只能识别特定单一方言的困境,可同时识别理解粤语、上海话、四川话、温州话等30多种方言,是国内支持最多方言的语音识别大模型。

当福建、江西、广西、北京、内蒙古等地的中国电信万号智能客服试点接入星辰大模型后,万号智能客服能听懂方言,进而自然流畅地服务用户。

“侬好!”在现场,这款语音大模型吸引了很多观众,有人用上海话和大模型“唠嗑”起来,还有人用闽南话尝鲜大模型。在《IT时报》记者的体验中,大模型反馈的结果几乎都是正确的。

500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大模型对粤语识别的效果最好,“至少要训练500个小时。”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7月,“星辰语音大模型2.0”将会发布,届时会支持50种方言,今年底,“星辰语音大模型3.0”亦会诞生,AI能听懂的方言可达100种。

据了解,中国电信已打造通用基础大模型底座,覆盖语义、语音、视觉、多模态四大能力,并在央企中率先开源。基于通用大模型底座,中国电信构建了“1+N+M”的星辰系列大模型产品体系,面向政务、教育、交通等垂直领域发布12个行业大模型,在基层治理、智能客服、智慧城市等场景中已赋能600多个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中国电信还展现了在AI智算基础设施及平台方面的实践成果。

基于“两弹一优”理念,中国电信打造了成本极致、安全可靠、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翼立方”AIDC基础设施底座——一体化紫金算力基础设施。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基础设施对外输出“统一架构、统一底座”“全域卸载、业务加速”“软硬协同、极致性能”“开放兼容、多芯算力”四大核心能力,可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部署、一体化运维,落地成果显著,目前已顺利完成以上海临港智算谷国产万卡液冷算力集群为代表的一系列智算资源池交付。

500

量子安全 守护未来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引擎”之一,量子科技已被广泛应用于多领域。中国电信积极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重点布局量子计算新能力,战略关注量子测量领域。

此次大会,中国电信带来以量子密话/密信等为代表的量子通信前沿技术,展示了基于“量子密钥+国密算法”打造的行业首个量子安全通话综合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典型应用案例。

500

通过为某单位客户提供“定制终端+即时通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应用量子安全技术,实现了原生拨号盘加密通话、文件群聊加密传输、消息阅后即焚等能力,有效替代原有防护等级较低、功能也较单一的即时通讯系统,升级了该单位内部通信安全能力。此外,参观者还可以切身体验量子密话、量子密信“管-端-芯”一体化安全防护带来的安全感,以及量子城域网、量子物联网、量子安全云以及“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等通信高科技。

500

站在5G高度成熟、5G-A加快进场的发展关键节点上,中国电信积极把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先进网络的价值和潜能,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正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建产业新生态,共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费锋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