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生”又上热搜!打击高考分数炒作,光是令行禁止还远远不够【弓道是非】
从6月23日,各地开始陆续公布高考分数。几家欢喜几家愁啊。这两天,高考拿了高分、低分、不高不低的分,都有机会冲上各大平台的热搜。尤其是高分,有人晒,有人报,有人炒,流量哗哗就来了。
高考拿了高分,有光明的未来,考生和亲友再怎么高兴、庆祝,都没啥好奇怪的。但放到网上变成话题,还屡上热搜,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事情。
其实,从2021年开始,教育部已经连续四年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里面,严禁以各种方式公布宣传或变相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度上做了探索。比如说“高分屏蔽”,就是各省排名前50名的学生,成绩就给屏蔽了,查询不到,只能查出来排名。当初这个政策刚刚推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叫好,以为找不着状元,没有炒作对象,自然就没有“状元热”了。我只能说,想多了。
没了“高考状元”,但有了“高考屏蔽生”这个新概念,热度一点都没减,而且,可以炒作的对象,数量还翻了50倍。就在昨天,今年第一个高考屏蔽生就上了热搜,阅读量现在已经破了3亿,讨论量7万,比那位考了710分的还高。
自从有关部门开始打击“高分炒作”之后,最近几年高考放榜后的舆论场,那真的是应了一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除了各种变相晒高分之外,还可以炒作考得不错仍想复读的“纠结生”,或者刷了几十次高考成绩的“钉子户”。
不许公布升学率和高分人数,就以“荔枝甜度”、“螃蟹丰收”、“列车提速”之类五花八门的暗语发布喜报。
这真是让人不得不感慨语言艺术之博大精深,新闻学又找到了春天。
“分数炒作”背后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唯分数论。只要高考成绩是大学招录的绝对标准,那么分数就是衡量一个学生的绝对标准,高分率和分数线,就是衡量一个学校的绝对标准。在这样的高考体系之下,必然就会诞生“分数崇拜”。高分者,戴光环,当明星,宣扬得偿所愿、喜极而泣。高分之下,就渲染现实的残酷,戳人痛点、制造焦虑,掏心窝子劝人精致利己、世俗功利。甚至连锲而不舍、有教无类的精神,都被拿来立榜样、作口号,鼓动学子们,考得高一点,再高一点。这背后,都是万众瞩目、利益攸关。媒体要流量,学校要资源、要生源,教辅机构、志愿填报机构,要的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大学招录围着高考转,高考围着分数转,所以一切都围着分数转。而如果要从根源上,降低社会舆论对高考分数的关注,那么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一场考试的分数,在高考制度中的权重,降低高考制度,在大学招录中的权重。
而这,又何其困难。
对大学招录制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对学生的评价,变得越来越综合性、多元化,重视过程而不只是结果。然而,这也意味着,它变得越来越复杂。复杂就意味着成本。而增加成本,在教育资源仍然在地域和阶层上存在巨大结构性不平等的当下,必然会产生新的不平等。有钱上走班制学校、刷“综合素质”、花上大几万请人辅导填报志愿的家庭,无疑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所以才会有人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才是最公平的高考。
高考制度,其实是经济和社会现实的投影。它的改革、乃至解构,也是以后者的变化为前提,两者是同步的。202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85万亿元,同比增长5.75%,占GDP的4.01%,勉强达到了不低于4%的“红线”。在全球化智库(CCG)去年发布的《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报告里面,这个指标,中国在38个经济强国中,排第33位,倒数第六。
同时,教育支出的地域性不平等,仍然严重。我国小学、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北京市,分别为35896.9元和62214.95元,而最低的河南省,分别只有7339.47元和10541.81元,前者是后者的4.89倍和5.9倍。
这还是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省份的结果。
“唯分数论”的社会观念之所以顽固不化,背后是高考制度的缺陷,更是社会现实的困境。要扭转这些观念,从源头上遏制“分数炒作”,除了要令行禁止、正面引导之外,对大学招录方式的改革,以及更大范围内,对教育资源投入与分配的改革,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个人发展,不再取决于一张考卷、一个分数,当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找到机会、得偿所愿时,“高分”才能失去它们的光环、噱头与生意,我们才能自信而非安慰地对孩子说:考得不好没事,还有的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