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ner咖啡店员崩溃,让我想起了情绪耗竭的医生们。

Manner咖啡火了,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

同一天,两家Manner咖啡的店员都出现了过激的行为,和顾客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个男店员和一位催单的顾客发生了言语冲突随后升级为肢体冲撞。

500

另一家Manner咖啡的女店员因为和顾客的争吵把咖啡粉泼向了女顾客。

500

两个视频我都看了。

我本来以为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会同情顾客,指责无礼和过激的店员。但没想到,看完视频,我反而更加共情这两位店员。

两位困在系统里的,忙碌的,可怜的,情绪耗竭的,薪资和劳动不匹配的店员。

因为他们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些经历,还有那些——

困在系统里的,忙碌的,可怜的,情绪耗竭的,薪资和劳动不匹配的医生。

我们回顾一下第一位和顾客肢体冲突的过程。

一、背景

Manner咖啡我喝过,蛮好喝的,而且价格不算特别贵,虽然我不是咖啡重度的消费者,但我也能看出来这家咖啡性价比蛮高。

网上对Manner咖啡的评价是,“又便宜”“又快”“又好”。

这个看起来不可能的三角是建立在牺牲店员的基础上的。

Manner咖啡师一天最多要做333杯咖啡,一杯咖啡平均用时2.7 分钟。若遇到消费者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加冰、加奶,则会更慢。“多数Manner店内只有一个员工”,“Manner员工月薪约5000元”。

宁缺,公众号:首席商业评论Manner咖啡冲突:降级的中产和咆哮的年轻人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医疗,何尝不是,“又便宜”“又快”“又好”呢?

把咖啡师替换成中国的一部分医生,完全没有问题。“一天要看150个病人”“一个病人平均用时2分钟”,“若遇到病人有特殊情况,比如并发症、症状较重,则会更慢”。“多数儿科、急诊等科室都缺医生护士”,“规培生月薪约5000元”。

毫无违和感。

二、矛盾起始

矛盾的起始是顾客的催单。

店员一开始还是比较心平气和的,“您下单时间是8.15,现在是8.25,已经等了10分钟了。我跟您说,大约8分钟左右下一杯就是您的,咱们时间差不多,这个是您的,8点15(下单的),您是344号,现在08:25分10分钟。”

500

他甚至还道歉了,“手冲做完就是您的,不好意思啊。”

这个顾客是不是特别像门急诊催看病的病人?

大部分医生也会像店员一样,即使很累了,也会耐着性子解释,“您是344号,前面还有很多病人,按顺序叫号,您再耐心等一等。”大部分病人也能理解,因为这并不是医生的错,并且耐心地等候。

然而,这位顾客并不打算耐心等待。

“我下单的时候,你也没告诉我要等那么长时间啊。我告诉你,我赶飞机去的,你说7-8分钟,我等等也就算了。”

经典“赶飞机”。注意,这位店员说的是7-8分钟左右

“美女你是要退单么?”店员态度开始了转变。

500

像不像我们医生看到那种在门急诊嚷嚷着等很久,要插队的病人,“我家孩子特别难受”、“老人站不住了”。对于这种病人,可能有些医生会像这位店员一样,不惯着他,“你是要退号么?”

这时候顾客安静了,因为她自己并不真的想去退单。之后是一段时间的安静,店员继续做咖啡,顾客继续等待。情绪在悄无声息之间酝酿,等待爆发。

三、矛盾升级

“你叫什么名字啊?”顾客准备准备投诉升级矛盾,没有回应后,她继续说道,“我说你叫什么名字?”

像不像一些病人在不满后问医生,“你叫什么名字?你工号多少?”

“我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在做手冲,麻烦您不要打断我们出餐不可以吗”

“我没有打断,你问你的话不影响这边做手抄”

“您要做吗?您要做吗?”

“我不要做了”

“那好我给您退餐”

“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实在抱歉”店员的情绪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他已经在努力控制自己了。

“我给您退掉,我给您退掉。”

“你叫什么”顾客还在激化矛盾。

“我给您退掉,不好意思啊,影响您体验了。”

500

顾客开始掏出手机录像。

“麻烦你不要你再这样。”店员有点生气了,并开始抢夺手机。他抢到之后还还给了顾客。接下来就是激烈的争吵,不断升级。

500

四、直接冲突

两人继续争吵,但店员已经完全情绪失控,开始口吐芬芳。

“拍什么急着投胎呢!我跟你说,要等10分钟,你要等吗?你不能给我滚。你有什么权利拍别人?你有什么权利拍别人?你拍你爸妈去啊?”

“老女人,你这辈子堕胎了是吗,你即便赶,一杯十块钱咖啡,等不了。你赶紧给我滚。我该说等待时间了吗,我提醒你了吗?”

“你妈死了,寡妇老女人没有男人要。你妈死了,10分钟等不了来。”

500

此时女人再次回来挑衅,店员直接冲出门店开始跟她撕扯。

B站弹幕上清一色的“打得好!”“支持!”“经典力学”。

500

虽然情绪的发泄很过瘾,但是店员也要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了。两人的肢体冲突让我想起了医院里的医患冲突。

还记得当年热销的“防刺白大褂”么?

其实,这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被繁忙工作逼到崩溃边缘的店员,遇到一个无理取闹的顾客,引起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这个化学反应,在医院里也挺常见的,尤其是急诊和儿科。

500

有孩子的家长们估计都有带孩子去儿科急诊看病的经历吧。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哭闹声,每个人几分钟的看诊时间,都隐隐地让人感到焦虑和不适。

儿科医生们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天给上百个患儿问诊看病,同时还要照顾家长们的情绪,他们也处在情绪耗竭的边缘。

急诊同样如此,断胳膊断腿的,发烧头痛的,腹泻拉肚子的,肚子痛呕吐的,每个人都急得不行,每个人都想早点看到病,每个人都想多得到一点医生的关注。

急诊医生们却要连轴转工作最多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天面对这些残肢断臂甚至病危病重的患者,他们也处在情绪耗竭的边缘。

再遇到一个挑刺的患者或者家属,矛盾可不就爆发了么。

这事我觉得吧,一是大家要有同理心,学会共情别人。上一次我带着家人去邮轮的自助餐厅吃饭,看到一个服务员。我明显感觉到小姑娘已经快崩溃了,邮轮上有5000个客人,一到了饭点自助餐厅连个位置都难找。

她们要不停地擦桌子、收拾残羹冷炙、摆盘,光我看的都觉得辛苦。她擦桌子的时候,我非常客气地对她说慢慢来,不着急。然后自己去找宝宝座椅,并且连声道谢。

上次带娃去儿童医院急诊看病也是,等了两个多小时也没说啥,反而觉得儿科医生辛苦。自己尽量把病史汇报清楚,然后多多配合。

大家都是普通人,谁都不容易,得饶人处且饶人。遇到忙得不可开交的服务员,或者看一整天病都来不及喝水的医生,请多一点体谅和理解,少一点催促和厌烦。

但是对于系统性的问题,我们还是该声讨就声讨。有了舆论的压力,他们才会有一点变革的动力,Manner咖啡才会对店员好一些;医生们的境遇,尤其是儿科急诊这些老大难科室,才会改善一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