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ner舆情烧向72亿身家创始人,老胡不赞成这样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人把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与西式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相提并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误读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西式体制下的资本家有着本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主导性力量,是国家政治权力和各种社会权力的来源,资本家、尤其是大资本家能够调动社会的各种资源,让他们的权力和地位都处于社会体系的顶端。

在中国,情况不是这样。我们的社会不由资本主导,党领导社会共同制定发展路线,为民营经济开拓巨大成长空间,民营企业发展起来,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其中有些非常成功,但是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处在党领导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下,民营资本不具有主导或者独立影响国家路线的能力。虽然一些民营企业家很有钱,但是钱在中国变现不成政治权力,不能为所欲为,呼风唤雨

500

提及近现代乃至当代美国史,人们难以避开“洛克菲勒”这个家族
的姓氏,在商界,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家喻户晓,这个迄今
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治经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源:网络)

所以,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从根本上说也都是劳动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他们做出了各自的努力,也承担了各自的风险,彼此竞争和“卷”的压力很大,而且这种情况始终不变。不像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洛克菲勒家族足够富有后,能够扶持对自己有利的总统,能让家族成员成为副总统。马斯克也已经能够深刻影响美国的舆论,并进而影响美国的政治。

所以在中国,公众与民营企业家相对和谐的关系应当更有可能实现。首先,舆论要厘清一个观点:普通人的利益与民营企业家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同向的,而绝非对立的。各领域都有很多企业发展得好,促进更多就业,劳动者的收入和国家税收就都有了更多来源,民营经济繁荣与国家强大及普通人幸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500

民营企业工作人员在智能化车间生产电路板设备(图源:新华社)

我们尤其要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的产物,而企业家处在这一重大探索的最前列。探索就会有颠簸,民营企业则处于这种颠簸的中心位置。民营企业家作为群体决不是靠幸运挣到第一桶金后,就能够坐享其成,利滚利地通过“剥削”长期发达下去。

我们还要看到,中国人才济济,但是民营企业家长期是相对薄弱的力量。中国人对创业的平均顾虑较大,优秀人才投身商场的创业精神相对弱,看看大学毕业生考公考编和自主创业哪个方向更火爆,就一目了然了。所以我们对民营企业家切不可再扣什么帽子了,这个群体整体缺乏的是真正、持续的鼓励。我们社会崇尚共同富裕,国家为此不断努力,但是企业家的财富不应成为妒忌、批评的对象,企业家的首要使命是带领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老胡看到,近日Manner咖啡店发生员工在工作中因顾客急躁催促而精神崩溃的事件后,一些舆论把焦点朝着基层员工如此忙碌,而Manner创始人却身家72亿元的方向引,我觉得制造这样的舆论方向不好。国内能搞出自主咖啡店品牌,企业家创业成功,这本是好事,出现具体问题就具体解决,为何要把不满情绪朝着企业创始人的方向引?

最后,老胡想说,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企业压力都很大,这种情况下,善待员工,遵守劳动法,热心公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做出有益探索,这的确是企业家群体与确保自己企业生存和发展并立的另一项集体使命。保护好劳动者权益,企业才能内部一条心,才有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动力。企业的困难首先要企业家和高管多承担,少向普通员工转嫁。无论如何,我深信,在未来很多年里,民营企业家有着推动中国前进最沉重的集体负重之一。做民营企业的确很不容易,也非常光荣。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