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跑出来的IPO,毛利率仅3%

500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左星月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一家外卖骑手外包公司决定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5月27日,BridgeHR Tech Group Inc.(以下简称“博尔捷”)在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6月7日,博尔捷宣布,进一步委任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及中国银河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为整体协调人。

据悉,博尔捷从视频面试行业开始发展,后逐渐接触外卖骑手外包业务。自2020年与客户A开始合作以来,公司向其提供标准配送服务、本地自营服务。而公司的八成左右的营收都是通过客户A而来。

其实,博尔捷的核心业务毛利率并不高,加码AI的博尔捷未来能否逆转盈利能力不强的状况?

1、八成收入依赖单一大客户

我国的用工关系主要分为两类,即传统用工关系及非传统用工关系。

其中,我国非传统用工市场增长迅速。按服务总价值计,我国非传统用工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2834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72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8%。

未来,预计我国非传统用工市场将进一步增长,2027年将达到17329亿元,2022年-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9%。

而博尔捷主要经营方向便是非传统用工市场,运营三个自主开发的平台,即iBridge、SHOUDAOZI.COM及ONTech,帮助客户简化非传统劳动力管理方面的业务流程。

此外,博尔捷为部分客户提供基于数据的SaaS(软件即服务)解决方案,以满足其数据同步个性化需求。

按服务总价值计,我国前五大非传统用工平台于2022年的总市场份额为27.7%。其中,博尔捷是我国最大的非传统用工平台,市场份额为13.2%。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2021年-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博尔捷的收入分别为9.87亿元、10.22亿元和9.48亿元;溢利分别为4811.6万元、5144.9万元和3192.7万元。2023年,博尔捷的收入和溢利双双下滑。

500

(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子弹财经」注意到,公司的大部分收入都是依靠单一客户而来。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博尔捷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9.07亿元、9.40亿元和8.62亿元,分别占当期收入的91.9%、91.9%及91%,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就占到博尔捷总收入的九成以上。

其中,来自客户A的收入分别为8.80亿元、9.07亿元和8.18亿元,分别占年度总收入的89.1%、88.7%和86.3%,可见博尔捷对于第一大客户十分依赖。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客户A在我国即时消费服务行业占据领先市场地位,博尔捷承担客户A发布的配送任务,建立、运营及管理配送骑手站点,并招募配送骑手以执行有关任务。作为回报,博尔捷向客户A收取标准配送服务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博尔捷在招股书中并没有披露客户A的具体信息,但博尔捷2020年才开始与客户A合作,公司营收的“起飞”与客户A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与客户A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对于博尔捷来说至关重要。

博尔捷在招股书中坦言,鉴于客户A在中国即时消费服务行业的领先市场地位,公司依靠客户A运营的平台及系统来获取任务及订单。如果客户A终止与公司合作,或者无法以类似的商业条款或无法维持与客户A的业务关系,则博尔捷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骑手的外包生意不赚钱了?

「子弹财经」注意到,公司所承接的外卖骑手外包生意越来越难赚钱了。

招股书显示,博尔捷向客户A的销售收入占到公司营业收入的八成以上,但报告期内,博尔捷从客户A获得的毛利合计5300万元、7400万元和3060万元,仅占博尔捷同年毛利总额的44.1%、48.1%和25.4%。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可见,博尔捷并没有从客户A获得高额利润,且2023年的毛利更是直接“腰斩”。

事实上,博尔捷所接收的订单并没有减少。报告期内,博尔捷承担客户A的配送任务数分别为8940万个、9120万个和9250万个,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通过博尔捷向客户A的销售金额估算可以得知,博尔捷承担的配送任务的配单平均单价分别为9.84元、9.95元和8.85元。2023年,公司的配送任务的每单价格下滑超1元。

事实上,配送任务一直是个不赚钱的生意。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2.2%、15.1%和12.7%。其中,营收最高的标准配送服务的毛利率仅有2.6%、3.3%和3.2%。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博尔捷每年还要支付高昂的法律诉讼费用。

由于即时配送行业的性质,博尔捷曾卷入多起涉及配送骑手的交通事故相关纠纷。而此类纠纷可能会发展成法律诉讼,该等诉讼主要与配送骑手执行配送任务过程中遭受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有关。

报告期内,在扣除从保险公司收回的金额后,公司为解决纠纷及法律诉讼而支付的货币赔偿金分别约为620万元、610万元和1980万元。2023年,博尔捷支付的赔偿金大幅增加。

此外,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博尔捷仍有约80起诉讼尚未了结。报告期内,博尔捷虽然就自营本地服务下配送骑手的配送事故相关的潜在赔偿分别作出拨备1700万元、1240万元和50万元。

但是,配送事故并不可控,一旦出现较多数量的交通事故,博尔捷将会支付更多的赔偿金。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因此,博尔捷在依赖客户A的情况下,前有毛利下滑,后有大额诉讼赔偿金的牵绊,公司的生意做得并不容易。

3、加码AI胜算几何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博尔捷已经将公司的营收规模做到十亿上下。

只是,博尔捷的主营业务为配送业务外包,这样的业务似乎并不具备创新属性,不过博尔捷在招股书中反复强调了加码AI的计划。

报告期内,博尔捷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83.4万元、1750万元和1600.5万元,公司的研发开支主要以员工福利开支和专业服务费为主。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截至2023年末,博尔捷共有300名全职员工。其中,公司内部研发中心有47名全职员工,74.5%的内部研发人员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然而,博尔捷的研发成果并不多。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博尔捷共拥有两项中国注册专利;16个中国内地注册商标及一个中国香港注册商标;六项注册域名;14项中国注册版权。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从含金量更高的发明专利来看,博尔捷仅有两项发明专利,分别为基于核心平台服务器与子服务器群架构的信息发布与传输系统以及安全云口令管理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两项申请日期分别为2016年2月和2020年6月。

500

(图 / 博尔捷招股书)

以此来看,公司的研发成果并不算多,但博尔捷仍有加码AI的“野心”。

据悉,博尔捷打算大力投资AI应用的研发及商业化,计划进行模型微调及提示优化。同时,博尔捷计划利用公司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知识、数据及经验来构建基础模型,使基础模型能够回答用户的问题。

博尔捷在AI领域是否能够大放异彩仍是未知数,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在人力资源SaaS解决方案上只能抓紧研发创新。

36氪发布的《2023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在用工周期逐渐缩短的背景下,员工的去留以及支薪周期更加灵活,短期用工致使企业对人才匹配的成本更加敏感。近期,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新式发展,为灵活用工服务商夯实技术应用基础。行业玩家纷纷强化人工智能对服务内容的赋能作用,实现在数字化、智能化工具层面的深入布局。

500

(图 /《2023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洞察报告》(来源:36氪))

此外,在我国灵活用工产业生态,还有北森、猪八戒、用友等多家知名服务商参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下游的用工企业包括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地产等多个领域,但博尔捷极度依赖客户A,局限性明显。

那么,加码AI的博尔捷未来能否保持竞争优势?「子弹财经」将持续观察。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全部专栏